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经天纬地

作品:《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赵东来那句近乎失态的追问,让办公室内本就紧绷的空气,瞬间变得炽热。


    他的眼神,像两团燃烧的火焰,牢牢地锁在陈铭的身上。


    这已经不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校。


    而是一个主政一方的执棋者,在面对一个可能改变全局的惊天构想时,最本能的渴望与探寻。


    陈铭的内心,平静如水。


    他知道,他抛出的那几个超前概念,已经成功击穿了县长的心理防线,将这场谈话的主导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


    “县长,在回答怎么做之前,我想先说说,我们平江县的农业,到底病在哪。”


    陈铭没有急于兜售方案,而是话锋一转,先从“诊断”开始。


    这一手,再次出乎赵东来的意料。


    “哦?你说说看。”赵东来重新坐回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一个认真聆听的姿态。


    陈铭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响。


    “我认为,我们平江的农业,病在三个字上。”


    “散、乱、弱。”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赵东来的心坎上。


    “我们有资源,但很‘散’。东乡的梨,西乡的桃,北乡的药材,都是各自为战,形不成拳头,更谈不上合力。”


    “我们有产品,但很‘乱’。没有统一的品牌,没有统一的标准,张家种的梨甜,李家种的可能就酸,品质参差不齐,在市场上只能被动挨打,任由贩子压价。”


    “我们有劳动力,但附加值很‘弱’。农民辛苦一年,只能赚到产业链最低端的那点辛苦钱。果子烂在地里是常事,丰产也未必丰收,这是最大的痛点。”


    陈铭的这番话,没有半句空话套话,句句都直指平含县农业几十年来的核心弊病。


    赵东来听得连连点头,眼神中的赞许已经变成了深切的共鸣。


    这些问题,他何尝不知道?只是从未有人能像陈铭这样,总结得如此一针见血,如此清晰透彻!


    “樱桃的成功,只是在这一片沉闷的土地上,撕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陈铭的语气陡然变得锐利,“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三个问题,这个口子很快就会被周边县市模仿、超越,甚至重新愈合,我们又会回到各自为战的老路上去!”


    这已经不是分析,而是警告!


    “说得好!”赵东来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那你的药方呢?”


    陈铭伸出了一根手指。


    “我的第一个药方,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一乡一品’的品牌化战略!”


    “具体来说,就是由县里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全县的农业资源,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普查和科学规划。”


    “比如,通过土壤检测和市场分析,我们确定东乡最适合种翠冠梨,那我们就集中优势资源,给予政策、技术、资金上的倾斜,帮助东乡把翠冠梨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他们的‘拳头产品’。”


    “然后,我们以县政府的名义,为这个产品进行统一的品牌包装、质量认证,甚至是地理标志申请。我们不再叫‘东乡翠冠梨’,我们叫‘平江优品·翠冠梨’!”


    “西乡的水蜜桃,北乡的中药材,同样如此。最终,在全县形成一个‘平江优品’的品牌矩阵。对外,我们是一个拳头出击;对内,我们是各具特色,避免了内耗和无序竞争。”


    赵东来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个思路,将他作为县长的权力,从过去那种“被动应付”各个乡镇的求援,变成了“主动规划”全县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者!


    这极大地激发了一位主政官员的掌控欲和施政热情!


    “好一个品牌矩阵!”赵东来喃喃自语,他仿佛已经看到,在未来的农产品博览会上,印着“平江优品”标志的系列产品,正大放异彩。


    陈铭没有停顿,他知道,这只是开胃菜。


    “县长,光有产品,只是解决了‘卖出去’的问题。我们还要解决‘卖个好价钱’,甚至‘不卖产品也能赚钱’的问题。”


    “这就是我的第二个药方,‘农工商旅’的联动发展模式!”


