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此战大明胜,而且是大胜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这酒何止是珍贵,恐怕也就王公贵族……不,也就皇室才可以享用!


    这该列为贡酒啊!


    “呵呵,这也是偶然在番邦商人那儿买的。”


    朱闲轻笑道:“所以说,你们压根不用走南闯北,哪怕把这酒献给皇室,都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更别说,几个月后咱们的土豆就能收获。”


    “届时光凭封地和俸禄都可以,都一辈子吃穿不愁,干嘛要去那种苦寒之地受罪呢?”


    “你说对吧,爹?”


    “我儿言之有理,嗯,此酒是得进献皇室,日后非皇室不准饮用!”


    朱元璋马上无比认同的点头。


    此酒又是从番邦商人那买来的啊。


    这些番邦商人,都是各个国家而来的。


    来一趟跨越千里,沿途险象迭生,谁也说不准有没有下次。


    这些酒,很有可能就是绝品。


    当然得把这美酒珍藏起来,日后只有大捷,或者祭祖等重要场合,再拿出来享用!


    一旁的徐达则讪讪的垂下头,非皇室不准饮用……


    自己那还放着两箱呢,如果被发现,朱元璋还不得立马抢走?


    “呵呵,爹,你想通了就好,这几年里,都别再去北方了,咱家如果在那里有买卖,全部尽快转手。”


    朱闲见朱元璋这样保证,才放下心来。


    就是嘛,都要得爵位了,干嘛想不开挣那么点钱呢?


    又辛苦又危险的!


    好在便宜老爹虽然顽固,但也不傻,这下没有什么隐患了。


    “几年里都别去?”


    听到这话,朱元璋稍稍一怔。


    北伐也就明年罢了,而且迫于粮草压力,一定不会久战,怎么朱闲说,北方近几年里都别去呢?


    这是什么意思?


    “你是说……此战朝廷赢面不大,会出现僵局,甚至反扑?”


    朱元璋眉头一皱,如果能赢的话,那北方必定会一片安宁,哪会动乱几年呢?


    “不,此战是我大明胜,还是大胜!有陛下制定的精妙方略,北元压根没有挣扎的余地。”


    朱闲颇为感叹的说道。


    有一说一,这朱元璋的确是个军事天才。


    他一生征战无数,胜多负少,在问鼎大明以来,总共发起过八次北伐。


    其中居然只失败了一次,其余的全是大获全胜。


    并且每次,都是他亲自制定的方略。


    这次北伐,朱元璋更是在深思熟虑后,没有任徐达为主将,而是选了西平侯沐英,带领陕西明军辅助朱棣为主将,打败北元大军。


    “这……上次不也是陛下制定的方略吗,照样输了,这回怎么就大捷了呢?”


    朱元璋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摸了摸鼻子说道。


    毕竟战事风云变幻,不光考验方略精深,主将水平,全军士气,后勤储备,更主要的……还有运气!


    就好比开创东汉的刘秀,逆天的运气,简直怎么打都能赢。


    所以这回,朱元璋心里也不确定,此战究竟会胜会负。


    “上次只是意外罢了,岭北之战时大明初定,北元虽然狼狈溃逃,但其实军队兵马不少,尚有一战之力,而徐达冒进追击,偏离了陛下制定的方略,这才输的。”


    朱闲遗憾的说道,徐达也算当世名将,可惜老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若非他孤军深入,此战必定大捷。


    那一战属实是可惜。


    此话一出,徐达却瞬间老脸通红,垂头不语。


    “战场上瞬息万变,也不全怪徐达。”


    朱元璋微微摇头,但心里始终有些不满,轻瞥了徐达一眼,却没再多言。


    毕竟这是陪自己打天下的名将,在此战之前,也建功无数,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磨灭他所有的功绩。


    那并非御下之道。


    听到这话,徐达面带感激的看向朱元璋,并没有说话。


    属实是没脸说了。


    只能暗自立誓,如果朱元璋下次还任用自己,自己必须要打出一场漂亮仗!让世人看看!


    “上次就不提了,咱就是有些好奇,你为何会如此确定此战大捷?”


    朱元璋心里仍然难以确定,他早就想好了,此战不任用徐达。


    但是如今,他连任命哪个将领,都还没主意,朱闲怎么就如此笃定的?


    “形势不一样了啊!”


    朱闲认真的说道:“如今,大明已定十几年,国力也远超当时,而且当今圣上善于吸取教训,他绝不会在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他会把上次的教训当做警钟,所以这回,他一定会选一个非常可靠的人,在能力上或许不如徐达,可是方略执行上,一定会原原本本,不出差错。”


    “强盛的国力,加上陛下方略的绝对执行,就北元那帮乌合之众,完全无力抵挡。”


    “说得对……”


    朱元璋闻言,有些奇怪,又颇为欣赏的看向朱闲。


    奇怪的是,朱闲从未见过自己,为何如此了解自己的?


    对!


    朱元璋毫不谦虚的说,他的确善于吸取教训,回看以往,他并非没有犯过错,凡是每次犯错后,他都会深刻反省,及时改正,绝不再犯。


    那可是争霸天下,容错率极低,每一次犯错,都有可能满盘皆输,功亏一篑。


    所以朱元璋向来无比谨慎。


    他欣赏朱闲的原因也在此。


    这臭小子是真的了解自己。


    若非自己这么小心谨慎,也难以创下王图霸业!


    “但是既然会大捷,你为何还说北方近几年会动乱呢?难不成,陛下会把这一战拖得很久?”


    朱元璋马上追问。


    按他的意思,这一战当然得速战速决。


    毕竟拖久了,财政和后勤的压力都很大,还是很伤大明国力的。


    “这是上面的事,你操什么心,和咱们又没关系。”


    朱闲嫌弃的摇了摇头,这便宜老爹还上劲了。


    你就是跑个生意罢了,至于把皇帝的方略都追问清楚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北元间谍呢。


    正常人哪会这么在意这些!


    “有关系啊!儿子,你想想,这时间要是拖久了,朝廷必定财政吃紧,如此一来,皇帝不得增加赋税啊?届时咱们不就难过了吗?”


    “再者说,你老爹还能干吃饭不动弹吗?生意自然还是得做的!”


    朱元璋却非常认真的说道,好像那税马上要增到他头上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