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故障

作品:《穿越五零搞机械

    虽说近几天村里磨新麦已经来到尾声,但还是有些人家和李家一样,选择人少不拥挤时再上场。


    再加上其他磨其他面粉的人家,聚集在一起,少说也有四五户。


    若是算上帮着自家前来排队的孩子,整个水磨房周边,足足有十几人。


    李家派出排队的栓子早已经待的不耐烦,手里烦闷地揪着野草,一双眼睛盯着路口的方向不放。


    所以当叶蓁蓁两人出现的那一刻,立即被他发现。


    刹那间,向下弯着的嘴角立刻上扬,整个人都散发着愉悦的气息。


    “小姑!蓁蓁姑姑。”


    栓子大声呼喊,并在人群中蹦蹦跳跳,生怕两人没发现他的位置。


    得益于他的喊声,众人转身看去,目光牢牢地锁定在近两日村里热议的人物——叶蓁蓁身上。


    别说李达这个村支书,其他村民更是不理解城里人好端端为什么要下乡?


    尤其是下乡的还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


    什么知识青年下乡?什么帮忙?


    反正村民是没有看出来,只有对于叶蓁蓁突然的到来的揣测。


    建国不过七年,不少老人都还记得以前的老黄历。


    若是以前,叶蓁蓁这样的好人家的姑娘被打发到村里庄子,活脱脱的就是下放,是抛弃。


    现在,村民们有些看不准,但是不妨碍她们对新人物到来进行议论。


    刚刚水磨房里,大家谈论的话题就是叶蓁蓁。


    栓子对叶蓁蓁的印象就是漂亮和瘦弱,其他的一概不了解。


    面对大家的议论,除了干巴巴地说一句,“蓁蓁姑姑不是你们说的那种人,”什么都做不了。


    他看到两人的到来,一是欣喜自己的解脱,二也是想要叶蓁蓁可以尽快澄清误会。


    不少第一次见到叶蓁蓁的,都在心里点头,肯定刚刚议论中提及的内容。


    那单薄的身形看起来像是风都能刮跑似的,还什么帮忙,自己不折在地里都是好的。


    面上,大家纷纷露出亲切的笑容。


    毕竟叶蓁蓁再瘦弱,那也是城里人,吃商品粮的城里人,能够拉进关系也是好的。


    “秀丽,这就是来我们村的小叶同志吧?”


    “小姑娘看起来真漂亮,今年几岁了?”


    “小叶同志一看就是城里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气质。”


    ……


    听着耳畔的夸赞声,李秀丽与有荣焉地高抬下巴,“没错,这就是市里来的知识青年叶蓁蓁同志,是来帮助我们村发展的。”


    村民们听到最后一句话,差点被噎死。


    刚刚大家都在猜测才下乡就病倒的叶蓁蓁什么时候回城,那副瘦弱的模样看起来就不像种地的。


    现在听到李秀丽的话,心中千回百转。


    于是乎,水磨房周边陷入短时间的沉寂,还是叶蓁蓁出声才打破。


    “你们好,我叫叶蓁蓁,今年十八岁。大家叫我小叶就好。”


    “十八,正好我有个侄子今年二十,配起来正正好。”


    叶蓁蓁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某些人的脸皮厚度,说完年龄就打蛇上棍。


    就在她准备拒绝的时候,队伍中竟然有人主动站出来。


    “呸!你那侄子溜猫逗狗,不着四六,竟然好意思糊弄小叶。还是我家小儿子好,他大伯是城里人,到时候帮着在城里找个活计,和小叶才是天生一对。”


    “我侄子再不着调,好歹也比小叶高,你那儿子和个半残废有什么区别!”


    突然的互相揭短让现场一度陷入混乱。


    叶蓁蓁还什么话都没说呢,大家已经相互攻击起来。


    眼见两人开始动手,围观的人也不好意思继续看热闹,纷纷凑近将人拉开。


    看热闹可以,但是把村长村支书之类的引来就麻烦了。


    如此一来,本就乱糟糟的水磨房更是成了一锅粥。


    等人群安静下来,位于风暴中心的两人头发和鸡窝似的,脸上还有血痕,看起来就打的激烈。


    两人互相恶狠狠地瞪一眼,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至于磨面,抱歉,没心情。


    而引起两人矛盾的叶蓁蓁,早已经在新仇旧恨的厮杀下忘的一干二净。


    得益于两人的离开,李家队伍前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很快就能轮到。


    两人的到来,意味着栓子任务的完成。


    小孩子兴奋地跳起来,两只脚像是感受不到路上的石子似的,飞快地朝着村里小孩子们的聚集地跑去。


    此时此刻还在为队伍速度快而高兴的叶蓁蓁,不知道即将迎接自己的是什么。


    她正在好奇地打量水磨房的构造,围着水磨房细细转了一圈,把外面的构造看得一清二楚,震惊于劳动人民的智慧。


    家人给选择的叶蓁蓁下乡地方不错,周围流经一条大河——白河。


    住在周围山区的村民可供种植的土地是少了一点,但不缺水,时不时还能上山找点吃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因此,村里在研究过后,特意找了一个地势高度差合适的地方,挖开一条沟渠。


    一方面可以方便田地的灌溉,另一方面还能借势建造一处水磨房。


    可以说是大大解决了村民们不少的生活难题。


    此地水磨房用的也是一种形式上的“水车,”将水的势能转化成水车的动能。


    叶蓁蓁震惊是因为眼前的水车有些不一样。


    它不是常见的犹如圆盘一般侧立,水流冲刷在水车侧面、外面的木片上。


    而是像一个倒下的风扇平铺在半空中,木片在圆环内,借助中心联通磨盘的立柱维持平衡。


    当上方的水流往下冲击,落在圆盘中心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木块上,就像是平放在地面的风扇叶一般缓慢转动,带动“水车”和立柱转动。


