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保守派的总攻

作品:《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县委书记的身影消失在门后,那扇厚重的实木门被轻轻带上,发出的“咔哒”一声轻响,却像重锤般砸在会议室里每个人的心上。


    刚刚还因那份惊世骇俗的蓝图而凝固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抽干。


    死寂。


    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留下的常委们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疑不定。


    书记这最后一句“散会”,和那头也不回的离去,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不满?是震怒?还是被这过于庞大的计划惊到,需要时间独自思考?


    没人能猜透。


    官场之上,一把手的态度,就是天意。天意不明,则众生惶惶。


    就在这片诡异的沉默中,县委副书记赵德海,第一个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那双常年眯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狠厉的光。


    他本能地感觉到,陈铭抛出的这个东西,不是方案,而是一把即将要了他和他背后那些人老命的刀!


    他绝不能让这把刀,有出鞘的机会!


    “咳咳!”赵德海重重地咳嗽了两声,打破了这令人不安的寂静,强行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身上。


    “我看,书记也是被陈铭同志这个‘宏伟’的构想给惊住了。”


    他先是貌似公允地笑了笑,但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温度。


    “既然书记让我们继续讨论,那我们就畅所欲言嘛。”


    “陈铭同志有想法,有魄力,这是好事。但是,我们作为平江县发展的决策者,不能只凭一腔热血,更要脚踏实地,对全县几十万老百姓负责。”


    他缓缓坐直身体,目光如鹰隼般锁定了陈铭,话锋陡然一转,变得无比锐利。


    “这个‘新城开发区’的蓝图,确实激动人心。但我想问一个最基本,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赵德海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钱,从哪儿来?”


    四个字,像四座大山,轰然压下!


    所有常委的神色都是一凛。


    是啊,钱从哪儿来?再宏伟的蓝图,没有钱,就是一张废纸。


    赵德海没有给陈铭任何开口的机会,直接转向了坐在末位的财政局长。


    “老王,你来给在座的各位领导,给我们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同志,汇报一下我们县里目前的财政状况。”


    被点到名的财政局长王建国,立刻会意,扶了扶眼镜,站起身来。


    他的脸色凝重,声音里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沉痛。


    “各位领导,我们县的财政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截止到上个季度末,县财政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三点七个亿。每年光是利息支出,就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我们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干部职工的工资、各项民生保障的刚性支出,已经占到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王建国顿了顿,推了一下眼镜,语气更加沉重。


    “说句不好听的实话,现在县里别说拿出几个亿来搞新城建设,就是临时调动几百万的资金,都得拆东墙补西墙。”


    “陈县长这个方案,光是前期的勘探、规划、设计费用,恐怕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至于后续的征地、拆迁、基建……我个人认为,以我们县目前的财政能力,是完全无法支撑的。”


    一番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刚刚还被那宏伟蓝图激起一丝波澜的常委们,瞬间清醒了过来。


    他们脸上的表情,重新回到了那种麻木的、现实的冷漠。


    是啊,没钱,谈什么都是空的。


    赵德海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第一轮攻击,已经精准地命中了要害。


    他要将陈铭的方案,彻底打上“画饼充饥”、“空中楼阁”的标签。


    紧接着,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刘广田,也恰到好处地开了口。


    “德海书记说的财政问题,是生存问题。我再补充一点,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刘广田的表情严肃,他敲了敲桌子,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刚才陈县长的规划图,我粗略看了一下,圈定的城东郊那片地,面积非常大。我没记错的话,那里虽然荒地多,但也包含了我们县好几个村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国家三令五申,要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这是政治任务,是天大的责任!”


    “我们为了一个还存在于纸面上的‘新城’,去触碰基本农田的红线,这个风险,谁能担得起?这个政治责任,谁又负得起?”


    如果说财政问题是能不能干,那土地红线问题,就是敢不敢干!


    这顶政治帽子一扣下来,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又沉重了几分。


    有了赵德海和刘广田的带头,其他几位原本就属于保守派的常委,也纷纷找到了攻击的切入点,一时间,质疑声四起。


    “搞这么大的摊子,我们的干部队伍能力跟得上吗?谁有建设新城的经验?到时候别好心办了坏事,留下一堆烂摊子!”


    “是啊,平江县只是个小县城,自身的产业基础这么薄弱。我们凭什么认为,只要建了新城,那些高新企业就会来?万一招商引资失败,投入巨资建好的园区,最后变成了‘鬼城’,那我们就是平江县的历史罪人!”


    “我怎么听着,这有点像典型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个声音阴阳怪气地响起,“为了个别人短暂的、亮眼的政绩,就要让全县财政背上几十年的沉重包袱,让全县人民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买单,这合适吗?”


    一句比一句诛心!


    一句比一句狠毒!


    各种质疑、批判、甚至夹枪带棒的人身攻击,如同狂风暴雨般,从四面八方,朝着陈铭一个人,疯狂地倾泻而去。


    整个会议室,从最初的震惊,彻底演变成了一场针对陈铭和他那份蓝图的,全面的围剿!


    赵德海冷眼旁观,嘴角勾起一抹胜利的冷笑。


    他知道,大局已定。


    在如此密集的、涵盖了财政、政治、可行性等所有层面的联合绞杀下,陈铭那个看似美好的方案,已经被撕得粉碎,再无翻身的可能。


    最后,他清了清嗓子,准备做总结性发言,给这件事彻底盖棺定论。


    “看来,大家的意见是高度统一的。”


    赵德海环视全场,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陈铭同志的这份方案,想法是好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是,经过同志们的深入讨论,我们一致认为,该方案存在‘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急功近利’三大问题,完全不符合我们平江县当前的实际情况。”


    他顿了顿,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陈铭,眼神里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宽容”。


    “我提议,对陈铭同志的探索精神予以肯定,但这份方案,就到此为止,不予讨论。我们的工作重心,还是要回到城建局刚才提出的,更加务实的老城区改造工作中来。”


    一锤定音!


    一时间,陈铭成为了会议室里一座绝对的孤岛。


    所有人都看着他,眼神里有同情,有幸灾乐祸,有鄙夷,也有理所当然。


    他们都在等着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在被现实的巨浪拍得粉身碎骨后,会是怎样一副失魂落魄的表情。


    然而,陈铭的脸上,没有他们想象中的任何一种情绪。


    从始至终,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安静地听着,甚至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让人看不懂的微笑。


    就在赵德海以为他已经被驳得哑口无言,准备宣布散会的时候。


    陈铭,却缓缓伸出手,拿起了自己面前的话筒。


    “滋——”的一声轻响。


    在这死寂的氛围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平静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脸色微微一变的赵德海身上。


    “感谢各位领导提出的宝贵意见。”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平静,沉稳,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


    “现在,请允许我,就大家刚才提出的所有问题,做一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