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什刹海滑冰

作品:《七零随军:干部千金霸榜家属院

    有个人灵机一动,每次滑冰前,先在场外给人磨冰刀,挣够了门票钱就赶紧跑进去和大队伍汇合。


    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某天被他家一个亲戚看见了。


    事情瞬间闹大了,整个圈子都知道自家孩子摆摊做磨冰刀生意,家长面子顿时挂不住。


    气急败坏下直接找上门,责问周湛明知他家孩子没钱了,为什么还要带去冰场玩。


    周湛更是莫名其妙,哦你家孩子玩不了所以我也不能玩了,是这意思呗?


    他当即气坏了,你算哪头蒜啊还来安排小爷。


    “然后呢然后呢?”


    林纫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追问。


    老太太“噗嗤”笑出声,点了点孙子。


    继续道:“他也是个促狭的,直接反问对方‘你家孩子自力更生有啥不好的,反应这么大是不认同伟人的话吗?’”


    林纫芝哈哈大笑,这嘴比冰刀还利啊。


    “后来嘞?”


    “哼当然是如他所愿,”周湛头也不抬地说,“后来我就不带他家孩子玩了呗。”


    很好,这很周湛。


    这时杨姨采购回来,提醒了句,“刚听说冰场西边冻裂了道缝,你们注意别往那儿滑。”


    “知道啦,杨姨。”


    老太太看了眼林纫芝,棕色呢子大衣里头套着件黑色高领毛衣,衬得肌肤胜雪。


    好看是好看的,比她年轻见过的名媛小姐还洋气,就是看着不暖和。


    “芝芝啊,你要不要换件军大衣,可别冻病了。”


    一大家子军人,他们家最不缺的就是军大衣,每年都会发一两件。


    有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林纫芝心里暖暖的。


    军大衣她当然有,周湛今年特意拿了她能穿的尺寸。


    很多士兵都会把军大衣省下来寄给家人,上报的也是家人尺码,上面对此睁一只闭一只眼。


    军大衣防寒保暖没得说,唯一缺点就是过于厚实,去滑冰林纫芝还是想要轻盈点。


    “奶奶我不冷,里头穿了好几件呢。”


    周湛收起两双冰鞋,细细检查过媳妇的行头,手指轻刮她的鼻尖,“小臭美。等会冷了我的给你穿。”


    老太太含笑看着腻歪的两口子,不再多言。


    ——


    从车上下来,林纫芝发现自己低估了京市人对于滑冰的热情。


    跟着周湛这个熟客一路往里走,热闹得不像在压抑的时期。


    穿棉猴的孩子们抽着冰嘎儿,国营冰鞋租赁处前排着长队。


    <img srovel-pic-r/f3e5050e474a253ce422945c7cb67173~tplv-noop.webp?lk3s=0942ef47&amp;x-expires=1758489338&amp;x-signature=%2FQbqGiQsFI4czl2k8hITVJQT4V8%3D" img-width="282" img-height="424" alt=""/>


    棉猴:风帽连着衣领的棉大衣。(图源网络,如侵删)


    还有经济不宽裕,现场自制冰鞋的,先在鞋上绑一块木板,再在板上安两根大铁条。


    听周湛说冰场也开夜场,主要是白天上班的人来。


    林纫芝瞥见路边有几个工人纠察队的,看出媳妇的讶异,男人低声科普。


    京市的冰场文化可追溯至清朝,那时叫做“冰嬉”,什刹海冰场就是老京市冰嬉传统的代表。


    后来建国10周年时,《冰上姐妹》作为献礼片上映,滑冰运动员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更是掀起一股“滑冰热”。


    <img srovel-pic-r/8c03d91cfec9d73ac7cd25daba854271~tplv-noop.webp?lk3s=0942ef47&amp;x-expires=1758489338&amp;x-signature=qQwm%2FikgPhfybIcKTh6LlPNTTR4%3D" img-width="923" img-height="1388" alt=""/>


    电影《冰上姐妹》,头上的帽子是滑冰帽(图源网络,如侵删)


    进入特殊时期,学校停课又没有工作的一群青年聚在一起,自发形成了以“玩”为核心的小圈子。


    他们不参与生产劳动,也不搞极端的打砸抢,整天就研究“怎么玩得有范儿、玩得有规矩”。


    随着运动持续,这个圈子的人越来越多,按地界又分出不同小团体,但都统一被称为“顽主”。


    顽主和混混还不一样,他们非常重规矩和体面。


    穿着方面,得是将校呢大衣、三接头皮鞋、的确良衬衫,头发要梳得整齐,走路要有派头,即使穷也要穷讲究。


    不能瞎玩,得玩出门道,比如养鸽子要懂血统,熬鹰要熬得服帖,斗蛐蛐要能分辨虫王。


    聊电影不能只了解电影院上映的那几部,还得知道内部放映的译制片,聊时事更是要点到为止,显得有见识。


    这帮人还讲究所谓的江湖义气,有人被外区混子欺负了,直接和对方约架。


    打架也是讲规矩的,不能偷袭,不能一窝蜂上,要先找个空旷的地方,确定双方人数对等后再开打。也不会赶尽杀绝,打完就翻篇。


    当然其中肯定少不了嚣张跋扈、仗势欺人的主儿,怒气一上来就不管不顾了。


    而滑冰这一项传统娱乐,自然也少不了这群顽主的身影。


    冰场算是四九城顽主和混混们的社交场,双方经常在冰场上互不相让。


    形势特殊,两方斗殴时少不了浑水摸鱼的,打上头时甚至闹出过人命。


    所以冰场才会有工人纠察队严阵以待,就是防止场面失控。


    林纫芝听着唏嘘,觑了眼男人,“你、你以前不会也…?”


    以周湛的性格,他怎么也该是顽主头头?


    “……!”


    周湛不理解,怎么每次聊到点不正经的,媳妇就立马想到他呢?


    看看他爷是怎么起家的,再看看他职业和履历,他脸上明摆摆印着四个大字:


    根!正!苗!红!


    他无奈道:“我不是,我不混这个圈。”


    京市顽主确实大部分都是城里普通家庭的青年人和大院子弟,但周湛本人真不是。


    一大群人鱼龙混杂的,一旦出了事影响不好。身为从小被着重培养的继承人,他很注重这方面。


    林纫芝点点头,懂了,一个人孤立所有人。


    周副师有自己的圈子,不屑遵守别人的规矩。


    周湛:我是这意思吗?算了,媳妇说得都对。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湖面上,他检查过鞋带,牵着林纫芝的手滑向湖心。


    寒冬腊月,什刹海的冰面冻得结实,冰场喧闹如沸。


    这里面积宽敞,很多顽主喜欢在这里玩速滑和花滑,围观人群中时不时爆发出欢呼喝彩声。


    就这会功夫,又一个年轻女子倒滑经过,嘴上还喊着口号“五湖的碧波,四海的水,比不上什刹海的冰场美。”


    被这快乐气氛感染,夫妻俩手拉着手,在冰面上划出优美的弧线。


    两人的围巾在风中飘扬,脸颊被冻得通红,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


    “看我的!”周湛有意在媳妇面前显摆,突然松开她的手,向后一仰,做了个漂亮的燕式旋转。


    林纫芝看到男人得意地扬起下巴,也被激起胜负欲。


    找到点感觉后,她便开始了。


    只见她轻盈地转了个圈,随即一个后外点冰跳,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稳稳落地。


    冰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引来周围一片喝彩,成为焦点的两人相视一笑。


    突然一阵骚动从东岸传来,吸引了两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