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医道之本,察言观色

作品:《实习生被辞退?我原地化身国医圣手!

    孙文博的手微微攥紧,他转过头盯着夏飞。


    一个实习生拿到甲上评级,这意味着他孙文博引以为傲的甲中成绩,在夏飞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钱教授等几位老人家站在讲台旁边,脸上都带着笑意,看向夏飞的眼神里满是赞许。


    方毅和赵凯也是甲中评级,此刻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难以置信。


    他们在医院混了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自己在年轻医师里的领先地位。


    现在却被一个实习生压了一头,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人当众打了耳光。


    董松青坐在夏飞旁边,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飞哥,你是甲上啊,全场唯一的甲上!”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纷纷侧目,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不服气的。


    一个主治医师忍不住开口。


    “刘主任,会不会是搞错了,一个实习生怎么可能拿到甲上。”


    刘主任看了那人一眼。


    “成绩是钱教授他们亲自批改的,不可能出错。”


    “而且夏飞的试卷,钱教授给了满分,每道题都答得无懈可击。”


    这话一出,全场再次炸开。


    满分,那可是满分。


    这次考试的难度所有人都清楚,能拿到八十分就已经很不错了。


    孙文博的九十二分已经让人望尘莫及,结果夏飞直接拿了满分。


    这简直就是在告诉所有人,他们和夏飞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人群里有人开始小声议论。


    “这小子不会是作弊了吧,提前拿到了题目。”


    “不可能,试卷是密封送来的,连刘主任都没见过。”


    “那他怎么可能答得这么好,这不科学。”


    夏飞听着这些议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反应。


    刘主任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笔试成绩只是第一关,下午还有实践操作考核。”


    “大家好好准备,到时候见真章。”


    说完这话,他宣布解散,让所有人回去休息。


    夏飞刚走出教室,就被几个人拦住了。


    为首的是孙文博,他身后跟着方毅和赵凯,三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孙文博推了推眼镜,盯着夏飞。


    “夏飞是吧,你的成绩确实让人意外。”


    “不过笔试只是理论,真正的医术还得看临床实践。”


    “下午的考核,咱们走着瞧。”


    方毅在旁边补了一句。


    “实习生终归是实习生,没经历过真正的临床考验,到时候别露怯就行。”


    赵凯更直接,“希望你不是靠运气蒙对的,不然下午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三个人说完,转身离开。


    董松青气得直跺脚。


    “飞哥,这几个家伙太嚣张了,明摆着不服你。”


    夏飞却很平静,“不服很正常,毕竟我只是个实习生。”


    “不过没关系,下午的考核会让他们看清楚,什么叫真正的实力。”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坚定,没有一丝动摇。


    董松青看着他,忽然觉得夏飞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的夏飞虽然优秀,但总是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人。


    现在的夏飞,浑身散发着一种强大的自信,那是一种对自己实力的绝对把握。


    下午两点,所有考生再次集合在阶梯教室。


    这次不是考试,而是实践操作考核。


    刘主任站在讲台上,身边还站着钱教授等几位老人家。


    王院长也亲自到场,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


    他今天特地空出时间,就是要看看这批年轻医生的真实水平。


    刘主任扫视全场,“下午的考核内容是望诊。”


    “我们准备了三位特殊患者,每位患者都有不同的病症。”


    “你们需要在不使用任何仪器、不与患者交谈的前提下,仅凭观察,断定他们的病症。”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沸腾。


    “只用望诊,这怎么可能!”


    “望闻问切,望诊是最难的,这简直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


    “刘主任,这个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


    孙文博皱着眉头,他虽然理论扎实,但望诊这一块一直是他的弱项。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诊最为玄妙,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


    一个医生的望诊水平,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真实功力。


    方毅和赵凯脸色也不好看,他们虽然是主治医师,但平时更多依赖的是仪器检查和问诊。


    让他们只靠观察就断定病症,这难度实在太大了。


    夏飞却心头一热。


    在岐黄问道殿中,他不仅练习了经络穴位和方剂推演。


    更通过系统模拟了无数病例的望诊图谱。


    从面色到舌苔,从步态到气息,系统都给他做过详细的训练。


    望诊,恰恰是他的强项。


    董松青紧张地凑过来,“飞哥,你有几成把握?”


    夏飞只是笑了笑,“尽力而为。”


    就在这时,王院长突然站了起来,他走到讲台上,目光扫过所有考生。


    “在考核开始之前,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何者为基,何者为重?”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王院长会在考核前提这么一个问题。


    一个主治医师率先举手。


    “王院长,学生认为切脉最重,脉象定生死,只有把准了脉,才能知道病人的真实情况。”


    王院长点点头,没有表态,示意其他人继续。


    另一个医生开口。


    “学生认为问诊最重,详知病史方能对症下药,只有问清楚了,才能找到病根。”


    又有几个人说了自己的看法,都是中规中矩的答案。


    孙文博站起来,“王院长,学生以为四诊合参,无分轻重。”


    “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这个答案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同,大家纷纷点头。


    王院长听完,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的目光落在夏飞身上。


    “夏飞,你来说说。”


    全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夏飞身上。


    夏飞站起来,沉吟片刻,朗声道。


    “学生以为,四诊之首,望诊为最。”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孙文博皱起眉头,其他人也都露出不解的表情。


    望诊最难,这是公认的事实,怎么可能是最重要的。


    夏飞继续说道,“神存于目,气行于表,一个人的精气神、脏腑之虚实,皆会显露于外。”


    “高明的医者,望而知之谓之神,能在病人开口前便知其病根,此为医道之至高境界!”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在所有人心上。


    “切脉、问诊,皆是印证,若望诊已失其方向,则后续的诊疗也易误入歧途。”


    “故而,察言观色,审其阴阳,乃是医道之本!”


    话音落下,整个教室陷入一片寂静。


    钱教授眼中爆发出精光,他用力点头,脸上满是赞许。


    王院长的眼神也变得无比明亮,他盯着夏飞。


    “说得好,这便是我今日要考你们望诊的根本原因!”


    “医者之心,需细致入微,见微知著!”


    他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