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李文忠削三成亲卫,李景隆去宗正院受罚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一时间,他生出无数个想法,越想越觉得心惊。


    此刻,徐达三人全都是一言不发,目不斜视。


    甚至有些同情的看了李文忠一眼。


    堂堂军中大佬,现在却因为一个朱闲,被这样严厉训斥,也是家门不幸啊。


    朱元璋冷眼看着他说道:“你这好儿子,差点坏了咱一个国之能臣,看来,是咱平日里太优待你们了啊!”


    如果不是今天自己正好在这里,李景隆恐怕真的会威胁到朱闲!


    朱闲哪是一个纨绔子弟可以相比的?


    如果朱闲真的因此有所损伤,李景隆死一百回都难以抵罪。


    一想到这,朱元璋就愈发恼火起来。


    “什么?”


    李文忠一头雾水。


    什么国之能臣?


    是说朱棣?不应该啊!


    就自己儿子的本事,哪可能坏的了他!


    “咱是说写出这本《农政大全》的人,你知道他是何人吗?”


    朱元璋冷声说道。


    “微臣…微臣属实不知……”


    李文忠慌乱答道,这一幕却和自己预想的完全不同。


    看这架势,朱元璋会这么生气,是因为那写出《农政大全》的人?


    关键是自己真的一无所知啊!


    那究竟是何人,竟然会让朱元璋这么重视?


    “陛下,我…我真的不知道啊,恳请陛下恕罪!”


    跪在地上的李景隆,此刻面如土色,看朱元璋的反应,自己是无意间,招惹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啊!


    此人,究竟是谁?


    “恕罪?如果朱闲有个三长两短,你十条命都不够赔的!”


    朱元璋一瞪眼,直接抬腿就是一脚,这一天里,李景隆第三次被踹飞出去。


    朱元璋这毫不客气的一记窝心脚,直接踹的李景隆口吐鲜血。


    李文忠却一声都不敢吱。


    这时,朱棣有些耐不住了。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朱元璋打死李景隆吧?


    毕竟李景隆今日都挨了两次揍了……就他这副身子骨,能不能挺住还真说不准。


    于是他上前两步,小声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朱闲还在里面呢…如果被他看到,恐怕会露馅啊!”


    朱棣明白,如果直接为李景隆求情,恐怕会火上浇油。


    但要是拿朱闲做挡箭牌,一定管用。


    他算是摸准朱元璋的脾性了。


    那便是极其看重朱闲,只要把朱闲拎出来,肯定能消解怒气。


    果不其然,朱元璋闻言略一思索,才脸色稍缓。


    接着他冷眼看着李景隆说道:“回去以后,到大宗正院受罚!还有李文忠,教子无方,削三成亲卫,罚俸禄一年,以儆效尤!”


    “多谢陛下开恩!”


    李文忠闻言,连忙感激涕零的说道。


    对他这种军功公爵而言,亲卫就代表着脸面,和陛下的恩宠,手下的亲卫人马越多,就证明越受陛下看重。


    现在,朱元璋居然直接削去了他三成亲卫。


    这就算极重的处罚了,尤其是在文武百官看来,恐怕会议论纷纷,李文忠这是荣宠不在了吗?


    和这个相比,罚俸一年已经算很轻的处罚了,只是对比于罚点银钱,更重要的是代表着陛下对他的不满,有多么严重。


    这两项处罚下来,李文忠的威势都会备受打击。


    但是如今,李文忠却是根本不敢辩驳,只能紧忙谢恩。


    李景隆听到自己要去大宗正院受罚后,差点掉下眼泪来。


    大宗正院,可是朱元璋所设立,专管皇室中人所设的。


    为了管教恣意妄为的皇室子弟,其设立的规格极高。


    统管大宗正院的宗令,可是正一品官级,由皇帝亲子来担任!


    比如如今的宗令,就是太子朱标兼管。


    现在落到大宗正院手里,那必定处罚极重,谁也救不了自己。


    “从即日起,你不准再靠近此地,不然就没这么轻松躲过了,记住了吗?”


    朱元璋冷眼看着李文忠,说道。


    “遵旨。”


    李文忠浑身颤栗的应声。


    “去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


    朱棣立马上前,带着汗流浃背的李文忠父子,走出了后院。


    “燕王,这回多亏您出言劝说,不然陛下恐怕不会就此罢休啊。”


    小院外,李文忠心有余悸的说道。


    “呵呵,小事罢了。”


    朱棣轻笑着,也不甚在意,这父子俩今天也够惨的,以后但凡脑子没问题,应该也不敢再来此处禁地了。


    “不过敢问殿下,陛下所说的那位朱闲,究竟是何人?我们开罪的就是他?”


    李文忠犹豫再三,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方才他都听明白了,朱元璋原本还余怒未消。


    但是朱棣一搬出这个朱闲,朱元璋就很神奇的轻轻放过了。


    这个朱闲,究竟是何方高人?


    而且看这架势,自己儿子得罪的那位,也是这个朱闲。


    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他是绝对无法心安的。


    “呵呵,朱闲嘛……”


    朱棣神秘的笑笑。


    “殿下要是不方便讲明,那就算了!”此刻,李文忠识趣的补充了一句。


    “其实此事的确是机密,不好为外人道,但是既然是曹国公询问,而且也来了此处,那便和你说说吧。”朱棣说道。


    “殿下只管放心,我绝不会对外宣扬的。”


    李文忠紧忙信誓旦旦的说道。


    “嗯,此事便说来话长了。”


    朱棣轻叹一声,便徐徐说了起来。


    从朱元璋和朱闲的第一次相遇,到朱闲屡献千古奇制,再到如今陛下赐婚……


    李文忠全程听着,到最后,整张脸都憋成了猪肝色。


    这就对了,一切都说得通了!


    怪不得朱元璋会这么看重朱闲,怪不得自己父子俩会受到这么严重的处罚!


    还有近期朝堂上接连不断的风波!


    这一切居然皆因一个叫做朱闲的少年?


    这段时间,他其实也很疑惑。


    朝堂上这接二连三的大变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他原以为,这些可能和刘伯温、李善长等人有关。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一个乡间少年的手笔!


    如果不是朱棣亲口所言,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一个少年,居然能左右朝堂大势,还能想出此等千古奇制。


    真是天方夜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