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一人两国公,都是嫡子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见徐达二人不敢言语,马皇后才语气稍缓:“好了,你们如果愿意的话,这桩婚事就由我来做主。”
“妙锦和黎霜地位一样,在朱家所有的标准规格都一致。”
“嫁过去以后,谁都不准勾心斗角,谁要是敢闹得朱家不得安宁,我绝不轻饶!”
“这……”
听到这话,徐达和蓝玉不禁开始苦笑。
马皇后俨然一副朱闲亲娘的做派,等二女嫁过去以后,便是她们的婆婆。
这话,明显是在维护朱闲。
有马皇后做后盾,二女以后的日子恐怕不怎么好过。
但是无论如何,也必须得嫁!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马皇后恐怕真的会把别的公侯之女,嫁于朱闲。
“那咱们的外孙,也全是嫡子?”徐达小心的试探道。
蓝玉也瞬间精神起来,急忙看向马皇后,等待她的回复。
对于豪门世家而言,嫡子的地位关系重大,那可是日后继承朱闲爵位的问题。
别看如今大家的地位相同,但是以后谁的孩子可以袭爵,那就等于名正言顺的正妻了。
“这个你们不必担心。”
马皇后语气淡然的说道:“陛下已经允诺,封朱闲一个国公之位,但是我在这里担保,除此以外,我还会给朱闲求一个国公!”
“这样一来,朱家便有两个公爵爵位,以后你们有了外孙,各自承袭一个就是。”
“陛下,您觉得呢?”
“啊?”
此话一出,没等朱元璋言语。
一旁的朱标等人,就满脸的难以置信了。
一门两国公!
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啊。
因为朱元璋对爵位把控严格,如今甚至在削弱勋贵的地位,不停地收回权力。
可以封朱闲一个国公之位,已经实属难得,何况是一门两国公!
这尤其给蓝玉带来巨大的冲击感。
他知道朱闲功绩甚伟,但是毕竟岁数在这摆着呢,如此年轻,如果给他的封赏太高,其他老牌勋贵们岂不会有非议?
所以在蓝玉的设想中,朱元璋权衡利弊以后,最多就是封朱闲侯爵之位。
侯爵,和自己一个水平,但是其年轻有为却是强过自己很多。
毕竟自己可是费尽千辛万苦,戎马半生,拿一身军伤才换来这侯爵之位的。
朱闲呢,如今还不到二十岁啊!
一个十几岁的双公爵!
此等成就,他实在是无话可说,在朱闲面前,自己这大半生的征战生涯,好像都成了个笑话似的。
变得不值一提!
索性就别拿出来丢人了!
就连徐达,在震撼过后,也不禁开始犹豫起来。
他原本就是国公,心里当然很清楚,其实每个被封的国公,不光是因为自己本人功劳颇大,更主要的是,每个人身后都代表着一支队伍。
比如李善长,就代表着淮西勋贵集团,封他为国公,也是安抚一众淮西勋贵。
像自己等武将,那每一个都曾统领千军,军中遍布门生故吏,属于朱元璋的核心老班底。
封赏为国公,可安国本!
和这些老勋贵们相比,一个出身平庸的少年,被朱元璋封为双国公,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已经远非功劳可以解释的了。
恐怕还是马皇后对于朱闲个人的感情,已经远超常人可以想象的地步。
若非如此,向来不会干朝的马皇后,绝不会一张嘴,就提出如此瞠目结舌的要求!
众人同时看向了朱元璋。
这话虽然是马皇后许多,但是说到底,后宫不许干政。
何况还是许出一个国公之位,非同小可。
现在马皇后虽然提了出来,但是决定权依然在朱元璋手里。
此刻,马皇后也看着朱元璋,正色道:“重八,朱闲光是献出千古奇制,就配的上一个公爵之位了,现在更是医好了我的顽疾,我的性命,值这一个国公之位吗?”
“我如果不给这孩子求点什么,此生都难以安宁。”
此话一出,几位重臣全部噤若寒蝉。
马皇后这是拿自己的性命,为朱闲求这个国公之位啊。
还是当着几位重臣的面。
如果其他人这样说,恐怕会有逼宫嫌疑,但马皇后向来贤惠,从不曾和朱元璋开口。
这是她打破先例第一次开口,却不知道朱元璋是否会应允?
而且前提是,大明建国以来,都未曾有几个国公啊,现在一门封两国公!
朱元璋会答应吗?
而此刻,朱元璋却是非常干脆的重重点头。
“皇后此言甚和我心!”
“咱原本就承诺,谁可以医好皇后的病,咱绝不吝啬爵位封赏。”
“朱闲原本就对大明有功,我大明自然不会亏待功臣,双国公之位,他当得起!”
“以后就如皇后所说,朱闲的两个国公之位,由徐氏和蓝氏所生的嫡子承袭。”
和蓝玉等人猜测的不同,朱元璋答应的非常情愿。
他甚至一眼可以看出蓝玉等人心中是何想法,但是却没揭穿。
只是心底发笑。
这几个老家伙,还真以为自己对封赏功臣很吝啬吗?
对,此前开国封赏国公时,自己的确不太情愿,但那是因为咱小气吗?还不是爵位一事兹事体大,必须慎重。
如果一些心术不正之人获封,反倒会动荡国之根本。
但朱闲是什么人?
至善至孝,才能过人,心地纯良。
这样的人有何不放心的?当然是要大大的封赏!
更主要的是,他和咱是一条心啊!
是个真正惦记咱的好孩子。
朱元璋此刻已经毫不怀疑,他即便挑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和朱闲之间的那份父子情也不会消散的!
如今对于朱元璋而言,朱闲好像真的是自己的亲儿子一般。
不,不是好像,就是亲儿子!
甚至比大部分儿子还要贴心。
其实在朱元璋心里,对比朱闲所献的那些奇制,他最难忘的,却是和朱闲一起在田间干活,吃饭,互怼嬉闹的生活场景。
对于一介帝王而言,这些场景并没有驰骋沙场,挥斥方遒般的豪情万丈,但却让他更加记忆深刻。
因为这戎马半生,不就是为了拥有在朱闲小院里那么轻松自在的生活吗?
在朱闲那,他感受到了真正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