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读书

作品:《快穿:我要当绝嗣大佬独生女

    借着百川商行遍布全国各府州的商铺,“锦萱阁”的名声很快便辐射到了全国各地,引得无数富家女子翘首以盼。


    而身为幕后老板的林如萱手里,也渐渐有了可观的积蓄。这都要多谢徐行坦诚,一点没拖延克扣,把利润都给了林如萱。


    当然,林如萱知道这是因为她爹林冬凌。


    尽管从未在她眼前出现,但他一直在默默庇护她。林如萱能从地图上看到他时而出现在她身边的光点。


    因此,尽管是系统加诸的血缘关系,林如萱仍旧在心里真心将林冬凌视为父亲。


    只在心中保留一分警惕。


    只要未来父亲不害她,她一定好好孝顺他。


    有了钱后,林如萱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到徐行,想买下她们现在住着的这座小院。


    “徐当家,今日前来,是想正式向您买下我们现在住着的那座小院。”


    虽然她知道这房子是她爹林冬凌的,但还是要装不知。既如此,一般人有钱了,肯定是要自己买房的。


    徐行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只觉她实在太像公子爷了。不过半年时间,就轻意打入贵人后宅,使他们的人能趁机接触到各家夫人小姐,监控政敌,探查情报。


    当然这些事他是不会告诉小姐的,甚至也不让她知道自己才是百川商行的少东家。


    公子说了,要保护小姐无忧无虑的生活成长。百川商行家大业大,容易被人盯上,所以明面上也不能与小姐有关,免得将来有个万一拖累她。


    “徐当家?”林如萱见他对着自己发呆,又唤了一声:“那院子,若您不愿出售,我就另寻他处……”


    “别别别!”徐行赶紧道:“那院子本就不值什么钱,你如今是百川商行的大功臣,我送你便是。”


    “那可不行。”林如萱连忙摆手:“亲兄弟明算账,徐当家已经帮我甚多。这钱,您务必收下。这院子,我想凭自己的本事买下来。”


    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徐行看了片刻,便笑了:“好,既然你坚持,我便却之不恭了。回头我让管家把地契给你送过去。”


    “多谢徐当家。”


    买下小院后,林如萱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大哥刘远和小弟李山叫到了跟前。


    “大哥,小山,我已经打听好了,附近最好的‘明德书院’下个月就要招生了,我想送你们去读书。”


    李山年纪小,听到“书院”两个字,眼睛一亮,又犹豫道:“姐姐可以吗?读书很花钱吧?我们家钱够吗?”


    “当然,我们现在是有钱人了。你们只管好好读书,钱的事不必操心!”


    刘远却皱起了眉,他看着林如萱,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如萱,家里的生意刚有起色,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我怎么能离开?你一个女孩子家抛头露面做生意,本就不容易,若是我走了,谁来帮你打理?万一有人欺负你怎么办?”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兄长,理应撑起这个家,保护好弟妹。如今妹妹生意做得好,他更觉得应该留在她身边,为她打下手,而不是跑去书院里读书。


    林如萱早就料到他会有此顾虑,她看着刘远,眼神认真:“大哥,你以为,我们现在有了钱,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刘远一愣。


    “这世上,比钱财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权力,是地位。”林如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们是商人,在旁人眼中,说得好听是‘逐利’,说得不好听,就是‘铜臭’。”


    “若是遇到那些心术不正的官员,他们想拿捏我们,想从我们这里捞好处,甚至想把我们的产业据为己有,我们凭什么反抗?”


    她顿了顿,看着刘远逐渐变化的脸色,继续说道:“凭我们手里的钱吗?大哥,你要知道,在绝对的权力面前,钱财有时是最没用的东西。”


    “但若是你能读书,能考取功名,你当了官,哪怕是九品芝麻官,那也是朝廷认可的身份,是‘士’。到了那时,再有人想动我们,也得掂量掂量。”


    “只有权力,才能真正庇护我们这些商人。大哥,你去读书,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能在将来,有能力保护我们自己,不被人随意欺负。”


    刘远沉默了。他虽然见识不多,但流浪多年,见过各种人情冷暖。也知道一个没有靠山的有钱商人,会被各种势力盘剥。


    东市的那些商铺老板,都要跟吏员和捕快打好关系,否则不是被强行征税,就是有游侠儿来打砸。


    没有身份,再多的钱财,也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肥肉,百川商行也不可能为了他们跟官府的人斗。


    想到这些场景,刘远深吸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如萱,你说得对。大哥听你的,我去读书。我会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将来一定有能力保护你和小山,保护我们这个家!”