    从而和立柱紧紧连在一起的磨盘,也跟着一起转动。


    如此一来,固定不动的上半磨盘,随着刻有相反纹路的下磨盘转动,落入其中的粮食便可摩擦成粉末。


    此刻,立柱转动时咯吱咯吱的声音听起来格外的悦耳。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前一个人已经将需要研磨的玉米研磨成粉,轮到叶蓁蓁她们了。


    李秀丽不知道已经是第一次来水磨房独自磨面,对于水磨的使用驾轻就熟。


    前一个人磨的玉米面,磨盘之间的空隙需要大一点,才便于玉米粒落入磨盘中心。


    但麦子不一样,颗粒小,磨盘间隙大,麦子还没磨成粉,估计就要从磨盘落下。


    因此,李秀丽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移动磨盘。


    一进去,叶蓁蓁就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


    在还未工业化的时候,勤劳的人民就是有这些机械设备辅助生产生活。


    眼前的水磨说是一件艺术品也不为过。


    叶蓁蓁看见李秀丽站在磨盘旁抬手的动作,迅速上前。


    “秀丽,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没事,放磨盘和拉磨盘都挺轻松的,小孩子都能做。”


    说着,李秀丽咬紧牙关,转动悬挂在磨盘上方一种类似于方向盘的圆环。


    叶蓁蓁抬眼看去,磨盘上方赫然是一个轮滑组,可以省力地移动磨盘之间的间隙。


    轮滑组之间用的是麻绳连接,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麻绳裸露出不少细屑,似乎到了可以更换的时候。


    见状,叶蓁蓁忍不住提醒一声,“秀丽小心点,我看这麻绳好像有些变细了。”


    李秀丽凑近一看,“是吗?”


    麻绳的确是有损耗的痕迹,但根据她的经验判断,距离断裂还有点时间,等她回家和爹说一声就行,眼下还是磨面的事情更要紧。


    一切准备就绪,马上就可以磨面了。


    这一次,叶蓁蓁帮着李秀丽一起抬起竹篮,将麦子倒入磨盘上方的木制四方漏斗。


    有了它,再也不用担心忘记加粮食,直接一次性到位。


    其他的就只需要看水磨的努力。


    趁此机会,叶蓁蓁蹲下身体,进一步观察水磨的构造。


    在外面,只能看见转动的立柱;但是在里面,可以清晰地看见立柱位于屋里的顶端还嵌有一根和下半磨盘直径一样的横柱。


    如此一来,磨盘转动更加稳固。


    叶蓁蓁兴致勃勃地绕着磨盘看了好几圈,把准备闲聊的李秀丽看得不知所措。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叶蓁蓁眼神中的认真时,李秀丽嘴巴怎么都吐不出一个字。


    “咔嚓!”


    就在这时,耳畔突然传来一声木头断裂的声音。


    与此同时,屋里的磨盘速度开始一顿一顿的,速度明显受到影响。


    这还是这么多年李秀丽第一次遇到这种意外情况,心一下子就慌了。


    在她印象中,水磨房和村里的牲畜的重要程度不相上下。


    她不敢想自己磨面的时候损坏了水磨房会遭到怎样的惩罚。


    都还没找出原因,李秀丽的心就已经乱了。


    她下意识地朝屋里的另一人看去,想要寻求心理安慰。


    不知为何,她心里有种隐隐的感觉,叶蓁蓁是一个很可靠的人。


    水磨房主体还是木制和石头结构,用到木头的地方很多。


    因此,叶蓁蓁第一时间观察眼前的立柱和横柱,并用手检查。


    二者都很牢固,并无损坏的痕迹。


    随即,目光往下一扫,一眼就看见了下方叶片断裂,失去一部分的动能,磨盘转动自然会受到影响。


    叶蓁蓁当即指着下方的水轮,“是叶片断裂。”


    听到声音,李秀丽立即蹲下身体,将脑袋凑近磨盘,仔细观察下方的水轮。


    确认是水流冲坏的那一刻,紧绷的心瞬间放松,双腿无力,整个人瘫软地坐在地上。


    屋外排队的人也听到了动静,纷纷进屋查看。


    看到两个小姑娘都凑在磨盘下方的孔洞上,立即顺着叶蓁蓁的视线往下看。


    一时间,各种哀怨声在耳边响起。


    “早就说水磨房该修一修,现在坏了怎么办?我家还没吃上今年的新麦呢。”


    “早不坏晚不坏,偏偏我准备磨的时候坏,真是倒霉。”


    “谁脚程快?快去把马木匠找来,再耽误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面。”


    ……


    很快,马木匠和村里的干部们闻讯赶来。


    李达刚靠近,就看见磨坊门口围了一圈的人,立即扯着嗓子吼道:


    “都让让!都让让!不让开怎么进去修东西?”


    听见声音,挤在沟渠和水磨房门口的村民立即让开一条道,李达和马木匠等人才能凑近观察。


    屋内的叶蓁蓁和李秀丽两人顺势进入几人的视线。


    水磨房要紧,李达也没时间打招呼。


    马木匠看了下方的叶片一眼,胸有成竹地说:“叶片我那里还有备用的,待会儿截断水流,更换一下就没事了。”


    众人一听,担忧的心缓缓落回肚子里。


    就在这时,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我看不止要更换叶片,立柱和轮滑组也应该更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