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跑回来
作品:《科研大佬入赘后,杀猪匠媳妇暴富了》 傅斯年了然地点头,走上前拿过姜婉手中提着的中药包。
“你还生着病,我来给你拿。”
把东西给他,姜婉下意识揉了揉还有些发痒的鼻子,瓮声瓮气说:“你不用担心我,我自己在家会把自己照顾好的。”
傅斯年无奈地摇摇头。
她的性子他心里清楚,忙起养猪场的事情,连最简单的吃饭都顾不上,更别说照顾自己!
姜婉探究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疑惑出声:“你不是去上工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现在就等着把压力罐装进水里,王村长正在和石杨村的人协商,一时也出不结果,我先回来家看看你。”说着,傅斯年大亮的目光落在她病态苍白的脸上:“果然不出我所料,你偷偷跑出来了。”
“药喝了吗?”傅斯年又问了一句。
本来吃完早饭就该喝药的,姜婉借口吃的太饱,根本喝不下药。
临上工前,他特意嘱咐她,别忘了喝药。
现在看她一幅心虚的样子,答案昭然若揭。
傅斯年把药材换到左手,右手极其自然地牵起她:“走吧,先回家,等你喝完药我再去上工。”
走在身旁,感受着掌心传来的灼热温度,姜婉心里泛起暖意。
中药早已泡在药罐里,傅斯年利索地生火热药,灶膛的火光映着他专注的侧脸,平添了几分平日里少见的柔和。
“你何时泡上的药?”姜婉有些惊讶。
没记错的话,今早吃饭的时候,药罐还是空的。
“出门上工前。”傅斯年头也微抬,用布垫着端起药罐,将深褐色的药汁稳稳倒入碗中。
“算着时间,你回来了正好能喝。”
浓郁的中药味在房间里弥漫开来,带着一股清苦的气息。
姜婉看着那碗黑黢黢的药汁,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尽管早就喝过几次,可每一次面对,都需要做一番小小的心理建设。
那股浓郁独特的苦涩中药味,仿佛已经提前在舌尖蔓延开来。
姜婉捏着鼻子,皱着脸仰头把苦涩的药一饮而尽。
在她放下药碗的那一刻,傅斯年伸手托住她的下巴,将一颗冰糖塞进了她嘴里。
独属于冰糖清甜的滋味立刻在口中化开,恰到好处地压下了那股让她畏惧的苦味。
姜婉含着冰糖看他在灶房忙碌着,感觉那甜意不仅萦绕在舌尖,更一路淌进了心里。
“今天的药我都喝完了,这里没啥事,你快回去上工去。”姜婉催促着。
“中午饭你别做,等中午下工后,我回来做饭,你喝完药在床上安心睡会。”临走的时候,傅斯年不放心地叮嘱。
为了安抚他,姜婉满口应答。
目送着傅斯年高大挺拔的身影拐了个弯消失不见,姜婉急匆匆地进了灶房。
她心里惦记着给猪仔改良药方的事情,要想制作药丸,第一步就是把这些炮制好的药材全都碾磨成药粉。
家里没有现成的药碾子,她的目光在灶房里细细搜寻,终于在墙角找到了一个闲置的石臼和石杵上,这是平时家里用来捣蒜泥、碾花椒的器具。
现在被用来研磨药粉倒是极为合适。
猪这玩意不同于别的东西,对吃的食物有些挑剔,担心它们闻不惯蒜泥、花椒的味道。
她特意将这两样东西仔细地刷洗两三遍,不放心后,又用开水烫了一下,确保里面没有残留任何气味,这才开始准备研磨。
姜婉把干燥的根茎类药材分批放入算石臼里,开始用力地,顺时针研磨。
粗糙的石头与坚硬的药材摩擦发出细碎而均匀的声音,很快,一股混合着甘草微甜和黄连清苦的独特药香便弥漫开来。
研磨了一会,她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手臂也开始发酸。
她耐着性子,一圈圈地研磨着,不时停下来,用指间捻起一点粉末感受着细度,将不够细的粗粒重新拨回石臼里继续研磨。
直到把所有的药粉全都研磨完,依稀能听见门外传来村民们下工说话的声音,她才惊觉,刚才研磨的忘了时间。
姜婉不敢耽搁,慌忙把东西收拾起来,院门被人从外推开。
“婉丫头,今天情况怎么样?”姜大山扛着锄头进来,疲惫的脸上是遮掩不住的关切。
姜婉笑着迎出来:“爷爷,别担心,我已经好多了。”
姜大山打量的目光落在姜婉脸上,她脸颊透着几分红润,不再像昨天病恹恹的苍白,眼神也清亮有神,不像强打精神的模样。
他悬着的心落到了肚子里,连肩上扛着的锄头重量仿佛也轻了几分。
“瞧着脸色确实是好多了,可不敢大意,还得再养两天。”姜大山放好锄头,洗完手转身进了灶房。
姜婉讪笑了一下,一脸心虚。
她现在气色红润,哪里是病好了。
分明是刚才研磨药材时,累出来的气血上涌,此刻额角还沁着细密的汗珠。
“你在外面歇着,爷爷去做饭。”
见爷爷要去做饭,她急忙跟上:“爷爷,你累了一天,还是我来吧。”
“歇着去。”姜大山回头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汗湿的额头上顿了顿,“出的满身汗,更要在屋里歇着,省得再一吹风又着凉了。”
“你忘了?我可是大夫,没人比我更清楚身体的状况。”姜婉嘴上这么说着,目光却不自觉地往院门外瞟,一丝疑惑浮上心头。
“爷爷,傅斯年呢?你们不是在一个地方干活吗?怎么不见他回来?”
往常这个时辰,他和爷爷总是一前一后一起到家,偶有晚点,也是他帮王村长讲解些资料,很快就会回来。
像今天这样,迟迟不见人影,还是头一次。
“回来的路上,村长一直找他说话,他应该去村长家里谈事情了。”姜大山手下动作未停,蒸上锅里米饭,就开始择菜。
昨天婉丫头带回来家里的菌子,他今天一直惦记着,干活都念念不忘。
今天晚上就吃一顿菌子,就当是给他们改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