    不久后,林如萱送走背着书囊的大哥刘远和小弟李山,又唤秦管家请徐行过来。


    徐行来得很快,对少东家的命令不敢怠慢。


    “见过林姑娘,不知姑娘唤我来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当。”林如萱给侧身请徐行进屋,亲手为他倒了杯热茶,才缓缓开口:“徐当家,今日找您来,正是有一事相求。”


    “姑娘请说。”徐行端着茶盏,目光温和地看着她。


    “大哥和小山能去书院读书,是托了您的福。可我和妹妹小麦,总不能一直在家当个目不识丁的姑娘。”


    林如萱指尖轻轻划过杯沿,语气认真:“我想着,能不能请徐当家帮忙,也为我和妹妹寻一位先生?不用像书院先生那般严苛,只求能教我们识些字、读些书,懂些道理便好。”


    林如萱话音落下,徐行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满是惊讶。


    他看着眼前不过十岁的小姑娘,一身素雅的布裙,眉眼间却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


    在这京城之中,寻常人家的女儿,大多是学些女红针线,能识几个字已是难得,像林如萱这般主动提出要请先生读书的,实在少见。


    不愧是公子的女儿,果然是书香门第世家,哪怕不知自己身世,有钱后想的第一件事也是读书。


    “好,这事我记在心里了。”徐行收起惊讶,语气多了几分郑重:“不过请先生不是小事,尤其是教姑娘家读书,得找个品行端正、学识又好的。林姑娘请先等等,我回去琢磨琢磨,有了消息再告诉你。”


    当天回去,徐行便密信林冬凌,半夜便见到公子连夜出宫,可见他对林如萱的重视。


    “如萱怎么了?”林冬凌一进门便问。


    “公子,今日有件事,属下觉得必须向您禀报。”徐行躬身将林如萱想请先生的事汇报给林冬凌,道:“先生自是有的,只是属下不知该为小姐安排什么样的先生,请公子拿个主意。”


    林冬凌原本平静的脸上,在听到林如萱“想请先生读书”时,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亮色。


    待徐行说完,林冬凌沉默不语,目光落在窗外的夜色中,眼神变得悠远而温柔。


    半响方开口,语气里满是怀念:“如萱……真像她娘亲!”


    他转头看向徐行,道:“过几日吧,先生之事,我来挑选。”


    接下来的几日,林冬凌亲自过问寻师之事,利用皇帝亲信的身份,审核历届落第举人的资料。


    首先要避开那些门第观念极重的老儒,其次淘汰那些只懂死读经书、不懂变通的腐儒,一心想找一位既有学识,又能理解商户、不轻视商人的先生。


    毕竟林如萱如今的身份是商户,要找一个不歧视她身份的先生。


    最后,林冬凌选定了一个名为许清的落地举人。


    许清早年丧父,其母亲为了养家,也曾做过商贩。


    后来他考取秀才,进国子监读书,却因为母亲行商的事,被学院的教谕当众鄙夷,说他‘出身商贾,满身铜臭,不配与士大夫子弟同窗’。”


    许清与教谕争吵过后愤而退学,那教谕还四处散播许清“不尊师重道”的流言。


    许清的名声因此有了瑕疵,这使他拜不到好先生,进不了好书院,履次科举失败。


    这些年,他只能靠着给人抄书、偶尔教几个蒙童度日,郁郁不得志。


    林冬凌选中许清,自是因为他能理解母亲行商的辛苦,不会像那些酸儒一般,轻视如萱的出身。


    如林冬凌所料,在得知要教的学生是两个商户人家小姑娘后,许清并未在意,而是看在高额束脩的份上答应下来。


    林如萱与王小麦早已在书房等待,王小麦还有些不乐意,抱怨道:“姐姐,我也要读书吗?读书不是男孩子的事吗?”


    林如萱敲了她一下,严肃道:“必须读书,读书才能明理,才能赠长见识。至不济,你也要看得懂账本,将来做生意才不会被人欺骗。”


    王小麦一脸懵懂,但也乖乖听话。


    很快先生随徐行进来,林如萱上下打量一眼,对他印象不错。只见许清三十来岁左右,眉目温和,混身透着书卷气。


    当下拉着妹妹拜道:“如萱见过先生。”


    王小麦:“嗯、嗯……小麦见过先生。”


    许清也打量着眼前这两个小姑娘,一个沉稳大方,一个娇俏可爱,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他微微颔首,语气温和:“不必多礼,往后便是师生,尽心教学便是。”


    书房早已准备好,里面摆着两张书桌,桌上放着崭新的笔墨纸砚,墙角还放着一个书架,上面整齐地码着几排经书和文集——这些都是林冬凌特意让人送来的。


    许清目光扫过那些书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能看出,这些书都是精心挑选的,既有《论语》《孟子》这样的儒家经典,也有关于算术、杂记的书,可见安排之人的用心。


    “先生,这些书若是不够,或是有其他需要,您尽管开口。”林如萱站在一旁,恭敬地说道。


    许清转头看向她,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林姑娘有心了。读书不在多,而在精。我们先从识字开始,每日认十个字,读一篇短文,循序渐进便是。”


    林如萱点头应下。


    就这样,每日早晨,许清便会准时来到小院,先教林如萱和王小麦识字、读书,午后则会讲些历史故事或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他讲课从不刻板,总能将枯燥的经书讲得生动有趣,偶尔还会根据两人商户的背景,告诉她们“商亦有道”,不必因出身而自卑。


    林如萱本就识字,不过是假装从头学起,学习进度让许清暗自惊叹,直呼可惜她是女孩,不能参加科举。


    王小麦不是很聪明,但乖巧认真,也能识字算数了。


    于是,为了奖励妹妹认真学习,林如萱带她前往百川商行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