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作品:《表妹手撕剧本:渣男升棺我发财

    兰寿一去就是大半日,回到凌霜院的时候,神色颇为严峻。


    跨过院门,她看见院里多了两张生面孔。


    一个拿着扫帚,扫一下歇三下,另一个拿着抹布,擦了半晌都没挪地儿。


    兰寿脚步一顿,后退几步,抬头看了看门匾。


    没错啊,是凌霜院。


    “兰姐姐,你可算回来了。”青禾从里屋出来,看见兰寿,立刻迎了上去。


    主动接过兰寿胳膊挎着的篮子,半推着她往里走,“小姐等你的东西,都等着急了。”


    行走间,青禾压低声音向她解释:“夫人疑心咱们小姐,派了眼线来。四个丫鬟一个妈妈。”


    兰寿心下了然,进了屋,关于铺子的事半个字也没提。


    只说买齐了林窈想要的丝线等小玩意儿。


    饶是如此,新官上任,一身火气的王妈妈,还是抢着将装满杂物的篮子拿到了手里。


    “这京城可和青州不同,地方大,卖的东西花样繁多,还得让老奴来给表小姐掌掌眼。”


    兰寿面色略有不虞,林窈倒是一脸和顺。


    甚至还主动应和王妈妈的话,“王妈妈的话在理,那便有劳了。”


    林窈这番听之任之的模样,落在王妈妈眼里,更助长了她的气焰。


    想着来凌霜院前,徐妈妈的叮嘱,她有些不以为然。


    表小姐背井离乡来京,年岁不大又才没了亲娘,能有什么本事在夫人眼皮子下耍滑头。


    看表小姐那,由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反应,何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着?


    篮子里不过是些七零八碎,没什么值钱的物件儿。


    王妈妈为表自己是个能干人,愣是一样样拿出来点评了一番。


    说辞无外乎是,这东西买的不好或者买贵了。


    末了嫌弃地将篮子扔到桌上,拍拍手对林窈道:“表小姐放心,之后您要去哪儿想干什么,老奴都陪着您,保管让您一点儿不操心。”


    听她把监视说得如此好听,林窈笑笑,并不反驳,“我两个贴身丫鬟都年轻,以后多的是劳烦王妈妈的地方。”


    顿了顿,看向门外的小院,“就说这院子,总觉得布置上,差了些意思。”


    “这算什么,小事一桩。”王妈妈被林窈哄得心花怒放,立刻揽下了活计。


    林窈打蛇上棍,立刻示意青禾道:“青禾,你跟着王妈妈去帮手,多学学王妈妈的本事。”


    悄然冲青禾眨了眨眼,用口型暗示她真正的用意,“拖住她。”


    青禾会意,立刻上赶着去巴结王妈妈,将人带出了屋。


    还不忘顺便叫上一直赖在屋里的另外两个丫鬟,一道帮手。


    那两个丫鬟,之前在崔氏身边,也是在屋里伺候的。


    一万个不愿去干院里的粗活。


    “王妈妈可是咱们院里,唯一管事的,她老人家都要去院里忙活,你们俩好意思在屋里躲懒吗?”


    青禾挤兑起人来,嘴皮子利索的,和她憨厚的面容截然相反。


    不等那两个丫鬟还嘴,又转头和王妈妈说话。


    “王妈妈您在夫人身边那都是动口不动手的待遇,到了咱们凌霜院,只有更好的。”


    “您就坐在院里,有什么要动手的,吩咐她们四个便是。”


    王妈妈一听这话,颇有几分道理,昂首冲屋里两个丫鬟招手。


    “还不快跟上,磨磨蹭蹭,像什么样子。”


    一番闹腾,好不容易屋内安静下来。


    林窈立刻问兰寿道:“那六间铺子,情况如何?”


    “地段最好的三间,租了出去,生意看着都不错。”兰寿也不耽搁,三言两语将探得情况一一道来。


    “剩下三间请了掌柜坐堂的,本该挂着徽记的名号,今日奴婢亲眼所见,不知何时,却是换成了崔记。”


    林窈的母亲闺名文徽,因是她的私产,并未以姓为号,而取徽字。


    城里经营的商铺,并不能随意更名。


    无论是木匾还是挂布,都得在官府过了名目才行。


    林窈母亲去世前,并未提及自己有变更过铺面门头。


    “奴婢觉得不对劲,跟那三间掌柜的都打听清楚了。”


    说到这儿,兰寿的语气难掩愤怒。


    “不知发生了什么,那三个掌柜竟然都说,如今那三间铺子,已不是咱们夫人产业,而被崔家派人接了手。”


    “夫人病逝,小姐您特地寄信到陇州,可崔家别说派人吊唁,就是连封回信都没有!”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们崔家不认这门亲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连夫人的遗产也要和小姐您抢——”


    兰寿气得直喘大气,憋了半天,到底不会什么骂人的话,只憋出六个字,“简直岂有此理!”


    林窈闻言,眉头也皱了起来。


    崔家本家远在陇州,京城留有人手并不奇怪。


    若说崔家因母亲当年一意孤行,下嫁林琼海,所以断亲互不来往,她信。


    因为母亲每每提及和娘家,都是泪多笑少,还说是自己当初行差踏错。


    所以,崔家对母亲病逝的消息,不闻不问,林窈虽心寒,可也无从怨怼。


    但,崔家再怎么说也是世家大族。


    经商之命在外,怎么可能和林窈这个孤女争几间铺子?


    若传出去,林窈大不了是少了些钱财收入。


    崔家丢的可是诚信从商多年的脸面。


    “不对,这其中要么有古怪要么有误会。”林窈将自己的分析说给兰寿听。


    一锤定音道:“我得亲自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茬子。”


    再如何说,那六间铺子的契书都在她手里,闹上公堂,崔家人也占不了一分理。


    母亲留给她的东西,本就所剩无几。


    她拼尽全力,也要留住。


    “小姐您想得也有道理,可是......”


    兰寿看了一眼,坐在院子里,耀武扬威的王妈妈,“您若出门,那王妈妈必定会跟着。”


    “若让她知道咱们手里还有六间铺子,等于国公夫人也知晓了,那可就不妙了。”


    比起库房里的宝贝,六间铺子产出的都是真金白银。


    崔夫人本就手头紧,被她知晓,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林窈沉思片刻,想了个法子。


    “你取纸笔来,我要写封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