第13章 当所有人都奋笔疾书时,只有我知道,你笔尖的每一次停顿,都
作品:《彼时风动》 校长的余音仿佛还在礼堂上空回荡,但现实的学习压力已经如同秋日清晨的寒霜,不容分说地覆盖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期中考试的倒计时牌被挂在了教室最显眼的位置,鲜红的数字一天天变小,无形中攥紧了每个人的心脏。
各科老师开始了密集的复习和模拟测验,试卷像雪片一样飞来。课间追逐打闹的身影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围在讲台边追问问题的长队,或是趴在桌上争分夺秒补觉的疲惫身影。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风油精和纸张油墨混合的、属于考试季的独特气味。
沈寒星将自己沉入题海,但她的心却始终系在身旁那个安静的身影上。她看到苏澄影依旧保持着那份令人心惊的平静,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甚至在模拟考中,她的成绩也稳稳地停留在班级中游,数学分数精准地徘徊在85到92分之间,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为她丈量着分数的刻度。
这需要多么强大的自制力和计算能力?沈寒星不敢想象。她只能在她觉得苏澄影可能需要的时刻,将自己整理的、更加详尽的笔记“不经意”地推过去,或者在苏澄影望向窗外看似放空时,默默递过去一颗提神的薄荷糖。
苏澄影每次都会接过,有时是一个浅浅的、带着谢意的眼神,有时是一张写着「谢谢」的纸条。她们之间的交流依旧隐秘而克制,但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这种无声的支持与理解,成了彼此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考试前一天,晚自习结束的铃声格外刺耳。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陆续离开教室。沈寒星收拾好东西,看向还在不紧不慢整理笔袋的苏澄影。
“明天……加油。”沈寒星轻声说,千言万语都凝结在这简单的两个字里。她知道苏澄影不需要“考好”的祝福,她需要的是“控好”的运气和稳定。
苏澄影的动作顿了顿,抬起头,看向沈寒星。教室的灯光在她清澈的眸子里映出细碎的光点。她微微抿了抿唇,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你也是。”
走出教学楼,夜风带着深秋的寒意。天空中挂着一弯清冷的月牙,稀疏的星子点缀在墨蓝色的天幕上。
“嘿!寒星!苏澄影!”林栀予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她拉着顾云昭快步追上,“明天就考试了,我好紧张啊!”她拍着胸口,娃娃脸皱成一团。
顾云昭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只是眼底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平常心就好。”她言简意赅地安慰,目光却落在苏澄影身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探究。同为顶尖的头脑,她似乎比旁人更能感受到苏澄影那份平静之下隐藏的不同寻常。
“对了,你们听说一班那个陆止安了吗?”林栀予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带着点分享八卦的兴奋,“听说他放话出来,这次数学还要考88分!我的天,这是什么奇怪的执念?”
