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妙锦,你不好奇你的未来夫婿是谁?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要知道,徐家如今的声势,已经到达了顶峰,即便再去和什么贵族联姻,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是和朱闲结亲就不同了。


    那可是雪中送炭!


    徐达虽然读书不多,但是盛极必衰的道理,他也是懂得的。


    尤其是现在,形势愈发紧张,因为胡惟庸,被株连的功臣一大串,以往的功劳没有丝毫用处,甚至祸连全家。


    虽说没牵扯到自己,但是徐达难免觉得兔死狐悲。


    这么多年,他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避免发生这种惨状,但是思前想后,都没什么好办法。


    从古至今,像他们这种功臣之家,哪有长盛不衰的?


    在自己死后,徐家最好的结果,恐怕就是被当成吉祥物一样,束之高阁。


    这时,朱闲出现了,完美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啊!


    以他的才能,一定能给徐家谋个好出路。


    日后,自己的女儿必须要和朱闲琴瑟和鸣才可以!


    对了。


    女儿!


    “来人,把二小姐叫过来!”


    徐达一拍大腿,激动之余才想起,成亲这么大的事,好歹得通知一下出嫁的女儿啊。


    可得叮嘱她成亲以后,务必要好好侍奉朱闲。


    至于女儿同不同意这桩婚事,徐达压根没有考虑。


    千金大小姐抵死抗婚这种故事,只会出现在话本小说里。


    在真正的豪门大院里,家主的话就是天,不管你有多么受宠,在家族大事上也没有选择的权力。


    不一会儿,徐妙锦便来了。


    她看着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长相却是柔美娇艳,身姿婀娜修长,气质十分的淡雅。


    此刻正款款行礼道:“女儿见过父亲。”


    “好好。”


    徐达看着徐妙锦,满意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徐妙锦算是他最宠爱的女儿了,他是个泥腿子,所以自幼就培养女儿们学习礼仪和琴棋书画。


    不管去到谁家,都能将家族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条。


    最主要的是,外貌还是绝佳。


    京城中无数达官贵子,上门求亲,徐达都没舍得让徐妙锦出嫁。


    “妙锦,你今年十六,也该出嫁了,方才,陛下可是亲自来和我说,给你寻了门好亲事。”徐达一脸笑意的说道。


    “陛下?陛下亲临家中了?”


    徐妙锦闻言,顿时面露惊讶。


    作为豪门贵女,她丝毫不意外,自己将来会在父母之命下成婚。


    但是她属实没有想到。


    竟然是陛下亲临徐府,介绍的婚事。


    即便朱元璋再怎么看重徐达,此等举动,也有些过分亲热了。


    “父亲,这陛下亲自指婚,也不一定是好事啊。”


    徐妙锦眉头轻皱着说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现在徐家,可以说封无可封,陛下亲自莅临,却让她觉得有些不安。


    “呵呵,你这孩子,少操心这些事情,你就不好奇你的夫婿是何人吗?”


    徐达闻言,哭笑不得的说道。


    其实他很满意这个女儿。


    因为徐妙锦不仅才貌双全,其在政治上的敏锐度,甚至比一些大臣都强。


    但是如今也不知道算不算敏锐过头了。


    一个女孩子,竟然连最该关心的问题都没问。


    按理来说,她不应该俏脸微红的询问,自己夫婿是谁吗?


    “呵呵,女儿的婚事,当然该由父母做主,女儿没什么好问的。”


    徐妙锦随意的说道。


    她对自己的婚事早有预料,无非是与哪家贵子联姻。


    可以被陛下和徐家选中,想来不是什么寻常公子哥,身份显赫就不必说了,个人能力应该也很出众,将来必定会继承家主之位。


    在普通女子看来,这种都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夫婿,但是徐妙锦却因其眼界,只会对这种人赞赏一句,仅此而已。


    有言道未来可期,但更多的还是平平无奇。


    大不了就是平淡的度过一生。


    没什么好期待的。


    这便是徐妙锦的心里话。


    “哈哈,这位可不是普通的公子哥,你猜猜,他是谁家的?”


    徐妙锦看见父亲神神秘秘的样子,顿时明白,父亲怕是很看好这位少年郎,才会这么有兴致的和自己调笑。


    于是她笑着摇了摇头,也没有扫兴,直接说道:“不是普通的公子哥,难道,是韩国公的三公子?”


    李善长的三儿子在外有些才名,他还是文臣之首,和自己家算是门当户对。


    “呵呵,不是。”


    徐达不屑一顾的笑道:“李家那三儿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念过几年书就会酸学问,也不见他有什么真本事,和你那夫婿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嗯?”


    听到父亲居然这么大口气,徐妙锦不禁好奇起来。


    自己那未来夫婿竟有此等才能?


    她思索良久后,说道:“那难道是诚意伯家的儿子?”


    刘伯温是公认的大明第一谋臣。


    在他的教导下,他家几个儿子也都才学出众,在这一方面,可是强出李善长家不少。


    刘伯温的爵位虽然低了一些,但那是他自找的,真论功行赏的话,他完全能和李善长并列。


    所以,他这个伯爵,并不能用寻常标准衡量。


    别看朱元璋现在对他有点意见,但真有大事发生,还是得参考刘伯温的意见。


    “诚意伯?”


    徐达闻言,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在你的夫婿出现以前,陛下还倚重他几分,但是现在的话……恐怕他就是立刻告老还乡,陛下都会同意的。”


    “哦?”


    徐妙锦听到这话,震惊的美眸微睁。


    其实刘伯温一直想远离朝堂,这一点满朝文武都心照不宣,朱元璋之所以一直没有放人,就是因为舍不得他这身才学。


    所以虽然对他有些气恼,却不得不留下他。


    现如今,听父亲这话,岂不是说……自己这位夫婿的才能,是完胜刘伯温的?


    甚至能完全取代,刘伯温在朝堂上的作用?


    但是刘伯温可是大明第一奇才啊!


    取代他?


    这怎么可能?


    朝堂上下,谁家能出这样的少年英才?


    如果有的话,早就才名远扬了!


    “父亲,你别卖关子了,这究竟是谁家的公子?”徐妙锦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