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选择大于努力

作品:《七零随军:干部千金霸榜家属院

    等林纫芝好不容易婉拒了领导们的庆功宴,又谢绝了各位厂长相送的好意,找到他们时,程勇还在一旁唉声叹气。


    有旁人在场,林纫芝只对丈夫甜甜一笑,转头疑惑道:“程大哥,你这是?”


    周湛一边发动吉普车,一边瞥了眼后视镜,语气随意:“哦,他想管我叫爸,我没答应,伤心着呢。”


    “……?”林纫芝嘴角微抽。


    只听说过男人爱给别人当爹,倒是头回听说上赶着给人当儿子的。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饶是程勇心里想得再美,脸上也挂不住这热度。


    他老脸一红,急道:“咋是我想叫你了?明明是你自个儿改名叫周八八!”


    “啊?”林纫芝惊讶地扭头看向驾驶座上的男人,“这才半个多月不见,你就又给自己整出一个新名字了?”


    “又?”程勇顿时来了精神,身子往前探,“弟妹,他上一个名字叫啥?”


    见周小美同志的耳根都染上红晕,目不斜视盯着前方,一副“认真开车勿扰”的模样,林纫芝抿唇笑笑,没说什么。


    “周小美”这个称呼,关起门来是夫妻情趣,在外头,她肯定是要给自家小美同志留足面子,维护他英武硬汉形象的。


    想到什么,林纫芝忍俊不禁地打趣:“不是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吗?嗯?”


    在媳妇儿调侃的目光下,周湛干脆破罐子破摔。


    “那咋了!以后谁喊我这名,都得想起我媳妇儿创汇八百零八万美元的事儿!我作为我媳妇儿的男人,我骄傲,咋啦?!”


    俗话说,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神经病的。


    就周湛这美丽的精神状态,硬是把林纫芝和程勇都给整不会了。


    程勇大概没见过这样子的,结结巴巴道:“那、那也不能让人管你叫爹啊!你叫周八百不行吗?”


    “这哪行?!”


    周湛从镜子里狠狠瞪了他一眼,“咋的?你看不起多出来的八万美元?知道八万美元能买多少进口设备不?”


    他顿了顿,理直气壮道:“这能怪我吗?要是有九百零九万美元的订单,你不就不用叫我八八了嘛。”


    “都怪外国佬!小气吧啦的!”


    合着八万美元是钱,一百零一万美元反倒不是钱,是吧?


    程勇默念了两遍,反应过来了,“好家伙!你就非得当我长辈是吧?!”


    林纫芝发现了亮点,顿时哭笑不得,你可真是个平平无奇的取名小天才。


    等回到家里,周湛就献宝似的端出砂锅,浓郁的鲜香顿时飘满屋子。


    “媳妇儿快尝尝,我一早去排队买的活鲫鱼,炖了两个小时呢!”


    可能是孕期到了中期,林纫芝最近的胃口格外好。再加上周湛的手艺确实没得说,她一口气喝了两碗鱼汤,还吃了一整碗米饭。


    看着媳妇儿吃得香,周湛又是欣慰又是心疼:“媳妇儿,这段时间累坏了吧?瞧你小脸都瘦了一圈。”


    林纫芝心里一暖,伸手握住他的大手:“其实还好。接下来我就在家好好休息,你别担心。”


    饭后洗漱完毕,周湛把晒得蓬松柔软的被子重新铺好,扶着林纫芝躺下:“媳妇儿,好好睡一觉,晚饭时我叫你。”


    火车上的软卧终究比不上家里的床铺舒服,林纫芝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格外踏实,等她再醒来时,行李早已归置整齐,晾晒的衣物也收好叠放进衣柜了。


    原本热闹的院子一下子空旷起来,被遗忘的两个钩织人偶,变得格外显眼。


    林纫芝拿起这对“苦命鸳鸯”,好笑不已,明明是夫妻俩,这生活水平也差距太大了些。


    这时周湛端着温水走过来,看见媳妇儿手里的人偶,心里“咯噔”一下。


    糟了,光顾着媳妇儿回来高兴,忘记毁灭“罪证”了。


    见男人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她的心虚模样,林纫芝眉眼弯弯:“说说吧,人家小周湛怎么惹着你了?”


    见媳妇儿没生气,周湛竹筒倒豆子般,把心里那点小九九全抖落出来。


    “谁让他能天天陪着‘你’!我都在家独守空房半个月了,他倒好,还在那和‘你’卿卿我我……”


    听着他孩子气的抱怨,林纫芝对男人的小心眼再次有了深切体会,也觉得他实在能整活。


    林纫芝伸手拍拍他的肩:“等宝宝出生,肯定特别喜欢你这个爸爸。你们准能玩到一块儿去。”


    周湛眼睛瞬间亮了,骄傲道:“那必须的!我的崽肯定和我亲。媳妇儿你看,我这半个月闲着没事,做了好多玩具……”


    说着就要去拿,被林纫芝笑着拦住了。


    先前忙着广交会时不觉得,现在彻底放松下来,林纫芝才感到身心俱疲。


    她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心无杂念当条咸鱼。


    好在有周湛这个全能管家在身边,变着法子给她补充营养。


    这么精心调养了半个月,林纫芝总算觉得元气恢复了大半,脸上也重新有了红润的光泽。


    五月十五日,第39届广交会圆满落幕。两天后,林纫芝开车来到外贸局,刚进门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再次见到她,钱副局长笑得跟弥勒佛似的,亲自迎上前。


    毋庸置疑,这回能取得这么亮眼的成绩,全靠林同志带飞。照这个势头,他头上那个“副”字,怕是用不了几年就能摘掉了!


    卓部长和孔厅长更是百感交集。


    他们早知道林纫芝不简单,可谁能想到,她一个人就撑起了工艺品成交额的三分之一!这实力,简直逆天了。


    “林同志啊,”卓部长感慨地摇头,“可惜您对仕途没兴趣。要不然,都不用您开口,上面的领导们怕是抢破头也要给您腾位置,省级职位随您挑。”


    孔厅长在一旁连连点头,作为当初力排众议特聘林纫芝的牵头人,这段时间他俩可谓春风得意,走到哪儿都是赞誉一片。


    私下里两人没少感叹:这就叫选择大于努力啊!


    一番寒暄后,孔厅长郑重地取出一份文件,清了清嗓子:


    “林同志,按照约定,您个人的苏绣作品创汇拿七成,参与合作的订单拿三成。总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