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拨云见日玉麒麟
作品:《[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章节引语:暗流涌动终破冰,青天重临大名城。沉冤得雪忠良释,重整旗鼓待风云。
---
京城禁军的突然抵达,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大名府,激起了千层浪。这支小队虽人数不多,但代表着枢密院,甚至可能是更深层的意志,其态度至关重要。
禁军带队校尉姓王,行事雷厉风行,入驻馆驿后,并未立刻会见知府温文博,反而先是“视察”了城防,随后便直奔府衙大牢,要求提审卢俊义。
温文博又惊又怒,却不敢公然违逆枢密院来的“钦差”,只得陪同前往。
大牢之内,卢俊义虽经酷刑,衣衫褴褛,伤痕累累,但脊梁依旧挺得笔直,目光锐利如昔。他早已从狱卒的风言风语中得知燕青归来以及外界变故,心中既忧且慰。
王校尉见到卢俊义惨状,眉头紧锁,再看温文博呈上的所谓“证据”(已是备份,原件被劫),多是些捕风捉影、难以实证的往来书信,唯一的人证贾氏、刘孔目已死,死无对证。
“温大人,仅凭这些,便对一位朝廷命官、素有贤名的卢员外动用大刑,恐怕……难以服众吧?”王校尉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温文博冷汗涔涔,强辩道:“校尉明鉴,尚有其仆燕青,确系梁山贼首,杀人潜逃,可为佐证!卢俊义与其主仆情深,岂能不知?”
“哦?”王校尉目光一闪,“那燕青现在何处?可曾拿到实证,证明其与卢员外合谋?”
“这……”温文博语塞。燕青行踪诡秘,他们确实拿不到直接证据证实燕青与卢俊义“合谋”。
就在这时,一名禁军士兵匆匆入内,在王校尉耳边低语几句,并递上一物。王校尉接过,乃是一块质地温润的玉佩,上面刻着一个“卢”字,正是燕青那夜掷入周谨府中的那块!同时,士兵也将外面市井间汹涌的民意,简略禀报。
王校尉摩挲着玉佩,又看了看面色惨白、强作镇定的温文博,以及虽身陷囹圄却依旧气度不凡的卢俊义,心中已然明了七八分。
他不再理会温文博,转向卢俊义,沉声道:“卢员外,外面传言纷纷,皆言你蒙冤受屈。本官奉上命督查此事,你可有话要说?”
卢俊义昂首,声若洪钟:“卢某行事,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对朝廷,忠心耿耿;对百姓,问心无愧!所谓私通梁山,纯属小人构陷!燕青乃我义仆,其所作所为,皆是为救卢某,绝非勾结匪类!温文博与刘孔目、贾氏勾结,欲置卢某于死地,侵吞我家业,请大人明察!”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温文博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卢俊义:“你……你血口喷人!”
王校尉摆了摆手,制止了双方的争执。他心中已有决断,此事再纠缠下去,必生大乱,于大局不利。况且,出发前,宿太尉曾有密令……
“此事疑点重重,证据不足。”王校尉缓缓道,“卢员外身受重伤,不宜再羁押牢中。即刻起,解除监禁,移至馆驿,由本官派人‘保护’,待案情查明,再行处置!温大人,你有异议吗?”
这“保护”二字,意味深长。既是保护卢俊义安全,也是软禁监视,暂时剥夺自由,却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
温文博虽万分不甘,但形势比人强,京城来人态度明确,周谨兵马司按兵不动,民意沸腾,他若再强行坚持,恐怕自身难保。只得咬牙道:“一切……但凭校尉处置!”
消息传出,大名府震动!
卢俊义虽未完全脱罪,但得以离开阴暗潮湿的大牢,移至馆驿,且由枢密院的人看管,意义截然不同!这几乎等同于官方承认了案情存在重大疑点!
市井之间,欢欣鼓舞,皆言青天有眼。卢府门前聚集的百姓更是焚香祷告,感谢苍天。
藏身暗处的燕青,得知主人脱困,虽只是有限度的自由,仍不禁热泪盈眶。他知道,最关键的一步,终于迈出去了!
当夜,燕青再次冒险,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超凡的身手,避开了馆驿外围的守卫(主要是做给温文博看的),悄然潜入了卢俊义所在的房间。
“主人!”见到靠在榻上、面色苍白却目光炯炯的卢俊义,燕青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声音哽咽。
“小乙!”卢俊义见到他,亦是激动不已,挣扎着想下床,“快起来!你……你受苦了!”他看着燕青身上隐约可见的伤痕和满脸风霜,心中又是愧疚又是感激。
主仆二人执手,皆是无语凝噎。片刻后,卢俊义才叹道:“我都听说了。小乙,若非你舍生忘死,奔走呼号,我卢俊义此番,必死无疑!”
“主人言重了!此乃小乙分内之事!”燕青忙道,“只是如今主人虽暂脱牢狱之灾,但罪名未清,温文博和其背后之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卢俊义冷哼一声:“跳梁小丑,何足道哉!经此一事,我看清了许多人,也明白了许多事。这大名府,乃至这朝廷……唉。”他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下去,转而问道:“小乙,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燕青将怀中小心保管的、那些从刘孔目处得来的原始构陷信件和毒药取出,呈给卢俊义:“主人,此乃铁证!足以证明温文博、刘孔目勾结构陷之罪!只是……如今还不是彻底翻案的时候。”
卢俊义看着那些信件和毒药,眼中怒火升腾,但听了燕青的话,也冷静下来:“不错。温文博不过是台前小丑,背后必有更大势力。如今朝廷局势微妙,贸然将事情做绝,反为不美。能得眼下局面,已属不易。”
他看向燕青,目光中充满了信任与倚重:“小乙,经此大难,我方知身边何人可信。府中之事,乃至对外联络,我便全权托付于你了!你放手去做,无论成败,我卢俊义与你共担!”
“主人!”燕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再次跪拜,“小乙定不负主人所托!”
有了卢俊义的完全授权,燕青行动起来更加方便。他暗中联络周谨,呈上部分证据,表明卢俊义无意扩大事端,只求清白,希望周谨能在军方保持中立,稳定大名府局势。周谨得了实据,又见京城来人态度,乐得顺水推舟,默许了燕青的暗中活动。
同时,燕青也通过“隐驿”的渠道,将大名府情况通报给公孙胜和少华山,并请他们留意梁山动向,防止吴用狗急跳墙。
在燕青的暗中主持下,卢府势力开始悄然重整。清除了一些摇摆不定、甚至可能与温文博有勾结的仆役,提拔忠诚可靠的老人,并借助漕帮和江湖关系,重建了一张隐秘的情报网。
大名府的局面,在表面的平静下,悄然发生着变化。温文博势力受挫,暂时蛰伏。卢俊义虽居馆驿,却通过燕青,重新遥控着卢府乃至大名府的许多事务。
经此一劫,“玉麒麟”的锋芒似乎内敛了许多,但根基却更加稳固,与燕青的主仆之情,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变得坚不可摧。
然而,无论是卢俊义还是燕青都明白,这场风波远未结束。梁山的威胁依旧存在,朝中的暗流依旧汹涌。
暂时的平静,只是为了迎接更大的风暴。
---
第二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