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你不帮爹看政务,咱就绝食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一旁的朱标都看不下去了,当着皇帝的面,说自己要带薪摸鱼!
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不说其他人,就刘伯温这么做,都让父皇格外不满。
而朱闲就当着父皇的面,这么水灵灵的说出来了……
要知道,自己父皇最讨厌的就是,官员拿着俸禄不做实事。
那感觉就和地主看见家里的长工白吃饭似的。
他对这种人颇为恼火。
朱标觉得,朱元璋没有直接打断朱闲的腿,都是他把朱闲视为亲生儿子般看待。
亲儿子无所事事,他作为父亲又能怎样?
最多骂一句废物。
何况朱闲还不是真的废物,就是单纯的懒而已。
“无所事事又如何,你又不是当今圣上。”
朱闲一脸无辜,这口气,好像自己不参与政事,便宜老爹还吃亏了似的。
你又不是朱元璋,至于如此恼火吗?
“这和圣上有什么关系?男儿在世,就是要光宗耀祖,建功立业,怎么能游手好闲呢?”
朱元璋被怼的无话可说,只好充满正义的教训道。
“爹,我都做侯爵了,还不算光宗耀祖?”朱闲无奈的提醒道。
“你!”
朱元璋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但就是无法反驳。
朱闲说的的确没错,都获封侯爵了,在老百姓眼里,可不就是光宗耀祖吗?
何况,自己准备封朱闲的还不是区区侯爵!
那可是双公爵!
已经是封赏的天花板,即便朱闲再怎么争气……好像都做不到再进一步。
除非封王!
哎?
等一等?
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反正朱闲是自己人,况且以后朱闲在朝堂上平步青云,立下更多奇功,封个王也不是不行。
但这样的前提是,朱闲得愿意干活!
不然即便他想封,也没有打破先例的理由,堵不上其他功勋的嘴。
一想到这,他开口说道:“咱不管,你要不听老子的,老子就绝食!”
“什么?您绝食的了吗?”
朱闲一阵鄙夷。
就你每次炫三碗饭的吃法,你说绝食,自己相信吗?
糊弄小孩儿呢吧!
一旁的朱标哭笑不得,这算什么事啊!
如果是别的官员,被朱元璋委以重任,那自然是喜出望外。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朱元璋重用自己!
放在哪个官员身上,那都要激动地无以复加。
但是在朱闲这里,竟然还得朱元璋以“命”相胁?
这要是被别的官员看见,恐怕得泪流满面了。
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朱闲眼里,不光一文不值,还唯恐避之不及。
简直太离谱了!
这一时间,朱标也不忍直视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朱元璋绝食吧。
自己父皇都这么说了,自己再不吭声就不合适了。
“贤弟,大伯都一把岁数了,你就委屈一下,权当成全老人的苦心。”
朱标这么说的时候,都感觉自己这个太子当的真憋屈。
这么天大的机会,对其他人而言,那可是求之不得。
但是面对朱闲,竟然还得哄着他委屈一下。
真是让人无语凝噎。
从古至今,哪有像自己和父皇这样,委曲求全的帝王和储君。
“这……”
朱闲为难的犹豫了片刻,最后在朱标希冀的注视下,勉为其难的说道:“那行吧!”
“这就对了。”
朱标瞬间松了一口气,都快热泪盈眶,可算有人能为他分担了。“
“好了,把卷宗拿给我瞧瞧吧。”
朱闲颇为无奈的说道。
“嘿嘿,好儿子,你先瞧瞧这个简单的官位安排争端,二人都有功劳在身,不分伯仲,但是二人谁也不服谁,都认为对方的官位更好……”
“听说此事闹了挺久的,依你看这番争端应该怎么处理?”
语毕,朱元璋和朱标都死死的盯着朱闲。
这和国策不一样,官位分配,朱闲不在乎,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可是比命都重要。
如果这官位分配的不合人意,轻者会弄得二人心生芥蒂,重者,甚至会出现一场隐斗。
这个问题很严肃,所以即便是朱元璋,也得谨慎对待。
朱闲没有处理过这种实务,所以他们也想看看,朱闲对此会如何解决。
即便朱闲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们也可以理解。
他们就是想听听朱闲的思路。
思路只要是对的,那培养一番,很快就可以挑起重担。
朱元璋原本还以为,朱闲会思考一番。
但是万万没想到,朱闲只是略一思索,便说道:“这个还不简单。”
“什么?”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瞬间一怔。
这个让他们都觉得棘手的问题,在朱闲这里,居然就是句简单?
该不会是随便应付差事吧?
朱元璋微微蹙眉:“你再好好想想,此事事关重大,不能随意应付。”
“我没应付,的确简单……”
朱闲随意地说道:“他们不是都觉得彼此的官位更好吗,那就让他们互换不就好了,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这……”
朱元璋闻言一怔。
这个法子……高啊!
官位互换,那两边谁也无话可说。
朱闲这解决之法,可是比一众积年老手处理的更好!
“那还有另一个,是说佛道之争,江山安定以后,佛道争抢香火,请求在各地开办庙宇,你觉得此事该怎样应对?”
佛道两教,可以说源远流长。
信徒遍布各地,处理的不好,很有可能引起两教抗议,指不定还会引发民变。
这也是要小心处理的事情。
“哼,开办庙宇?我觉得恰恰相反,从即日起,天下庙宇只准少,不准多,还有监察各地庙宇的地产,继而苛以重税!”
朱闲却是随意的说道。
“什么?这样做,不怕引发民变吗?”
朱元璋稍一停顿,面露思索的说道。
“呵呵,佛道两教不会引发民变,世道混乱才会,如果国泰民安,傻子才会跟着他们闹事!”
“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他们的目的就是扩大信徒队伍,但是不事劳动的人越多,朝廷税收就会越少,那便是和朝廷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