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少华山中议天下

作品:《[水浒]梁山非我梦中乡

    章节引语:暂离险地入山寨,共聚义士论短长。各抒己见谋良策,星火渐欲成燎原。


    ---


    燕青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干净整洁的木屋中,身上伤口已被妥善包扎,换了干净衣衫。窗外传来山风呼啸与隐约的操练声。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朱武端着药碗走了进来,见他醒来,面露喜色:“燕青兄弟,你醒了?感觉如何?”


    “多谢朱武兄搭救,已无大碍。”燕青挣扎着想坐起,却被朱武按住。


    “兄弟伤势不轻,还需静养。”朱武将药碗递过,“此地是少华山,我与史进兄弟在此落脚,还算安稳。”


    燕青接过药碗,心中疑惑更甚。少华山与梁山齐名,亦是江湖一大势力,朱武、史进更是名声在外,他们为何会听从公孙胜调遣,出手救援自己?


    朱武似看出他心中所想,屏退左右,在榻边坐下,缓缓道:“兄弟心中定有诸多疑问。实不相瞒,我少华山与‘隐驿’,早有往来。”


    他顿了顿,继续道:“公孙胜先生,与我乃是旧识。其胸怀天下,志在匡扶,非梁山宋江、吴用那般野心勃勃之辈所能比。我少华山聚义,本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与‘隐驿’理念相合。故而公孙先生传书,言兄弟你乃遏制梁山、联结各方之关键,遭奸人围困,我等岂能坐视?”


    燕青闻言,心中豁然。原来公孙胜的“势”,早已暗中联结了少华山这等豪强!难怪他能稳坐“隐驿”,运筹帷幄。


    “原来如此。公孙先生深谋远虑,燕青佩服。”他顿了顿,神色转为凝重,“只是如今前线局势,恐怕已急转直下。”随即便将亲眼所见彭玘被擒、援军可能覆灭、呼延灼独木难支的危急情况,详细告知朱武。


    朱武听罢,脸色也变得极其凝重,捻须沉吟良久,才叹道:“彭玘被擒,凌州援军若败,呼延灼便是瓮中之鳖,山东半壁,恐将尽落梁山之手!局势竟已败坏至此!”


    “必须尽快将消息传回‘隐驿’,请公孙先生定夺!”燕青急道。


    “兄弟放心,我即刻安排可靠人手,以最快速度将消息送出。”朱武点头,随即又道,“不过,即便公孙先生得知,远水也难救近火。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眼前危局。”


    正在此时,史进大大咧咧地推门进来,嚷道:“朱武哥哥,燕青兄弟,你们在商量什么大事?也说来我听听!”


    朱武便将燕青带来的消息简要说了一遍。


    史进一听,浓眉倒竖,拍案而起:“直娘贼!梁山那群杀才,竟如此嚣张!哥哥,咱们少华山兵强马壮,何不即刻点起人马,杀奔过去,助那呼延灼一臂之力,灭了梁山!”


    朱武苦笑摇头:“兄弟莫要冲动。我少华山虽有些实力,但比起如今势大的梁山,仍显不足。且劳师远征,粮草不济,地形不熟,胜算渺茫。贸然卷入,恐非良策。”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梁山坐大,为祸四方?”史进梗着脖子道。


    燕青沉吟片刻,开口道:“史进兄弟义愤,燕青感同身受。然朱武兄所言在理,硬拼绝非上策。我以为,梁山虽势大,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宋江、吴用野心勃勃,与其他头领之间,未必没有嫌隙。且其骤得大势,根基未稳,若外部压力稍减,内部矛盾或可凸显。”


    朱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燕青兄弟所见,与我不谋而合。梁山如今看似风光,实则隐患已生。其所仰仗者,无非是宋江‘及时雨’之名与吴用之智。若能设法削弱其名望,或牵制吴用,使其计谋难以施展,梁山之势,或可稍缓。”


    “如何削弱?如何牵制?”史进忙问。


    朱武看向燕青:“此事,或许还需落在燕青兄弟身上。”


    燕青一怔:“我?”


    “不错。”朱武目光深邃,“兄弟你屡破吴用之计,救卢俊义,助朱仝,保徐宁,稳三庄……在诸多好汉心中,你已是一面无形的旗帜。更兼你与张清、徐宁等朝廷将领有旧,与三庄同盟有恩,若能善加利用这些关系,暗中联络,形成一股制衡梁山的力量,未必不能成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山下云雾:“梁山可以‘替天行道’为旗号聚众,我们为何不能以‘保境安民’、‘匡扶正义’为名,联结各方不愿附逆的豪杰志士?明面上或难以抗衡,但暗中掣肘,使其难以肆意扩张,等待时机,或可扭转乾坤。”


    燕青听着朱武的话,心中波澜起伏。这与他之前凭借个人喜好和能力的零散救援不同,这是一张更大的网,一个更具战略眼光的布局。自己,似乎真的成了这盘大棋中,一枚关键的棋子。


    “只是……”燕青仍有顾虑,“如此行事,需耗费大量心力财力,且极为凶险,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成大事者,岂能畏首畏尾!”史进大声道,“燕青兄弟,你若牵头,我史进第一个支持!要人给人,要钱……呃,我少华山家底虽不厚,也定当尽力!”


    朱武也转身,郑重对燕青道:“燕青兄弟,非是我等要逼你。而是如今局势,已容不得我等独善其身。梁山若席卷天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少华山愿与‘隐驿’携手,共抗梁山大势。而你,便是联结各方最好的纽带。”


    燕青看着朱武诚恳的目光,又看了看一脸热切的史进,想起卢俊义憔悴的面容,想起朱仝怀抱小衙内的温馨,想起徐宁保住祖传宝甲后的庆幸,想起独龙岗三庄可能面临的战火……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前世归隐的孤寂与这一世奔走救赎的疲惫交织在一起,最终化为一声轻轻的叹息,随即睁开眼,目光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


    “朱武兄,史进兄弟。”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燕青……愿尽力一试。”


    木屋内,烛火跳跃,映照着三张神色各异却同样坚定的面孔。少华山的风,穿过窗棂,带来山野的气息,也带来了乱世中,一股悄然凝聚的新生力量。


    星火虽微,然聚之,可成燎原之势。


    ---


    第二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