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进县城

作品:《科举:你举族托举,我有百万图书

    沈临听到后面传来的声音之后,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手稿收了起来,目前还不适合暴露。


    他走出门外去,正好看见沈溪溪拿着糖果还有油饼,眼馋到不行。


    “临儿,这些东西是哪来的?”周氏有些疑惑的问道。


    “大伯母给的,我说不要,她非给,我就没办法收下了!”沈临一脸无辜。


    周氏有些半信半疑,作为妯娌,冯氏是什么性格他太清楚了,那是一个把耳屎都能当糖吃的人,要从她嘴里抠出点什么东西来,几乎不可能。


    “真的,你没骗我吧!”


    “放心吧娘,你们就放心吃吧,大伯母绝对不会过来找的!”沈临几乎是拍着胸脯向他们保证。


    有了沈临的保证,沈溪溪已经迫不及待拿出一颗糖果塞在嘴里了,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情,她从小到大几乎就没有吃过什么糖。


    见周氏还准备追问,沈临立刻转移了话题。


    “娘,你今天去邻村是去找活干吗?”


    “恩,我去找了邻村的金二娘子,她年轻的时候跟我们是同伴,现如今在城中的一家铺子里绣帕子,听说攒下了不少钱,所以我去问了问。”周氏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


    现如今家中一贫如洗,大房一家又霸占了所有的田地,不给他们分毫,再这样持续下去,非得活活饿死不可。


    “是要进县城吗?娘,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沈临眼睛顿时一亮。


    他手中的那些话本虽然好,但是也得找地方卖出去,唯一能够卖得出去的就是上元县城。


    大乾朝虽然民风相对来说比较开放,不至于每到一个镇都需要路引,但去县城也有十几里的路,很容易遇到拍花子,还是跟大人一起出行的好。


    “你也想去?”周氏迟疑了一下。


    “娘,我也想去!”


    正吃着糖果的沈溪溪冒起头来,脸上露出着急的神情。


    “恩,好吧,但是要记住,县城很大,规矩很多,到了城中不要乱跑,找不到你们就麻烦了!”周氏细心叮嘱道。


    她已经别无他物,这一双儿女就是她的命根子。


    “恩,放心吧,娘!”沈临自然是满口答应。


    他看向沈溪溪:“溪溪,别光顾着吃糖,下面还有油饼呢,新鲜出炉的香喷喷,要是再不吃就没味道了!”


    沈溪溪听完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地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分成大众小三份,自己拿了最小的那一份。


    “娘,哥哥,你们吃!”


    “娘不饿,你们吃。”周氏把最大的一份油饼分成两份,给了他们兄妹俩各一份。


    “娘,你说皇帝老爷,是不是天天可以吃油饼啊!”沈溪溪好奇道。


    “何止,不仅油饼随便吃还可以吃烙饼,喝豆浆,用金锄头种地!”沈临调侃道。


    “娘,这是真的吗?”沈溪溪眼中露出好奇。


    “别信你哥的,他在胡说八道呢。”周氏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哥,你怎么骗人呢!”


    沈临脸上露出笑容。


    这样的家,才是他值得去奋斗的家。


    第二天一大早,周氏早早的把两人叫了起来,梳洗了一番,带着几个野菜饼子就准备进城。


    云崖村距离上元县城有着十几里的路,虽然地势相对来说比较平缓,没有什么上路,不需要翻山越野,但若是徒步走过去的话,也需要好几个时辰。


    最便利舒适的交通工自然是马车,但哪怕在简易的马车都不是村里人家能够消费得起的。


    相对简便的就是牛车,一次五六个铜板不等,虽然听上去没多少钱,但是对于如今的他们家而言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就在沈临又要走好几个小时山路的时候,门口突然赶过来一辆牛车,上面还有一个约摸四十来岁的妇人,热情地向他们招手。


    “沈家三娘子,这里!”


    “金家二娘,你怎么会来?”周氏颇有些惊讶。


    见到她坐的是牛车之后,脸色顿时有些不太自然,他们三个人要是坐牛车的话,起码也要十几文,如今囊中羞涩,实在是拿不出来。


    牛车在他们的面前停了下来,金二娘跳下车来招呼道:“还愣着干嘛,赶紧上车呀!”


    “二娘子,我们走着过去就行了,就十几里的路,一两个时辰应该就能走到。”周氏婉言谢绝道。


    “瞎说什么呢,你能走,两个孩子能走吗,好歹也有十几里的路,放心,今天,车我已经包了,随便坐,你们要是不坐那不就浪费了吗!”金二娘假装生气道。


    周氏见状,也知道拗不过她的好意,连忙道谢。


    “谢谢二娘子了,临儿,溪溪,快叫二娘娘!”


    “二娘娘好!”


    给他们坐上牛车之后,牛车缓缓向县城驶去,虽然速度慢,也颠簸得很,但是比起走路来说,已经节省了不少体力。


    见到他们自带是野菜饼子,金二娘又掏出自己烙的烙饼,每人分给了他们一个。


    沈临也是对她极为感激,畜生见得多了,难得见到一个好人。


    颠簸了大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终于见到了雄伟的上元县城,城墙约摸七八米高,厚重的夯土外包砌着青砖,砖缝间渗出斑驳的苔痕,城墙之上站着一些兵丁,不断来回巡视。


    朱红色的厚重城门之上上书两个篆书“上元”,远远看去,颇具历史感。


    很快他们便穿过城门,进入到了县城当中,行人也稠密了不少,街上更是各种商贩云集,不断的叫卖,一派热闹非凡。


    在闹市街头来回穿梭之后,停在了一家绣品铺前。


    等到进门时,沈临主动要求在门外等候,说是去旁边书铺看看书。


    周氏见他目光坚定,便由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