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暗流涌动各施为
作品:《[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章节引语:
白胜受命散流言,小乙巧计惑敌心;
吴用难顾两头事,山寨人心渐分明。
---
马麟带来的消息,确实在吴用心中投下了一块石子。
“高俅地位不稳?”吴用捻着短须,在书房中踱步,“此言当真?那军官还说了什么?”
马麟躬身道:“那军官说得含糊,只道近年来高太尉在朝中树敌颇多,蔡太师一系对其早有不满,加之近年几桩差事办得不利索,官家似有微词。还隐约提及……提及高俅早年在内侍省时,手脚似乎也不甚干净,恐有旧案被翻出之险。”
吴用眉头紧锁。若在平时,他未必全信这等俘虏之言。但此刻,这消息却与燕青那“清晖阁”旧案隐隐牵连——那旧案不正牵扯到高俅早年在内侍省之时吗?难道朝中政局真有变动?
他沉吟良久。若高俅当真失势,对梁山而言,招安之路或许能少一大障碍。但若是有人故意放出风声,扰乱视线呢?
“戴宗兄弟那边,济州府的公差可问出什么了?”吴用转而问道。
马麟摇头:“戴宗哥哥说,那公差所知有限,只道府尹确是因清理旧档发现卷宗有异,似乎与一宫廷旧案有关,但具体细节,府尹并未明言。”
吴用冷哼一声:“倒是推得干净。”他心中已有七八分确定,这济州府公差来得蹊跷,背后定有人指点。只是眼下,燕青身世之事因卢俊义强硬表态和众头领反弹,已难强行推动。而高俅之事,却关乎梁山招安大计,不能不察。
“罢了,”吴用挥挥手,“燕青之事,暂且放一放。马麟兄弟,你且去请戴宗兄弟过来,朝堂风向,我们需得重新计议。”
“那白胜兄弟那边……”马麟迟疑道。吴用此前已吩咐白胜暗中搜集对燕青不利的“证据”,并伺机散布流言。
吴用眼中闪过一丝烦躁:“让他先停一停,莫要再节外生枝。”
“是。”
然而,吴用想让白胜停手,白胜却已经行动起来。
这日午后,山寨伙房外,几个轮休的小头目正聚在一起闲话。白胜揣着个小酒壶,晃晃悠悠地凑了过去。
“几位兄弟,聊什么呢这般热闹?”白胜笑嘻嘻地坐下,自顾自倒了碗酒。
“是白头领啊。”几人见是他,纷纷打招呼。白胜虽本事寻常,但资格老,人面熟,在山寨底层人缘倒是不错。
“还能聊什么,还不是近日寨子里那些事儿。”一个胖头目压低声音,“听说燕青头领的身世……牵扯到宫里的大案子?”
白胜呷了口酒,神秘兮兮地左右看看,这才低声道:“可不是么!我听说啊,二十年前宫里那场大火,烧死的可不止一个女官那么简单!据说还牵连到一桩……秘宝失踪案!”
“秘宝?”几人顿时来了精神。
“嘘——小声点!”白胜做出噤声的手势,“据说是前朝留下来的宝贝,价值连城!那场大火,说不定就是有人为了掩盖盗宝之事故意放的!而燕青头领的亲人,据说……哼哼,可能就知道内情,甚至……”
他话未说尽,留下无限遐想空间。几人面面相觑,眼中都露出惊疑之色。若燕青身世真与宫廷秘宝有关,那可就不仅仅是出身问题,更可能给山寨引来无穷祸患!
类似的话语,通过白胜和他交好的几个闲汉,在山寨底层军士中悄然流传开来。版本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离奇——从“知晓内情”到“身怀藏宝图”,再到“可能是前朝遗孤”,流言如同雪球,越滚越大。
这些流言自然也传到了燕青耳中。
“小乙哥,这白胜着实可恨!竟敢如此污蔑于你!”扈三娘气得柳眉倒竖,按着日月双刀,“我这就去寻他,看他有几个胆子敢胡言乱语!”