    这个全新的名词,再次让赵东来精神一振。


    陈铭继续以东乡的梨为例,将这幅蓝图徐徐展开。


    “一颗梨,在农民手里,可能只卖一块钱。”


    “但我们可以引进或者扶持本地企业,把它加工成梨膏、梨汁、梨罐头,它的价值可能就变成了五块钱。这是‘农’加‘工’。”


    “梨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可以联合文旅部门,举办‘平江梨花节’,搞乡村旅游,带动周边的餐饮、住宿和农家乐。游客来看花,顺便带走了梨膏和梨酒。这是‘农’加‘旅’。”


    “我们还可以和省城的大型商超、食品企业合作,搞订单农业,提前锁定销路和价格,让农民种地没有后顾之忧。这是‘农’加‘商’。”


    “这样一来,县长您看。”陈铭的声音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一颗梨的价值,就被我们放大了数倍甚至数十倍。农民的收入渠道,也从单一的种植,变得多元化。这才是真正的产业化,是能让老百姓真正富起来的长久之计!”


    赵东来彻底被震撼了!


    这种“产业联动”的思维,这种将一个简单的农产品进行价值链无限延伸的构想,在当时的平江县,不,甚至在整个省内,都是极其超前和罕见的!


    他看到的不只是一颗梨,他看到了财政增收的巨大潜力,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但是,县长。”陈铭话锋再转,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前面这两步,是给我们的农业装上了强大的引擎和轮子。但要让这辆车跑得快,跑得远,还需要修路。”


    “这条路,就是我的第三个,也是最基础的药方——覆盖全县的‘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最后的杀手锏。


    这是来自未来二十年信息差的,降维打击!


    “传统的商超渠道要抓,但我们更要抓住时代的脉搏!”


    “樱桃项目的成功,已经充分验证了‘互联网+农业’的巨大威力。我建议,县里应该立刻着手规划,建立一个集仓储、分拣、包装、冷链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商物流中心!”


    “这个中心,初期可以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平江优品’,让我们的翠冠梨和水蜜桃,通过网线,卖到全国各地去。”


    “而从长远看,当我们的物流体系成熟之后,它甚至可以成为辐射周边几个县市的区域性农产品枢纽!县长,到那个时候,它本身,就是一个能持续创造税收和就业的巨大产业!”


    至此,一整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宏伟蓝图,被完整地呈现在了赵东来的面前。


    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延伸,再到基础设施保障。


    逻辑之严密,格局之宏大,视野之长远,让赵东来这位在官场浸淫多年的县长,都感到一阵阵心神摇曳,头皮发麻!


    他彻底意识到,自己今天叫来的,根本不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干将”。


    而是一个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绝世“谋主”!


    “好!”


    赵东来猛地一拍大腿,再也无法安坐,长身而起!


    他激动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眼中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快步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平江县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东乡、西乡、北乡……那眼神,仿佛已经穿透了纸面,看到了数年后那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壮丽景象!


    许久,他猛地转过身。


    快步走到陈铭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用力地摇了摇。


    那双曾经锐利审视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毫不掩饰的信任、倚重,和一种寻得知己般的狂喜!


    “小陈,不,陈铭同志!”


    赵东来的声音因为激动,甚至带着一丝颤抖。


    “你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啊!这盘大棋,我下定了!”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盯着陈铭,一字一句地说道:


    “而且,我需要一个能帮我操盘这盘棋的人!”


    这句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近乎明示的承诺!


    他松开手,重重地拍了拍陈铭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托付的意味。


    “你先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不仅是思想上的准备,更是……迎接新岗位的准备。”


    陈铭心中一凛,他知道,这场“隆中对”,他赢了。


    而且,是大获全胜。


    他平静地走出县长办公室,身后的门被轻轻关上,隔绝了两个世界。


    门外,夕阳的余晖正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洒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悠长而挺拔。


    陈铭沐浴在这片金色的光芒中,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他知道,从今天这场谈话结束的这一刻起,平江县的官场格局,即将迎来一场无人能够预料的剧烈震动。


    而他,将不再是随波逐流的棋子。


    他,将成为操盘手之一。


    至于那个即将到来的“新岗位”,又会是什么呢?


    一抹深邃的笑意,在陈铭的嘴角悄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