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嘉奖!擢升!

作品:《断亲分家后,我靠采药打猎养活妻女

    “林兄弟,一点贺礼,不成敬意,还请务必笑纳。”


    邢捕头拎着油纸包,脸上挤出有些僵硬的笑意,登门拜访。


    林岩一眼就看出这邢捕头平日里不太会阿谀奉承的那一套,不禁对邢捕头的拜访有些不解。


    直到对方说明来意之后,他这才恍然大悟。


    “林兄屡立奇功,郡守和赵将军想必已然知晓,封赏不日便可下达,届时林兄飞黄腾达,可要记得念旧情呀。”


    原来,这邢捕头是提前预见了林岩即将擢升的可能,这是主动来表达善意的。


    “邢老哥太客气了,在这衙门里,你还是前辈……”林岩忽然心中生出些许感慨。


    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邢捕头的时候,那时候还是他被众人围攻诬陷,若不是邢捕头出面主持公道,他当时还真的要缠上许多麻烦。


    没想到才过去几日,两人就成了同僚,而如今,邢捕头更是将姿态摆得足够低,俨然是一副讨好乃至有些谦卑的姿态,这怎能不让人心生唏嘘?


    “邢大哥,你我都是性情中人,咱心里装的都是是非公正,何必整这些虚礼?”


    林岩的话顿时让邢行羞得满面通红。


    ……


    清晨。


    数匹快马带着郡守府和边军的联合嘉奖令,疾驰进入了桐武县!


    之前林岩生擒细作“秃鹫”,缴获城防图的功劳,经过陈继儒紧急上报,已然得到了郡守和边军赵将军的高度重视!


    昨儿个陈继儒又是飞书一份,再表林岩的功勋,也是立刻得到了回应。


    此番嘉奖,正是为此而来!


    公堂之上,宣令官声音洪亮,宣读嘉奖:


    “兹有桐武县缉凶客卿林岩,忠勇智毅,屡立奇功。先破鞑虏细作案,保城防无虞;今又临机决断,阵斩鞑虏,生擒敌酋,扬我军威!其功甚伟,特擢升如下:


    一、授‘忠武校尉’武散官衔,享伍长俸禄仪仗!


    二、擢升为桐武县县尉,总揽全县缉捕、治安、城防及乡勇操练事宜,位同县丞!


    三、特准其组建并统辖‘桐武县乡勇缉察营’,员额暂定五十人,一应军械粮饷由县府库及郡守府协同支应,专司剿匪、御寇、侦缉鞑虏事宜!”


    嘉奖令宣读完毕,整个县衙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忠武校尉!


    虽然散官衔虚职成分较多,但代表的地位和待遇是实打实的!


    桐武县县尉!


    这可是真正的实权职位,掌管一县军事治安,权力仅在县令之下,与县丞平级,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话语权!


    这意味着林岩正式成为了桐武县的第二号人物!


    最可怕的是那个“乡勇缉察营”!


    五十员额,由府库支应粮饷,这意味着林岩可以名正言顺地组建一支听命于自己的私人武装!


    虽然名义上隶属县衙,但谁都知道,谁组建,谁统辖,这支力量就听谁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升官了,这是给予了林岩在桐武县开府建牙、掌握军权的雏形!


    邢捕头看着身边这位不久前还需自己提点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了自己名义上的上司,心情复杂难言。


    但邢捕头心头更多的情绪,却是敬佩与叹服。


    他率先抱拳,深深一礼:“卑职……参见林县尉!”


    “参见林县尉!”


    堂下众衙役、捕快如梦初醒,纷纷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敬畏与激动。


    他们见证了一个传奇的飞速崛起!


    陈继儒看着英姿勃发的林岩,心中感慨万千,有此猛将在侧,桐武县安危,或可无忧矣。


    “林兄弟,以后你我就是同僚了,今后还望你我相互扶持,护桐武一县百姓周全!”


    陈继儒既然都喊出了林兄弟,林岩自然也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他深深抱拳,声音沉稳而有力:“定不辱命!”


    授职过后,林岩并未沉浸在升迁的喜悦中,而是立刻投入到分内的职务之中。


    如今他杀了鞑子,那巴特尔不定不会善罢甘休,桐武县乡勇缉察营,亟待组建。


    他当机立断,草拟征兵告示。


    告示一出,应者云集。


    首先前来投奔的,便是樊磊、郑一脚等与林岩有过命交情的山村猎户。


    樊磊曾在边军服役数年,因伤退役,一手军中刀法颇为扎实,更兼熟悉鞑子习性。


    郑一脚则是个异数,虽无正统师承,但凭着一股狠劲和天赋,自创的腿法凌厉刁钻,等闲三五人近不得身。


    这两人的手段,林岩先前也有所了解。


    他们听闻林岩招兵,二话不说便收拾行囊赶来县城。


    “林兄……林大人,我们跟你干!”樊磊抱拳,声音洪亮,语气干脆。


    “林爷,俺这条命是你救的,以后你指哪,俺打哪!”郑一脚咧着嘴,眼中满是信服。


    林岩看着这些老兄弟,心中一定,将他们收入缉察营,作为骨干。


    随后,县城中乃至周边村镇慕名而来的青壮也不少。


    其余前来报名的乡勇,林岩也会一一亲自筛选,首要考察品性,其次才是体格。


    短短数日,便初步选定了四十余人,加上赵虎、孙胜等原衙门的骨干,缉察营的架子算是初步搭了起来。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日,赵虎清点完名册,愁眉苦脸地找到正在校场观看新兵操练的林岩:“林县尉,人是招得差不多了,可……这粮饷是个大问题啊。朝廷允诺的饷银和粮草,按流程至少还得半个月才能拨付下来,而且就算到了,按照标准,也就勉强够这五十人糊口,想要置办像样的装备、进行高强度操练,根本是杯水车薪。”


    孙胜也在一旁补充道:“是啊林爷,光是每日这些弟兄的嚼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咱衙门库房里那点存货,撑不了几天。是不是……先裁撤掉一部分人手?”


    新招来的队员们闻言,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忐忑之色。


    他们投奔林岩,一是敬佩其为人本事,二也是为了混口饭吃,若连饭都吃不饱,人心迟早要散。


    面对众人的忧虑,林岩却显得气定神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