“三娘且慢。”燕青拦住了她,神色依旧从容,“流言止于智者。你此刻去找他,反倒显得我们心虚。”
“难道就任他胡说八道?”扈三娘不解。
燕青微微一笑:“他既散他的流言,我自有我的应对。”他转向一旁的乐和,“乐和兄弟,你素来擅长说唱故事,我这儿倒有个有趣的段子,不知你可有兴趣听听?”
乐和眼睛一亮:“小乙哥又有新作?快快讲来!”
燕青便低声将一段关于“江湖骗子假借寻宝之名,行构陷之实,最终恶有恶报”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编得曲折生动,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虽未点名道姓,但其中那搬弄是非的丑角形象,活脱脱便是白胜的写照。
乐和是何等聪明人,立刻心领神会,抚掌笑道:“妙极!妙极!这般有趣的故事,合该让兄弟们一同乐乐!小弟这就去编排一番,保管叫它传遍山寨!”
不过两日功夫,乐和编排的新段子便在寨中流传开来。这故事诙谐幽默,讽刺辛辣,尤其对那造谣生事的骗子刻画得惟妙惟肖,引得听者无不捧腹,继而深思。
“哎,你听乐和哥哥新编的段子没?说的那骗子,可真像某些人!”
“可不是么!无凭无据,就会搬弄是非,真当兄弟们是傻子不成?”
“燕青头领何等人物,岂是那等屑小所能诋毁的!”
舆论风向悄然转变。白胜散播的流言,在乐和这更高明的手段面前,显得拙劣而可笑。甚至有人开始主动追问白胜:“白头领,你前日说的那秘宝,可有凭证?”“莫不是也像那故事里的骗子一般,信口开河吧?”
白胜被问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再不敢随意开口。吴用得知此事,更是气得摔了茶杯,暗骂白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与此同时,燕青之前布下的另一着棋也开始生效。
朱武寻了个机会,在与宋江闲谈时,似不经意地提起:“公明哥哥,近日小弟观天象,查气运,见东南方向晦暗不明,煞气隐现,似乎与东京朝堂变动有关。结合日前马麟兄弟听来的消息,只怕高俅之事并非空穴来风。我等招安大计,或许……契机已现。”
宋江闻言,神色顿时凝重起来。他毕生所愿,无非是招安报国,封妻荫子。高俅是他招安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若此石有松动之象,他岂能不关心?
“军师也如此看?”宋江沉吟道,“既如此,需得多派得力人手,仔细打探东京消息才是。吴学究近日似乎在忙些别的,此事……朱武兄弟,你多费心。”
“小弟义不容辞。”朱武拱手应下。
如此一来,吴用被高俅动向和招安大事牵扯了大部分精力,又有宋江亲自发话让朱武介入情报工作,他再想全力对付燕青,已是力不从心。
几日下来,燕青明显感觉到来自吴用的压力减轻了许多。他依旧每日操练士卒,与一众头领谈武论艺,仿佛那些围绕他的风波从未发生。这份从容气度,反倒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佩。
秋意渐深,这一日,燕青正在校场指点一支小队练习小巧擒拿功夫,忽见戴宗引着一人,快步而来。那人并非官府公差打扮,而是一身寻常客商服饰,但步履沉稳,目光锐利,显然不是寻常商人。
戴宗来到近前,对燕青低声道:“燕青兄弟,借一步说话。”
燕青心中微动,随戴宗走到一旁僻静处。
戴宗指着那客商打扮的人道:“这位是京城‘隐驿’的兄弟,有紧要消息,需当面告知于你。”
那人对燕青抱拳一礼,声音压得极低:“燕头领,卢员外命我传信:宫中确有变动,官家因故斥责了高俅,虽未罢职,但其圣眷已不如前。另,关于清晖阁旧案……我们找到了一个当年侥幸逃生的老宫人。”
燕青瞳孔微缩:“人在何处?”
“已被员外安置在稳妥之处。员外问,燕头领可要亲自一见?”
燕青抬头,望向东京方向,目光深邃。真相似乎触手可及,但他心中清楚,越是接近真相,潜藏的危险也就越大。
“见。”他缓缓吐出一个字,“必须见。”
---
第五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