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陛下给天下人保管金银,还要支付给他们利息?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她无奈摇头,但还是好言劝道:“闲儿,你爹岁数大了,你将就他一下,如果有办法就告诉他吧。”


    朱闲这下彻底无奈了,这位小娘对他的关心,他是可以感觉到真心的。


    现在都这样说了,他也不好拒绝。


    他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那我只说一遍啊,不要再缠着我了!”


    “好好好!”


    朱元璋瞬间精神了起来,连忙竖起耳朵,凝神静听。


    “这个宝钞,原本是个好东西,但问题出在陛下有不限量印钞的权力,这才会出现乱象。”朱闲说道:“既然这样,那就限制一下这个权力不就好了。”


    “限制陛下的权力?”


    朱元璋闻言,微微皱眉,和马皇后四目相对,有些许犹豫。


    从古至今,皇帝都是拼命把所有权力攥在手里,哪里有过放权的?


    “这是最好的办法。”


    朱闲摸了摸鼻子:“只要改变一下那个宝钞提举司,让它变成银行……”


    “等一下,银行又是什么东西?”


    这时,朱元璋立马疑惑的问道,银行这个职务,可从未听说过啊。


    “银行,就是天下人都可以来这储蓄金银,然后下发大明宝钞,手持大明宝钞,所有人都可以来兑换金银。”


    “同时,印刷发行大明宝钞也不准那么随意,而是要按照银行里储蓄的金银决定。”


    “金银的数量,决定宝钞发行的数量,这样一来,自然可以保证宝钞没有滥发,并且还能发挥宝钞便于携带的优势。”


    “这个主意好啊!”


    听完这话,朱元璋顿时眼前一亮,拍案而起。


    他马上就想到了银行的关节。


    这的确是个绝佳的办法,这样一来,那发行的宝钞自然能得到合理的控制,从而拥有和金银相同的权力!


    “那你说开办银行,收多少保管费比较合适啊?”


    朱元璋又追问了一句,自己给所有人保管金银,让他们能够随意兑换,那可不是一笔小开销,自然要收取保管费了!


    否则,这个银行也难以运行啊。


    “保管费?”


    没想到,朱闲闻言,却露出一个有些古怪的微笑,继而说道:“不要什么保管费,相反的,银行应该给来存金银的人支付利息才可以。”


    “咱……陛下给天下人保管金银,还要支付给他们利息?凭什么!”


    朱元璋闻言一瞪眼,自己为了黎民百姓,大费人力物力,居然还要支付利息,求他们来存金银。


    这是什么道理?


    “呵呵,你要明白,金银也是钱啊……”


    朱闲则轻笑着玩说道:“那么多银子,整日放在那里,大部分可是许久不会被兑换,你认为,就把它们放在那里落灰不成?”


    “这……你的意思是?”


    听到这话,朱元璋瞬间一怔,旋即他就反应了过来,略显震惊的看向了朱闲:“你是说,要把人家的钱,拿走放在自己的口袋?”


    那咱不成了贼匪了吗?


    “谁说让自己用了?这钱当然不能贪啊!”


    朱闲恨铁不成钢的翻了个白眼,这便宜老爹还是生意人呢,怎么脑筋如此死板,竟然连钱生钱的道理都不懂。


    只会联想到邪门歪道上去,真是离谱!


    还得自己又解释一番。


    “自然是要把那些钱拿去做生意啊,如今最赚钱的生意,可全在朝廷手里握着呢,朝廷把这些银子交给皇商,让他们去制铁可不可以?让他们开盐行行不行?这两个生意哪有亏的!”


    “银行这就是拿别人的钱去挣钱了,这样等赚到钱以后,银行自然是要算上利息,还给百姓了!”


    “这样一来,大家才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而不是埋在地窖里,朝廷也就有充足的银钱拿去做生意……如此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朱元璋起先听着,还有些疑惑,但是听到后面,却是激动了起来。


    “对对,这样的确可行!”


    这个银行一旦建立,那首先宝钞泛滥的问题,就可以彻底解决。


    其次,自己还有了做买卖的本金!


    说起来,也许有人不信,皇帝还缺本金?


    事实上,大明朝的确是有点穷的。


    洪武年间,百姓刚经历完战乱祸事,有的地方甚至寥无人烟,需要从别的地方迁人过去。


    而且还得接着发兵草原,给镇守边陲的九王提供粮草后勤。


    最后能到朱元璋手上的钱,已经是大打折扣。


    当然在后面稳定下来以后,皇帝依然收不到钱,就是后话了。


    起码如今朱元璋是真的口袋空空,否则也不至于硬着头皮,大肆的印刷大明宝钞。


    现在有了这笔银行的本钱,朱元璋的财政,就可以大大宽裕了。


    这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妙计啊!


    “此等妙计,你是如何想到的?”


    朱元璋满眼赞叹的看着朱闲,实在是想不通,朱闲这脑袋是如何长的。


    竟然还真的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妙计来。


    这银行简直是一个世间仅有的想法啊。


    起码他能肯定,如果让自己那些大臣去想,他们就是想破头也不可能想得出来。


    大家都是人,怎么就天差地别呢?


    朱元璋心底一阵感慨。


    “好了,别高兴的太早,开办银行也并非没有缺陷。”朱闲略显无奈的说道。


    这便宜老爹又代入进去了,听到点新鲜的东西,就激动不已。


    朱闲都不敢和他讲更深层次的金融杠杆了,不然这老爷子不得激动地晕过去?


    “如此完美的银行,竟然还有缺陷?”


    朱元璋闻言,不可思议的问道。


    “呵呵,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朱闲苦笑着摇了摇头:“银行虽然可以解决大明宝钞滥发的情况,但其本质还是等同于借用百姓的钱,给皇帝生利,如果发生什么意外,百姓突然挤兑,但银行又没兑换出来,届时必定会出大事。”


    “市场紊乱崩盘就不说了,朝廷的威望,必定会遭遇沉重的打击。”


    银行最怕什么?


    当然是挤兑!


    在金融危机时,真正由于投资亏本而倾覆的危机并不多,更多的是由于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导致储户对银行失去信心,一窝蜂的去挤兑。


    然后硬生生的挤兑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