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再见啦,陈宝珍,我喜欢你
作品:《八零绿茶小保姆,京爷他又争又抢》 “再见!”陈宝珍也笑着挥手。
等到小董他们已经出了饭店,陆晏洲提起编织袋:“走吧。”
“陆队长,其实也不需要你送。”
陆晏洲默了一默:“你是真的很讨厌我吧?”
这大实话你怎么说出来了。
怪不好意思的。
不过他能出钱给自己上学,还有了过命的交情这两件事,陈宝珍也已经把陆晏洲划归到朋友这一栏了,前提是陆晏洲别老是骂她。
刚刚还骂她念书的心不诚呢。
那就真的很讨厌啦!
陈宝珍正想着怎么跟陆晏洲说,陆晏洲已经提着饭盒和编织袋往出走了。
他不敢听陈宝珍的答案。
在陆家几乎天天躲他的陈宝珍能怎么喜欢他。
而且,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个答案。
陈宝珍耸肩,好吧,气球哥又生气了。
两个外貌十分登对的男女,像是陌生人一样一路沉默地走到了火车站,夜晚的北城火车站人还是很多,二人去了站台,火车已经在上人了。
站台的更是人山人海,带着大包小包的人蜂拥着往车上挤,也不管有票没票,先上了火车再说。
陈宝珍的票在卧铺车厢那边,她进了人流里就跟一片树叶一样,别人挤到哪儿她就飘到哪儿,要从这里走到卧铺车厢,感觉遥遥无期。
突然她的手腕被抓住。
在她后面的陆晏洲将她从偏离的路线之中拉回来,还拉得贴近自己,近一米九的男人,在这里依旧是鹤立鸡群山峦一样的存在。
陈宝珍仰头看他。
“跟着我走!”
陆晏洲就这样上到前面来用宽阔的肩膀给陈宝珍开出一条路,陈宝珍木呆呆地被他拉着,只用躲在他的背后就好。
到了卧铺车厢,陆晏洲把她从入口推上去才把编织袋跟饭盒都推给她。
陈宝珍好不容易接到饭盒人就已经挤着往前,但凡她行李多一点儿都拿不了,但凡没有陆晏洲坚持过来送人她还不一定能上得了车。
身后的乘客已经将站台上陆晏洲的身影所掩盖,陈宝珍转头踮脚都看不到他,她只能一边被挤着往里一边大声朝外喊:“陆晏洲,再见啦!”
人流里的陆晏洲听到陈宝珍的再见,有些苦涩地笑笑。
“我其实不讨厌你——”
直到这一句话出来,陆晏洲的世界又燃亮了。
但是疯狂上车还有依依不舍送别的人也将他推得离列车越来越远。
一瞬间的光亮终究还是要熄灭。
再见啦,陈宝珍,我喜欢你。
*
京市牵头的这个特大拐卖案在北城这边收尾收了一个月,时间也到了十一月。
虽然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调查整理,但是外派出去的陆晏洲大队人马可以回京了,接下来有其他对犯罪调查更专业的公安加入进来,他们转交之后就不再管这个案子。
不过嘉奖是毋庸置疑的。
奖金、假期通通都有!
公安厅还要对此在年底开一个表彰大会,给在此次行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评功论奖。
局长非常欣慰地跟陆晏洲说起了这个事:“你们大队这一次表现非常不错,年底表彰大会,所有人都要去礼堂,集体一等功肯定没跑了!”
“哦。”陆晏洲脸色比较平淡。
局长知道陆晏洲的,他一个世家少爷,家世已经顶破天了,拿奖章只是锦绣添花而已,而且他也不在乎这些虚名。
“你们大队前段时间也辛苦了,今年的休假我不卡,都去休息散散心,局里额外给你们每个人多批几天假!”
“这个我会跟大家说的。”陆晏洲连休息日都不休息,还休假?
“另外——”
“还有事?”现在任何人跟陆晏洲超过三句话他就没耐心,说这些废话不如让他多打打拳。
“你们大队是没什么事了。只是上头说要给那个陈宝珍也叫到大会上评奖——”
本来都转身就要走的陆晏洲脚步一顿。
“这可是独一份的群众能拿公安奖,必须得请到她。你看之前你们挺熟的你能联系到她吗?要是不行,我这边问问她做证人的时候应该有她的地址存底。”
“她也来?”
“来啊,我们不能只表彰自己的同志,群众队伍里这样正义的同志也应该得到表彰嘛。”
陆晏洲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克制住了:“我知道她家的地址。”
“哦?那这个事情正好陆队长来安排吧。”
“我一会儿把地址写给你,局长你安排吧。”陆晏洲说完就走了。
独留局长一个人在原地有些搞不明白,怎么了这是,到底你是局长我是局长啊?
之后局长拿到陆晏洲给过来陈宝珍家的地址,把发电报的事情安排给了秘书,之后就没管了。
秘书当然也尽职尽责地立刻给锦城十八里乡陈家村的村委会发了电报,不过为了保护陈宝珍这个证人还有她在案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她的姓名一直被模糊,秘书也没有在电报里讲明真实的原因,只是以京市公安局的名义请陈宝珍来。
陈家村村委会很快就收到了这个电报。
“书记!书记!不好了!”
一大早刚上班,村支书陈丛山还没进办公室,就被这个不好了吓得茶缸子都要掉地上。
“做什么这么毛毛躁躁的?”
“支书!”村里的通讯员扬着一封电报近到陈丛山跟前才敢说道:“首都那边公安局跟咱们村来了个电报——”
“说要逮陈宝珍回他们那儿!”
“啊?”
“是真的!你看!”
陈丛山拿了电报,电报就两行字,但他毕竟是上过学念过书的,翻来覆去看了又看理解其中的含义:“没说逮她啊?”
“那还能是什么?”通讯员跟着念:“——陈宝珍务必于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到首都公安总局。请村委会抓紧协理陈宝珍到京事宜。支书,你看,务必!我们村还必须把她弄过去,哪有这样的?”
陈丛山又看了两遍,确实有一点这个意思。
这是首都公安的发函电报,相当于下的文件!他们这个一共没一百户人的小地方一年到头除了接接气象局粮食局的发函,哪里跟首都单位扯得上关系?
还首都公安总局?
公安局是抓犯人的,没犯事儿能跟那边扯上关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