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李景隆练习怎么道歉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朱元璋一句话,就击垮了他多年的努力。


    但是此刻,纪正一句话都不敢说。


    甚至还颇为庆幸。


    可以保全性命,已是天大的幸事。


    别说做典天牢了,即便是做乞丐,也比全家丧命的好。


    这一切,皆因那个天界寺而起!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微臣定不负陛下恩典!”


    纪正咬紧了后槽牙,攥紧了拳头。


    他不敢记恨朱元璋,连这个念头都不敢有。


    而是把怒火,全部转移到了天界寺身上,都怪那群秃驴!


    若非他们一直纠缠自己,自己何至于到此等地步?


    这些秃驴,居然还敢拿自己的名号,当做为非作歹的挡箭牌!


    连累的自己,弄丢了奋斗半生的心血!


    纪正心中充满了怒火与怨气,手掌都印出了血迹。


    甚至他都想好了,要把全天下最残酷的刑法,都使在他们身上!


    想死?哼,没那么简单!


    这些秃驴,自己要狠狠折磨他们,以此泄恨!


    他暗下决定,往后余生,他就靠折磨这些和尚度日!


    “嗯。”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很满意朱标的处罚。


    “好了,你下去吧。”


    朱元璋淡然道。


    “遵旨!”


    纪正急忙应声,又连磕了几个响头,才小心翼翼的退下。


    但是出门以后,他的脸上瞬间露出凶意,眼睛甚至都布满了血丝。


    天界寺!


    他的心里只剩下这个名字,整个人像是疯魔了似的,都感知不到身边的事物,煞气冲天的跨步而去。


    “父皇,相信他能办好此事了。”朱标此刻松了一口气。


    “嗯。”


    朱元璋轻轻颔首。


    此人,已经疯魔。


    那些和尚落到他手里,恐怕会比死了还难受。


    不过他丝毫不在意。


    这些不事生产的和尚,整日里妖言惑众,蛊惑百姓给他们送香火。


    尤其是一些家境贫寒,还有病人的家庭,为了祈求家人安康,更是会深受欺骗。


    家里余钱被他们骗的一干二净。


    此等绝户手段,当真令人发指!


    今日这个结果,都是他们应当付出的代价!


    这便是招惹朱闲的下场!


    接着,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对了,标儿,你把军中的能工巧匠叫来,让他们整理出当初咱们水战时所有的船舶图纸。”


    “然后按照这些图纸,制造一艘,可以在海上远航的船只,不用计较成本,船只越大越好!”


    “啊?为什么呢?父皇,朝廷可没有这么多银子啊。”


    朱标却一头雾水,不知道朱元璋为何突然说起这个话题来,要知道,自打立国之战胜利以后,那些船只就全部搁置了。


    毕竟自那以后,大明唯一的敌人,就是草原上的北元余孽。


    草原之上,重在骑兵。


    做那么多船干嘛?


    更别说制作船只耗费极大,那全是用钱堆出来的,劳民伤财。


    而且,此刻听朱元璋的意思,好像打算不惜成本?


    要知道如今正在筹备北伐,到处都要用钱,哪还有银子制造船只啊。


    不过,这些自己父皇应该知道才是。


    朱标这就很疑惑了,根本想不通。


    “呵呵,就是因为缺银子,才要抓紧做啊。”


    朱元璋轻笑道:“你忘了石见银山了吗?”


    “哦?”


    经朱元璋提醒,朱标瞬间瞪大了眼睛:“父皇,难道你打算……远征东瀛?”


    他当然没有忘记,前段时间,就曾听朱闲说起。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父皇居然记在了心上,此刻又说了起来。


    “正是!”


    朱元璋轻笑着点了点头:“今日又听朱闲提起,想要改善民生,如今只能从外面挣钱。”


    “我华夏百姓,简直太苦了,从古至今,都是外面的人来抢掠我华夏,但我华夏百姓却一直在勤恳种地,来积累财富。”


    “咱们为什么不效仿他们呢?还有什么,比抢掠来钱更快的方式吗?”


    “大明的百姓,苦了这么久,既然咱登基为帝,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继续苦下去!”


    朱元璋掷地有声的说道,言语间,充满了霸气与自信。


    “父皇说的没错!”


    朱标闻言,也瞬间眼前一亮,连连点头。


    “我马上去办。”


    看着朱标远去的背影,朱元璋满意的颔首,抬头看了眼窗外,辽阔的天空。


    这大明,是时候富强起来了!


    ……


    次日,朱闲的小院外,李文忠面带忧虑的站在门口,李景隆则是垂着头,来回踱步。


    心事重重的样子。


    “爹,我该怎么和朱闲说呢?”


    李景隆纠结不已的说道。


    他近日来,是打算按计划,拜朱闲为师的。


    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也正常。


    作为皇亲国戚,公爵嫡子,从来都是其他人来求他,他何时求过别人。


    更别说是结下梁子的朱闲。


    这究竟该如何开口好啊。


    李景隆头疼不已,这块业务,他是真的不熟悉啊。


    “这个……”


    李文忠也不禁蹙眉。


    他是和李景隆一起来的,这样也好彰显自家的诚意。


    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他也很头疼。


    的确……


    这该如何开口?


    别说李景隆张不开嘴,就连他也不会啊。


    在大明,他已经是顶级勋贵。


    平日里也就会和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低头罢了。


    即便碰上别的藩王,也只是平辈而交,互相客气。


    但是如今,居然要对一个小辈好言相求,他也属实不知道如何开口。


    “你在家浑不吝的那一出呢,快点好好想想!”


    在那纠结了半晌,他也只能逼迫李景隆赶紧想。


    李景隆整张脸皱的像菊花似的,不停踱步,自己演练起来。


    “朱闲,咱们年纪相仿,你应该可以理解我,不不不,这样不行,从前谁这样和我求饶,我都把他踹飞出去……”


    “不然就这样,朱闲大哥,我知错了,我已闭门思过,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行,这样显得不怎么真诚。”


    “爹,依你看呢?”


    李景隆在那演练了半晌,最终还是求助的看向李文忠。


    “老子哪里知道!”


    李文忠也脸色铁青,没好气的骂道:“自己惹的祸,自己解决,老子都下了这么大的血本了,最后一步难不成还得老子去给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