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儿啊,你真不打算入仕?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李善长欲哭无泪。


    “对啊老李,你有什么办法吗?”


    而经朱闲这么一问,朱元璋也忽然想起,这里还有另一个丞相呢!


    从前,自己都是首先听听李善长看法的。


    他也很擅长为自己献计,自己能一统江山,刘伯温、李善长等谋臣,也功不可没。


    而且……


    他也想知道,李善长自己身为丞相,在废除丞相制上,会不会为自己出谋划策。


    看着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眼神,李善长憋的老脸涨红,额间布满冷汗。


    “这……”


    我哪里有什么办法啊!


    这个问题,原本就是一个无解之题!


    那么多雄韬伟略的帝王都解决不了!


    我特么如何解决?


    这就好比有把刀悬在你头上,还满眼清澈的问你,你对怎么死,有何看法?我的看法是我不想死!


    但是也没法不答。


    朱元璋还在这看着呢。


    “我……依我看……”


    李善长脑子飞快运转,无比艰难的说道:“此事急不得,丞相所传千年且权柄颇大,不能骤然废除,不如慢慢分权,先设立几个别的职位呢?”


    朱元璋闻言,沉思片刻,突然道:“可是分权有个弊端,就是怕弄巧成拙,出现叠床架屋的情况啊。”


    “……”


    李善长瞬间无言以对了。


    这话也没错,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不就是因为制定这种结构,冗官繁多吗。


    “难道此题真的无解吗?”


    朱元璋沉声道。


    “老爷也不用太着急,此事也不急于一时。”


    李善长心里长舒一口气。


    这一关,总算蒙混过去了。


    更主要的是,朱元璋好像也意识到了此事艰难,随后这小子再添几句,此事说不定会暂时搁置。


    他绝不相信朱闲能想出什么好法子。


    此子虽然不凡,可是面对这道千古难题,他也一定束手无策。


    于是他转身对朱闲说道:“少爷,还是你说吧。”


    “说什么?”朱闲问。


    “劝劝老爷,别为了这事烦忧啊。”


    “有什么好劝的,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朱闲随意的说道。


    “什么?很……很好解决?”


    朱元璋惊讶到差点蹦起来。


    面前这个少年,竟然有办法解决这道难题?即便他城府深沉,此刻都按捺不住了。


    “嗯……”


    朱闲有点无奈,这便宜爹这么关心国事干嘛?


    和他又没半毛钱关系。


    “少爷此话当真?”


    李善长狐疑道。


    他可不信,面前的少年有这份本事。


    不过依然有点紧张,万一这小子真的逆天呢。


    “其实丞相制的核心问题,就是大权掌控在一人手中,但是,要是将权力分散掉呢?”朱闲说道。


    “那不和老李说的一样吗?”朱元璋反问。


    同时心里有些失望,少年终究是少年,即使有点见识,也不够成熟。


    而朱闲却悠然说道:“呵呵,我说的是分散权力,并不是说,分散给别的大臣啊。”


    “那分给谁呢?皇帝?”


    朱元璋和李善长二人同时面露疑惑。


    若是权力归于皇帝,那和之前又有什么区别,最后的结果,还是皇帝扛下一切……政务也会怠慢处理。


    “不!”朱闲语气坚定:“废丞相制,建立内阁!”


    “内阁?”


    朱元璋二人仍然不解,他们也算博学广闻了,但从未听说过这个词汇。


    “正是,丞相之所以权柄颇大,是因为掌握决策权,但是内阁制度,可以由几个人组成,不需要太高的官阶,可是有直接向圣上进谏的权力。”


    “所有政事,在内阁商讨后得出建议,再呈给圣上决策!”


    “圣上若是不满,就打回去让内阁重做即可,直到符合圣上的心意为止。”


    “这样的话,内阁就是个没有实权,只需干活的组织!”


    “而丞相的职责,内阁也完全能够取缔!”


    朱闲正色道。


    内阁制,可以说是一招天才妙计,能够完美解决皇权和相权之争。


    既能消除权臣弄政的隐患,还能维持朝堂的正常运转。


    同时,内阁永远无法威胁到皇权。


    因为其不具备决策权!


    其实内阁制还有一个补充的点,就是意味着皇帝决策权的批红权,不过现在连内阁制都没成型呢,朱闲也懒得说那么多。


    自己就是个种地的小老百姓,朝堂之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另外,朱闲有些狐疑的发现,自己说完这番话后,那便宜老爹顿时有些奇怪。


    整个人好像僵住了一般!


    手里紧握着茶杯,恨不得捏碎了似的,脸色也在不停变换,心里好像翻腾着巨大的震撼。


    至于吗?


    这古代人就是见识短!


    实际上,此刻的朱元璋何止是震撼。


    心中简直是惊涛骇浪!


    因为他秒懂,这个法子,真的能行!


    并且这不光是一个粗糙的构想,而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神谋妙计!


    就连他,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只需要废除掉胡惟庸,就能立刻执行!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过随便出行一趟,居然遇到此等大才!


    朱元璋腾的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好啊,好!上天给大明降下此等天才,简直是天佑大明啊!”


    一旁的李善长心中悲叹。


    服了……这下他真服了。


    他没想到,这个少年竟然真的能说出了解决之法。


    他自诩自己见识广博,此刻在这少年面前,竟然显得如此浅薄。


    不过他也不觉得羞愧。


    因为千百年来,都没有人想出过解决之法,这并非自己无能,而是此题属实难解。


    至于面前的朱闲……只能说他有天纵之资了。


    这一时间,他看向朱闲的眼神,已经满是敬意。


    因为他明白,此子再也不是自己能随意摆弄的少年了。


    朱闲,已经得到了圣心。


    以朱元璋爱才的性格,此子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将来必定会在朝堂上有一方天地!


    朱闲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自己这便宜老爹,是不是太激动了些?


    而且这口气挺大啊。


    乍一听,以为他是朱元璋呢!


    “儿啊,你真的不打算入仕吗?”


    朱元璋满眼放光的盯着朱闲。


    此等大才,窝在家里种地,属实可惜!


    他必须得用,还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