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爸妈来了

作品:《七零随军:干部千金霸榜家属院

    今年的春节情况特殊,所有大型联欢活动都取消了。改为由军区食堂提供面团和馅料,各班领回自己包,权当过节了。


    周湛往年是要下连队,和士兵们一起庆祝的,今年一切低调行事,他才能这么早回来。


    看到这丰盛的一大桌菜,他不好意思道:“媳妇儿、哥,辛苦了。”


    林纫芝接过军大衣,摸到他手心还是凉的。


    俞维康没放心上,递过一碗热汤,“你来得正好,先喝口热乎的。”


    三人围坐吃饭,年夜饭吃得也挺热闹。


    周湛第一次尝到俞维康的手艺,出乎意料的好吃,又发现一个和大舅哥的共同点,周湛高兴地和他碰了个杯。


    营区不让饮酒,他们喝的是正广和橘子汽水,口感清爽微咸。


    家里有半箱,是伯母从沪市寄来的。


    饭后聊了会天,俞维康时不时看表。


    “我得走了,八点前得赶到医院值班。”


    林纫芝早把铝饭盒装好了饺子,塞到他手里:“哥,后半夜饿了热热就能吃。”


    俞维康笑着摸摸妹妹头,“哥记住了,外面冷,你就别出来了。”


    周湛起身:“哥,我送你出去。”


    今晚的家属院比往日热闹,家长不让放鞭炮,孩子们也能找到乐趣,路灯下,互相打打闹闹的。


    程嫂子和康康也在门外,看到他俩,笑着打招呼:“俞医生,这就走啊?”


    下午俞维康到家时她刚好也在,林纫芝为两人做过介绍。


    这一声引来不少目光,几个聊天的嫂子都望过来,个个眼前一亮。


    周湛是剑眉星目的英俊,身上既有成熟男人的韵味,也有军营里磨出来的硬朗。


    俞维康站在他旁边,眉眼内敛沉静,气质温润如玉,是另一种清风朗月般的好看。


    两人并肩走来,确实是院里一道难得的风景。


    两个男人明显习惯了被人瞩目,坦然地和邻居们点头。


    周湛送到家属院大门,“路上滑,慢点骑。”


    “知道了,快回去陪芝芝吧。”俞维康拍拍他肩膀,说完就骑上车。


    因为要守岁,外面孩子们的玩闹声平息时,夫妻俩还没睡。


    林纫芝靠在周湛怀里,打了个哈欠。


    周湛却精神得很,还惦记着未完成的任务。


    他揽着媳妇儿的肩,夹着嗓子,柔声道:“宝宝,我是爸爸。现在,爸爸要给你上课了。”


    边说边从床头柜拿了一本红皮小册子,林纫芝眯眼一看——《工农兵识字课本》,扫盲班的教材。


    她哭笑不得:“你就给宝宝念这个?”


    她先前给周湛科普过胎教,男人非常重视这件事,打包票说教学内容他来准备。


    “这是提前熟悉。”周湛振振有词,“来宝宝,跟爸爸念:人,人民的人。”


    他念完,立刻把手放上去,眉头紧锁:“怎么没动静?我们宝宝思想觉悟不够高吗?”


    林纫芝拍了他一下,“…别瞎说。”


    周湛又换了一页,“那宝宝咱们学下一个。这是个‘牛’字,老黄牛的牛。要学习老黄牛的精神,踏实肯干……”


    他顿了顿,自己先乐了:“不行,这太苦了。我们宝宝得聪明点,不能光知道干活。宝宝刚刚爸爸说错了,你假装没听到哈。”


    又赶紧翻页。


    “这个好!”周湛眼睛一亮。


    他自豪道:“‘军’——解放军的‘军’,爸爸就是军人!宝宝,这个字你一定要记住哦!”


    周湛屏住呼吸,把耳朵贴过去。肚子里安安静静的,什么动静也没有。


    他抬起头,脸上是实实在在的委屈,郁闷地说:“宝宝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是不是……不喜欢我这个爸爸?”


    林纫芝心里一软,拉起他的手重新放回肚子上,柔声说:“宝宝现在就像颗小豆芽,耳朵还没长出来呢,听不见的。”


    “真的?不是不喜欢我?”


    “当然不是,”林纫芝笑道:“宝宝要是能听见,肯定会喜欢爸爸的声音。”


    这话让男人瞬间眉开眼笑,他挺直腰板:“我就知道!宝宝这么乖,肯定像妈妈一样,最有眼光,一定会喜欢我!”


    林纫芝看着他兴致勃勃、自说自话的样子,笑着闭目养神。


    “爸爸小课堂”结束后,周湛低下头,脸颊贴了贴林纫芝的头发,大手覆盖在依旧平坦的小腹上,心中是满满的幸福感。


    “媳妇儿,明年守夜,就不止我们两个了。”


    林纫芝闭着眼没出声,嘴角弯了弯。


    大年初一一大早,周湛开车去火车站接岳父岳母。


    因为两地离得近,又加上惦记着女儿怀孕,俞纹心夫妻俩早早就决定来金陵一起过年。


    他们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传统观念,也无所谓邻居闲话。


    俞纹心和林振邦就这一个宝贝闺女,一大家子团圆比什么都重要。


    之所以等到今天才到,还是因为现在提倡“革命化的春节”。


    除了禁止放鞭炮、磕头拜年等封建习俗,还有一点是响应“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的口号。


    俞纹心是绣研所的还好,林振邦在军工厂,得起带头作用,昨天除夕夜还奋战在工作一线。


    夫妻俩是赶凌晨最早一班火车来的。


    听到车子熄火的声音,林纫芝赶忙迎上去。


    “爸妈!你们可算到了,我好想你们呀~”


    她接过母亲手里的旅行袋,入手一沉,又看到周湛从车里不停取下大包小包。


    林纫芝蹙起秀眉,心疼道:“爸妈,怎么又带了这么多东西呀,前段时间不是才寄过吗?火车上多挤啊,你们也不怕累着。”


    俞纹心看到女儿第一眼就细细观察她的精神面貌,见囡囡面色红润,悬挂的心总算放下了。


    “囡囡别担心,我们坐软卧来的,舒服着呢。”


    这时,林振邦拎着个旧军棉袄包裹,匆匆从林纫芝身旁经过,径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