沈寒星下意识地看向苏澄影,发现她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
“还有还有,”林栀予继续道,“他们班那个江澈,就是那个看起来很凶的,据说上次小测交了白卷,把老师气得不轻。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
顾云昭淡淡开口,打断了林栀予的喋喋不休:“人各有志。走了,回去早点休息。”她拉着林栀予,对沈寒星和苏澄影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沈寒星和苏澄影并肩走在回寝室的路上(为方便复习,考试周沈寒星申请了住校)。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缩短,再拉长。
“那个陆止安……”沈寒星忍不住开口。
“他很聪明。”苏澄影轻声接话,语气是陈述事实般的平静,“控分比考满分更难。”
沈寒星怔住了。她没想到苏澄影会如此直接地评价。这句话里包含的意味太深了,她几乎能肯定,苏澄影看穿了陆止安,就像……或许陆止安也看穿了苏澄影一样。这些顶尖的头脑,在人群中似乎能轻易地识别出同类。
期中考试终于来临。
第一场就是数学。
考场里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是无数春蚕在啃食桑叶。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也照亮了学生们或凝神思考、或奋笔疾书的紧张面庞。
沈寒星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开始答题。题目难度适中,但题量不小,她必须全神贯注。在做到一道关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压轴题时,她遇到了一点麻烦,思路卡住了几分钟。她下意识地用余光瞥了一眼旁边的苏澄影。
苏澄影坐姿端正,握着笔的手指稳定而有力。她的答题速度看起来不快不慢,和周围那些或眉头紧锁或下笔如飞的同学相比,显得格外从容。但沈寒星却注意到,她的笔尖在某些步骤上,会有极其短暂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停顿。那不是犹豫,更像是一种……计算后的审慎落笔。
沈寒星忽然想起苏澄影那句话——“控分比考满分更难。”
此刻,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重量。当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怎么解出这道题”时,苏澄影在思考的,可能是“用哪种方法解会得到我想要的分数”,是“这个步骤要不要写上去以免显得过于简洁”,是“这个陷阱我该不该跳进去以符合我的水平”……
她的每一次落笔,每一次停顿,都不是源于知识的匮乏,而是源于一场内心精密无比的运算和博弈。她不是在答题,她是在导演一场关于自己成绩的默片,而唯一的观众,是她自己内心那份不为人知的坚持。
一种混合着心疼、敬佩与难以言喻的悸动,在沈寒星心中涌动。她收回目光,不再去看苏澄影,而是重新聚焦于自己的试卷。她不能打扰这场孤独而伟大的演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交卷的铃声响起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松气声和懊恼声。
沈寒星放下笔,感觉手心里全是汗。她看向苏澄影,苏澄影也刚好放下笔,正在仔细地检查答题卡上的姓名和考号,侧脸平静无波,仿佛刚刚结束的只是一场普通的练习。
两人随着人流走出考场。走廊里瞬间炸开了锅,到处都是对答案和讨论题目的声音。
“最后一道题你答案是多少?”
“完了完了,我选择题好像涂错卡了!”
“那个几何证明题也太难了吧!”
沈寒星没有参与讨论,她只是默默地走在苏澄影身边。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照在她们身上。
“还好吗?”沈寒星轻声问。
苏澄影转过头,看了她一眼,阳光下,她的瞳孔呈现出一种清透的琥珀色。她微微点了点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嗯。应该……差不多。”
应该差不多。沈寒星明白她的意思。不是“考得不错”,也不是“考砸了”,而是“分数应该在我预设的范围内”。
看着身边那些或喜或忧的脸庞,沈寒星忽然觉得,青春仿佛被装进了一个名为“考试”的透明容器里,我们都在其中奋力游弋,以为目标是彼岸,后来才明白,容器本身,才是困住所有可能性与闪光点的无形枷锁。
而苏澄影,正在试图在这个密不透风的容器上,小心翼翼地,凿开一丝属于她自己的、自由的缝隙。
接下来的几场考试,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沈寒星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她不再刻意去观察苏澄影,但她知道,在她身旁,那场无声的、精密的控分默片,正在每一科、每一道题上,安静地上演。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整个高一年级仿佛都集体松了一口气。压抑已久的气氛瞬间消散,欢声笑语重新回到了校园。
沈寒星交完卷,走到走廊上,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的校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时,她感觉到自己的手被人轻轻碰了一下。
她低下头,看到苏澄影的手指,飞快地在她手心里塞了一个东西,然后便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沈寒星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握紧手心,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才小心翼翼地摊开。
那是一颗被糖纸包裹得很好看的、亮晶晶的水果糖。
糖纸下面,还压着一张极小、极薄的纸条。
上面写着:
「结束了。谢谢你的笔记和糖。」
字的末尾,画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笑脸。
看着那个笨拙的笑脸和那颗晶莹的糖,沈寒星所有的疲惫和紧张,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她剥开糖纸,将那颗橘子味的硬糖放进嘴里,一股清甜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一直甜到了心底。
期中考试的暴风雨过去了。而她们之间,那片秘密的花园,似乎在这场风雨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坚韧和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