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食堂设宴,暗藏机锋!
作品:《四合院:毕业进一机部,众禽羡慕哭了》 李教授的手劲大得惊人,那只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掌,犹如一把铁钳,牢牢扣住了刘宇的胳膊。
那不容置疑的力道,与其说是邀请,不如说是一种亲昵的“绑架”。
“今天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我这个老师傅的面子,你敢不给?”李教授眼睛一瞪,嘴角却藏着笑意。
周围几位副院长和老教授也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就是,光奇,菜都点好了,就等你这个主角了!”
“你要是走了,这顿饭我们几个老家伙,吃着也没滋味啊。”
盛情难却,刘宇只好苦笑着点了点头。
他转过身,目光穿过人群,准确地找到了后排那个,亭亭玉立的身影,朝她递去一个无奈又带着暖意的眼神。
赵蒙芸心领神会,悄悄从人群的缝隙里挤了出来,跟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学院餐厅专门为他们留了一个干净的包间。
房间不大,一张能坐十来个人的大圆桌,桌上已经摆好了几碟凉菜:花生米、拍黄瓜,还有一盘酱牛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李教授不由分说地将刘宇按在了主位上,然后又热情地招呼赵蒙芸:“这位女同学,来,坐光奇旁边。”
赵蒙芸脸颊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大方地坐了下来。
一位副院长给众人倒上了酒,端起杯子,满脸红光地开口:“今天第一杯,我们得敬光奇!为我们机械制造学院,为我们整个水木大学争了光!”
“我提议,大家一起,敬我们的大功臣一杯!”
“敬刘总工!”
杯盏交错,气氛热烈。
几杯酒下肚,桌上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
教授们不再是讲台上严肃的学者,更像是一群看着自家孩子出息了,而倍感骄傲的长辈,拉着刘宇问东问西。
从厂里的生产情况,到技术研发的细节,无一不关心。
刘宇应对得体,言语谦逊,却又在关键的技术问题上,展现出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赵蒙芸安静地坐在一旁,小口吃着菜,时不时给刘宇的碗里,夹上一块他爱吃的肉。
她看着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男人,眼里的光芒,比天上的星辰还要璀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正当气氛最热烈的时候,那位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副院长,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声叹息,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包间里的火热。
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不解地望向他。
李教授皱了皱眉:“老王,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你叹什么气?”
那位王副院长苦笑一声,推了推厚厚的镜片,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我不是扫兴。”
“我只是看着光奇,再想想今年咱们院里这几百个毕业生,心里发愁啊。”
“发愁?”刘宇放下酒杯,有些疑惑,水木大学的毕业生,那可是天之骄子,向来都是各大部委和国营大厂抢着要的香饽饽,有什么可愁的。
另一位教授接过了话头,语气沉重:“光奇你毕业得早,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今年形势不一样了。”
“上面下了文件,要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往年咱们院的毕业生,部委、各大设计院随便挑。”
“今年倒好,部里给的名额,直接砍了一大半!就连那些直属的大厂,也一个个都说人员饱和,不招新了。”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让刘宇和赵蒙芸都吃了一惊。
他们身在厂里,虽然也感受到了风向的变化,却没想到连水木大学这种顶级学府的“铁饭碗”,都开始生锈了。
赵蒙芸的眉头也轻轻蹙起。
她父亲是轻工部的干部,她比刘宇更清楚“压缩编制”这四个字的分量。
这意味着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正在一个接一个地被敲碎。
“那…学生们怎么办?”赵蒙芸忍不住问了一句。
王副院长又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只能往地方上分,往那些小厂里塞。”
“可这些孩子,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在水木园里学了四年最顶尖的机械理论,最后分到一个,连车床都凑不齐的小破厂去拧螺丝,谁能甘心?”
“这几天,找我哭鼻子的学生,都快把办公室门槛给踏平了。”
包间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压抑起来。
这群为国家培养了一辈子人才的老教授,此刻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痛心。
就在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教授,将目光投向了刘宇,那双浑浊但精明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审视和期待的光芒。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光奇啊!我听说,你在红星厂那边,牵头搞了一个什么…创汇机械厂?”
刘宇心头一动,立刻明白了这场“庆功宴”的真正目的。
这哪里是庆功,分明是一场精心准备的“鸿门宴”。
他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是有这么回事。厂里刚批下来,准备把电饭煲和电磁炉的生产线独立出来,专门做出口,给国家创汇。”
李教授一拍大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好!创汇好啊!那你这个创汇厂,正是用人的时候吧?尤其是技术科,肯定缺人手!”
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刘宇心中念头飞转。缺人吗?当然缺!他正愁手底下没有足够可靠又水平过硬的技术员。
水木大学机械系的高材生,这简直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而且送的还是最顶级的乳胶枕!
但他脸上却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沉吟着没有立刻回答。
主动权,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送上门来的,和自己争取来的,那是两个价钱。
“这个…李教授,新厂子刚成立,架子还没搭起来,很多流程都不规范,而且,我…”
他话还没说完,一旁的赵蒙芸忽然轻轻开了口,声音不大,却正好能让桌上所有人都听到。
“而且,刘宇现在还只是从红星厂借调过去的身份,说到底,他自己都还是个‘外人’。”
“这么大的事,直接拍板招人,恐怕......不合规矩吧?”
她这话说得极有水平,既点出了刘宇的实际困难,又把责任推到了“规矩”上,显得合情合理,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李教授和几位院领导脸上的期盼,顿时凝固了。
他们光想着刘宇是总工,是项目负责人,却忘了这层身份上的限制。
包间里的气氛,再次降到了冰点。
就在这时,一直“为难”的刘宇,却猛地放下了茶杯,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写满焦急和失望的脸,最后定格在李教授身上,语气变得异常坚定。
他一字一句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刘宇能有今天,离不开学院和各位老师的培养,现在学院有困难,学生们没出路,我若是还抱着那些条条框框不放,那还是个人吗?”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李教授和几位老教授微微一躬身:“李教授,您放心!这件事,我应下了!”
“您把最优秀的学生名单给我,我来想办法!红星厂那边,我去谈!”
“编制的问题,我也去解决!就算我这个总工不当了,也绝不能让我的学弟学妹们,明珠蒙尘!”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情真意切。
他随即又补充道:“不仅要招进来,我还会亲自带着他们干!保证在一年之内,把他们都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这一下,不光是解决了“要不要”的问题,连“怎么培养”的后顾之忧都给一并打消了。
李教授“噌”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
他抓住刘宇的手,用力地摇晃着,浑浊的老眼里,泪光闪烁:“好!好孩子!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包间里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欢腾。
王副院长激动地端起酒杯,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光奇,不,刘总工!我老王敬你一杯!我替那几百个孩子,谢谢你!”
“谢谢刘总工!”一时间,敬酒声、感谢声不绝于耳。
赵蒙芸看着那个被众人簇拥,谈笑风生间便解决了一桩天大难事的男人,嘴角的弧度越翘越高。
她悄悄伸出手,在桌子底下,轻轻勾住了他的手指。
一场暗藏机锋的“鸿门宴”,最终在皆大欢喜中,变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