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我夸徐达,叔父你激动什么?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那就行。”


    朱闲这才放下心来,继而又好奇的问道:“对了,其实我爹一直没说他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要不叔父讲讲?”


    “这……”


    听到这话,徐达一头冷汗,妈的,朱元璋都没下定论的事,让我怎么讲?


    万一没讲好,朱元璋岂不是龙颜大怒?


    他可是了解,朱元璋有多么重视朱闲,那是丝毫风声不准泄露,甚至亲自编造假身份,如果在自己这暴露了,朱元璋还不得骂死自己?


    于是他支支吾吾的答道:“其实,就是领着伙计们到处收货,再倒卖,挣些小差价……”


    “挣差价?”


    朱闲顿了一下,试探的问道:“那你们,没有倒卖什么不该卖的货物吧?”


    “啊?”


    徐达一怔。


    “比方说,盐。”


    朱闲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在古代,盐铁可是官营,有丰厚的利润,谁碰谁死。


    但也不乏有些为了利润,铤而走险之人。


    好比前朝的张士诚,就是出了名的私盐贩子。


    如果没被抓住还好,一旦被逮到,可就要凉透了,动辄灭其满门。


    毕竟这是朝廷非常重要的进项之一,你敢掺和,不是和皇帝抢饭吃吗?


    让你死字都不知道怎么写。


    朱闲就一直害怕,那便宜老爹可别做什么掉脑袋的事,来自现代的产品自己有的是,还差那仨瓜俩枣吗?


    “那肯定没有!”


    徐达闻言,立马否认,当然不能让朱闲以为自己是什么乱纪之人,否则结亲的事可如何是好?


    “好大侄,你看我这么老实本分,像是盐贩子吗?”


    “那就行。”


    朱闲微微颔首,看这位便宜叔父,手上长满了老茧,衣服虽然整洁,但和豪华也不沾边,应该不是什么不法之徒。


    “叔父啊,挣钱有道,可千万别做糊涂事啊。”


    朱闲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额,这是自然,自然。”


    徐达只觉得哭笑不得,正常来讲,这种话不都是自己交代子侄后辈的吗,怎么在这还反过来了?


    这孩子有些过分早熟了吧?


    不过转而一想,如果不是这么早熟,他恐怕也不会这么优秀。


    “对了,侄子,我听你爹说,你不怎么喜欢做官?你究竟是什么想法?”


    徐达略感欣慰后,试探的问道。


    “没什么想法。”


    朱闲随意的说道:“就是觉得风险太大了。”


    “风险?”


    徐达一怔。


    “对啊,从古至今,有几个开国功臣有好下场?本朝亦是如此,等着瞧吧,用不了几年,所有的开国功臣都会大变天,所以叔父你最好也别和官场中人有任何牵连。”


    朱闲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省的这位便宜叔父眼界短浅,去巴结什么官员,让自己家也受其牵连。


    “什么?”


    徐达瞬间一惊,寻常百姓,可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然不予理会。


    但他可不是寻常人。


    这几年里,他能明显的感知到,自己等开国功臣的处境,是越来越危险了。


    不说别的,就好比胡惟庸,在起义之时,也是立过汗马功劳的。


    但是如今呢?


    说下狱就下狱,朱元璋是丝毫不念旧情啊。


    即便是自己,其实现在也是被束之高阁,平日就做些训练军队的活,但如果说调动,那是调一下都不可以。


    甚至自己如今的权力,都不如争夺天下时有力。


    所以自己每日谨小慎微,生怕出差错。


    这个朱闲的眼光,的确是很长远!


    居然一语道出了自己最忧虑的地方。


    “那你认为,现在这些功勋之臣,都会有怎样的下场?”徐达立马问道。


    “倒也不会全军覆没,毕竟得有几个带兵的,不然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呢?”朱闲随意道:“好比说蓝玉、徐达等人,和皇帝情谊匪浅,忠心不二,不会有什么危险。”


    他一听朱闲居然提起自己的名字,瞬间心头一动,接着佯装无事道:“那蓝玉是太子的舅父,当然没有危险,但徐达的威望极高,这点情谊怕是不够看吧?”


    “这就是你想多了。”


    朱闲摇了摇头:“徐达虽然威望极高,但其能力和人品真的挺不错,他领兵作战几乎战无不捷,在历朝的名将之中,也算位列前十,更主要的是,其性格谨慎,一向不乱参与朝政。”


    “咳咳,这有点说过头了吧,哪有这么好?”


    徐达一听这话,瞬间老脸一红,谦虚的笑道。


    “什么过不过头的?”


    朱闲狐疑的打量了他一眼。


    自己夸赞的是徐达,关他什么事?


    他还在这脸红起来了?


    朱闲当即继续说道:“徐达的性情,和唐朝郭子兴可有一拼,别看他地位崇高,但极其谨慎,丝毫不会引起猜忌。”


    “其看似粗犷,但是做事很有章法,身处漩涡中心,却稳如老狗。”


    “此等手段,可比刘伯温装聋作哑的做法更高明!”


    知己啊!


    徐达听完这番话,恨不得拍手叫好,看向朱闲的眼神就像是看到知己了似的。


    看看,什么叫眼光!


    那群酸文人整天说自己是个莽夫,不懂朝政,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如果不这样行事,怕是早被朱元璋猜忌几百回了。


    而自己心里的榜样,正是那唐朝的郭子仪!


    身处高位却不被猜忌,这才是武将出神入化的境界。


    这些心里话,自己从未和外人谈及。


    没有想到,居然被一个素未谋面的少年,一语道明!


    朱闲可是眼光犀利之人,他都这样评价自己,足以证明,自己的做法堪称完美!


    这让徐达都不禁自得起来。


    这等千古奇才,都称赞自己是历朝以来位列前十的名将,这是多么有含金量的评价啊!


    更主要的是,他这么看好自己,那结亲之事,有很大的概率能成啊!


    “叔父怎么这个表情,难道你很崇敬徐达将军?”


    朱闲满脸狐疑的看着徐达,自己夸赞的是大将军,他面红耳赤什么。


    和那便宜老爹一样。


    自己夸赞朱元璋,他就跟着瞎激动。


    难怪是结拜兄弟。


    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呵呵,还好还好。”


    徐达讪讪一笑,哪有自己吹说自己的,于是含糊着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