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程朱理学不可取,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徐达从小就给子女们请了大儒授课,就连皇室子孙的先生,当世第一大儒宋濂,都给徐家子女授过课。


    徐妙锦自幼受这些学问的熏陶,也颇有所得,如果她不是女儿身,仅凭自己,也能轻而易举的拿个举子身份。


    直白点说,就是想体验到真理,就得消除人的私欲。


    别看只有短短六个字,但要不是非常了解程朱理学,可是无法概括的。


    她万万没想到,朱闲不光在权谋术上超群绝伦,在这些学问上竟也有这么高深的造诣!


    她当即惊奇不已的看向朱闲。


    她早就听闻,朱闲在治国上,有出神入化的本事。


    但是治国和学问可不是一回事啊。


    第一种是谋臣,第二种,则是当世大儒啊。


    这程朱理学是要日日钻研的,根本做不得假。


    朱闲的这一面,怕是自己的父亲都不知晓。


    “呵呵,还好。”


    朱闲耸了耸肩,此话的确精深,因为这可是后世无数学者概括而出的,这才能流传千古。


    “那请问朱兄,这存天理灭人欲是有何问题吗?”


    徐妙锦愈发疑惑了,此话更是圣人之言,从古至今那些圣人,不全是私欲淡泊之人吗?


    “不光有问题,还是大问题!”


    朱闲认真的说道:“要知道,欲望是人的天性使然,怎能一味抑制?如果人没有欲望,还怎么叫人?如果真按照这样的规矩去教人,只会教出一个满口空话的假人罢了。”


    程朱理学的危害的确很大,这门学问最大的弊病就是假大空,压根不教导做实事的办法。


    就好比年轻人去问富豪,究竟该怎样变有钱?


    富商和你说什么人生观、价值观,但就是不和你说,他究竟是用了怎样的手段得来的第一桶金!


    程朱理学的缺点就是虚空。


    最终朝堂上下的读书人,全在八股文章上演戏法,而大多数天资一般,看不出其中微妙之人,更是会变成酸儒书呆子。


    “但是……”


    徐妙锦红唇微张,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居然无言以对了。


    这存天理灭人欲,听着的确像那么回事。


    但是经过朱闲这么一说,她就惊觉,程朱理学完全是违背人性的。


    这门学问听着很美好,但压根没什么实操啊!


    “不按照程朱理学来,又该如何呢?”


    徐妙锦眼中满是迷茫,程朱理学这套教导人变成圣人的体系,已经构建的非常完整。


    如果说它不行,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啊。


    紧接着她看向朱闲,试探的问道:“朱兄可有解决程朱理学弊病的办法?”


    朱闲闻言摇了摇头:“程朱理学已经太庞大了,与其解决,倒不如另立学派。”


    “什么?这也太……”


    徐妙锦瞬间无言以对了。


    这可以另立学派的人,可全是当世的大儒。


    就好比那程颐、朱熹、程颢,就是创建程朱学派之人,至今都被天下读书人奉为圣贤,甚至朱熹都和孟子等人并肩,称为朱子!


    但是这位十几岁的少年,竟然想着另立学派?


    徐妙锦满眼震惊的看着朱闲,万万没想到,朱闲竟然会想到这里!


    而且她明白,以这位少年能想出千古奇制的胸怀智谋,说出这话,可绝非是轻狂之言。


    怕是他心里真的有所盘算了。


    想到这里,徐妙锦看向朱闲的眼神,都不禁敬畏起来。


    如果朱闲真能办到,那即便是不入仕,也照样可以流芳千年,成为被天下读书人顶礼膜拜的一代文宗了啊!


    “朱兄,你可有什么想法?”


    徐妙锦呆滞的咽下一口口水问道,她原本只是想来随便聊聊的,但万万没想到,居然能听到朱闲的这般志向!


    一时间,她都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了,此刻只想听朱闲继续说下去。


    这说不定,就是会惊动无数读书人的爆炸消息啊!


    而朱闲却轻笑着说道:“我的想法只有八个字,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圣人是做出来的,并非空想出来的,想要成为圣人,就要明白世间万物的道理,这道理如何明白?”


    “朱熹说,灭掉人欲者就可以领悟,但我认为,必须得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从中得知真理,才算是明白。”


    “这样一来,可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人当然不会是酸儒腐儒,而是经世能臣!”


    实际上,此事到了明中期,便有人去做了。


    那人,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年轻时就立志要成为圣人,也本本分分的按照朱熹所说的办法去做。


    但是做了半天,发现徒劳无功。


    后来他开始自己去探索,他打过仗、讲过学、走遍天下各处,经历了无数起伏,才大彻大悟,想要成为圣人,不是靠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


    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实事,从实践中领悟真理才可以。


    这门学问,便是流传千古的阳明心学。


    这份影响力甚至延续到现代。


    阳明心学的传人也数不胜数,不过……现在这阳明心学却是从朱闲嘴里,早早问世。


    “这……这门学问可有名字?”


    徐妙锦听完这番话,已经激动地无法言表。


    如此全新的论调,和之前各大儒家学派的说教截然不同,丝毫没有假大空,直接脚踏实地的教你怎样做事。


    这让她颇为耳目一新。


    她心中暗道,这门学问一旦问世,怕是会对程朱理学,瞬间形成非常恐怖的冲击感!


    “这门学问,本质是从心底的认知来衡量万物,我就称呼它为心学。”


    朱闲看见这美女目瞪口呆的模样,也不禁有些感慨,什么头发长见识短。


    看看人家,肤白貌美,但是在学问上还挺有造诣。


    这是听懂自己说什么了。


    “心学……”


    徐妙锦反复呢喃,突然,一双美眸忽而亮起:“这名字太好了,朱兄,听你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徐妙锦这是发自内心所说。


    因为她明白,这门学问,完全可以弥补程朱理学的弊病。


    一旦流传,必定惊世!


    但是朱闲才多大?


    居然真的在儒学上,开天辟地,自成一派。


    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