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刘伯温:陛下,这北伐的计划是不是有人说的?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啊?”


    蓝玉闻言一怔,看了看徐达,心中顿时了然。


    看来,陛下还是看重徐达的,难道这次还是会任命徐达?


    一想到这,他只好退而求其次道:“那末将请命在魏国公帐下,做一副将。”


    副将虽然不比主将的功劳。


    但是没办法,徐达的地位毋庸置疑。


    是名副其实的武将第一人,自己也无法撼动,在他帐下做副将,也说得过去。


    此话一出,徐达却瞬间脸上一红。


    “怎么了?”


    蓝玉不明所以的问道。


    “我这回也不领兵。”徐达略显尴尬的说道。


    “不领兵?”


    这下不管是蓝玉,还是刘伯温等人都略显震惊,不过看见徐达那窘迫的脸色,也不好追问。


    只是此刻都泛起了小心思,难道,朱元璋还在介怀徐达上次的败绩?


    蓝玉犹豫了一瞬,旋即面色凝重的问道:“那圣上想任命谁做主将?”


    傅友德?汤和?


    他的脑海里划过一个个名字,这些全是明军里老一派的战将了。


    不管是谁,居然可以替代徐达的主将位置,怎么看都觉得很不寻常啊。


    那做主将之人,在归来以后,很有可能和徐达并驾齐驱。


    这证明明军高层将领的地位排序,极有可能要出现一次大变动。


    “咱打算任命,沐英,和燕王朱棣。”


    朱元璋轻笑着说道。


    “沐英和燕王?”


    听到这两个名字,不管是朱标蓝玉,还是李善长刘伯温,都同时傻眼了。


    怎么会是这两个人?


    沐英在明军一众将领中,不过是个后辈,而且他的军事才能和许多名将相比,并没有多么出众。


    从前也只是做个副将罢了。


    怎么如今还担任起北伐主将了?


    放着一众老将不用,任命一个后辈,属实让人想不明白。


    至于朱棣,就更别提了,他虽说自幼长在军中,但是从前也只是一个副将,跟着徐达和常遇春学习行军打仗。


    现在最多算刚刚出师吧。


    他都不如沐英呢!


    几人面面相觑,心里犯起了嘀咕。


    朱元璋这是想什么呢?


    要说这两个人有什么特别,那就是一个是皇帝儿子,一个是皇帝义子!


    难道就是这个原因?


    为了让这两人立下功绩?


    不应该啊,朱元璋向来看重军国大事,在这种事上应该不会偏私。


    “陛下,您要不再考虑考虑?沐英和燕王虽然是后辈翘楚,但是在战事上,毕竟没那么经验丰富啊。”


    蓝玉犹豫半晌,没忍住说了出来。


    “不必考虑了,咱自有打算!”


    但没想到,朱元璋却态度非常坚决,好像早就盘算好了,不容质疑反驳。


    “这……”


    李善长闻言,心中默叹一声,也没再言语。


    “但是……”


    蓝玉眉头紧锁,还想说些什么。


    要知道,北伐可是国之大事,即便不是为自身战绩考虑,也得顾全大局。


    他们如果输了,整个武将团体都会因此蒙羞。


    朱元璋此番决定,着实有些儿戏了。


    一旁的刘伯温沉思许久后,忽然试探的问道:“陛下,这两位人选是有人提出的吗?”


    “啊?”


    李善长闻言一怔,旋即回过神来。


    对,朱元璋做出决定前,一定会和自己等人商讨一二。


    从前的大战备战,都是这样的。


    但是这回他却这么坚决!


    难道是昨晚,他和朱闲商量过了?


    是朱闲说服了他,任命这二人?


    朱元璋轻笑着说道:“那你们就不用多问了,咱是得过高人指点的。”


    果然如此!


    看这样子,刘伯温和李善长对视一眼,同时恍然大悟。


    果然是朱闲!


    除了朱闲,朱元璋还会这么信服谁呢?一个晚上,就定下了两位主将人选。


    不过二人还是有些犹豫。


    朱闲在国策上,可以说举世无双,但是这战事和国策可不同。


    领兵打仗还是得看这些将领们。


    朱闲的决定,真的可行吗?


    朱元璋好像看出了他们的疑虑,开口说道:“好了,先听听咱昨晚制定的方略,首先便是锁定好目标,先是北元丞相……”


    随后,他便把昨晚朱闲制定的方略,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蓝玉等人也竖起耳朵听着。


    从前制定方略就是朱元璋先给出一个大纲,然后众人合意进行完善,但是这次……


    随着朱元璋徐徐说来,他们都无比震惊起来。


    因为此刻他们发现,朱元璋所说的方略,居然无比精细和完善。


    听着好像深思熟虑了很久,考虑到了各处细节。


    这套方略,堪称完美无瑕。


    他们想发表什么看法,但都发现,这套方略完全无懈可击,他们挑不出一点毛病。


    朱元璋全部讲完,旋即看向几人,轻笑道:“你们觉得如何呢?”


    汤和等人面面相觑,许久后,才由衷的叹服道:“陛下举世无双,这套方略简直是尽善尽美。”


    说话的同时,徐达等人心中都不禁嫉妒起朱棣和沐英来。


    凭借丰富的征战经验,他们一听这方略,就明白只要原原本本的执行这套方略,此战就能胜到一个夸张的地步。


    只要不是犯了蠢出天的错误,此战必定大捷!


    而这次北伐的功绩,也会归于这二人头上。


    一时间,他都不禁怀疑,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含有私心,想要培养后起之秀,让他们慢慢取代自己等老将?


    朱元璋则毫不意外的笑了笑。


    他们当然没有任何意见。


    就连自己在听完这套方略后,都无话可说,更别说他们。


    当即颔首说道:“好了,那就按制定的去办。”


    接着,他表情严肃的看向李善长说道:“李善长刘伯温,你二人安排户部,调集全国粮草,按照这套方略沿途布置,征调民夫,筹备此战所需的所有军械。”


    “遵旨!”


    刘伯温和李善长也神情严肃,立即领旨。


    这活儿他们熟,在造反起义时,他们就主要负责后方的后勤工作。


    “徐达,蓝玉!”


    “微臣在!”二人连忙应声。


    “你等凭咱的旨意,从各军挑选精锐人马,着重训练,明年北伐开拔前,必须有三万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