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兵锋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作品:《大秦:从小兵开始称霸天下

    章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策马一动,以最快的速度朝城内冲去。


    大秦铁骑的前方,池百丈正在待命。


    章邯举起手中的长枪,大喝一声:“大秦锐士,将军破城,斩将,城门已破,跟我杀进邯郸,把赵王捉来。”


    “呼呼呼。”


    “大风。”


    五万大秦骑兵怒吼一声,举起长枪,跟在章邯身后,向邯郸城冲去。


    而此刻。


    看向大秦骑兵的战甲武器。


    却是与以往赵麟掌军之前完全不同了。


    他们如同赵国骑兵一样,背后都背着箭葫,背着长弓,似已经具备了战马骑射的本领,如果定睛一看,便会发现他们驾驭的战马与当初已经不同。


    这匹战马上有三样东西,都是跨时代的产物。


    这就是赵麟自创的三种骑战之术。


    “赵国,赵王。”


    “首功归我赵麟。”


    “秦始皇,这一次,我可是做了一件大事,如果不给点奖励,那可就太可惜了。”


    赵麟看着冲进邯郸城的精锐士兵,哈哈大笑道。


    大手一挥。


    “入城。”


    此时,邯郸。


    大秦十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冲了进来,见到赵军就开始大开杀戒了。


    大军很快就冲到了赵国的四面八方,兵锋所过之处,无人可挡,任何挡在大秦大军面前的敌人,都会被碾成粉碎。


    赵佾死了以后,


    赵军的士气已经崩溃,而大秦的精锐士兵,却是士气高昂,赵首功被杀,都城被攻破,今天就是他们的了。


    朝堂上。


    赵偃病恹恹的坐在龙椅上,听着越来越近的喊杀声,赵偃的神色越发的凝重。


    但转念一想。


    赵佾到城关镇守还不足一个时辰,秦军的战斗力再强,没有两个时辰也攻不破城关吧?


    “杀。”


    “杀光所有不投降的赵兵,把赵王和赵首功都抓起来。”


    “杀...”


    但是随着大秦锐士的呼喝声不断逼近,赵偃终于按捺不住。


    “丞相大人,快去看一看,为什么秦军大军已经逼近了?”赵偃看着郭开,心中忐忑不安。


    “大王不必担心。”


    “秦军要破城,没有几天是办不到的。”郭开奉承道。


    赵偃也点了点头,心中微微一松。


    他估计,自己至少要在恐惧中度过十天。


    但是赵偃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


    “报。”


    “大王。”


    “大事不妙啊。”


    “秦军已经攻入邯郸,十万秦军已攻入邯郸,请大王速速离开,否则必有大祸。”


    守在大殿门口的一名赵将军走了进来,禀告道。


    “啥?难道是秦军攻破了城门?”


    赵偃脸色剧变,满脸惊惧之色:“怎么可能,赵佾人在哪里?”


    “春平君已死,我们邯郸守军已抵挡不住太久,大半城都已落入秦军之手,请大王速退,秦军最多半个时辰便可攻入王宫。”守在门口的赵将惶恐而无奈的道。


    “怎么会这样?”


    “秦军到底做了什么?”


    “我有六万兵马,守城才一个时辰,他们是如何攻破的?赵佾,真是个没用的东西。”


    “是他害了我。”


    赵偃怒骂了一声。


    “大王,来不及多想了。”


    “快退吧,不然等秦军攻入皇宫,想走都走不掉了。”


    郭开一脸焦急的看着赵偃道。


    “是啊是啊,撤!”


    “先找到廉颇和李牧,找到了他们,就可以夺回邯郸,只要找到了他们,大赵就不会灭亡。”


    “快撤。”赵偃脸上满是惊恐之色,浑身无力,踉跄着向后殿逃去。


    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完全不像是一个王者该有的魄力和担当。


    “诸位大人。”


    “邯郸危矣,我奉大王之命,命各位武将镇守宫门,为大王断后,文士自求多福。”


    郭开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群臣,用仅剩的一丝威严大喝一声,也来不及多想,紧随赵偃而去。


    此刻。


    赵偃与郭开逃走后,


    一时间,龙台宫的朝堂上一片混乱。


    “大王都跑了,我们赶紧跑。”


    “走!”


    “秦军已攻入邯郸,再不走,只有死路一条。”


    “秦国如此凶残,岂会善罢甘休?”


    “快逃。”


    瞬间。


    一大群赵国的大臣四散奔逃。


    不过,也不是没有血性的人。


    “大赵危在旦夕,我们身为大赵的臣子,自然要与大赵共存亡。”


    “诸位,和秦军决一死战吧,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与秦国一战,死又何妨?”


    “今日龙台宫,便是我等与秦军血战的地方,诸位,若能与诸位并肩作战,死又有何妨?”


    几个忠心耿耿的赵国大臣,纷纷拔剑,站在龙台宫外,严阵以待。


    在这个时代。


    无数的国家。


    朝堂上,有能臣,有小丑,有贪生怕死的臣子,也有悍不畏死的臣子。


    但是在平时。


    看不出来,只有在亡国之后,才能分辨出忠奸,才能分辨出贪生怕死与悍不畏死。


    此时,邯郸。


    杀戮还在继续。


    如潮水般的黑甲军由邯郸城外攻入邯郸内,原来的赵国将士还在负隅顽抗,和大秦的精锐战士死战不退,但随着战友的减少,亦由死战变成了溃逃。


    逃向内城,逃向王宫。


    邯郸渐渐落入秦国精锐的手中。


    兵锋所到之处,血流成河。


    此时,赵王宫之外。


    一名身穿铠甲的赵国老将军,满头白发,一脸疲惫,但却带着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看着四处逃窜的士兵,脸上露出一丝失落。


    “我大赵,什么时候沦落到了这等地步?”


    “难不成,这一切,都是我儿子咎由自取?”


    “长平一役,我儿牺牲了我大赵四十万将士,才有这个果?”


    赵国老将军看着这座城市被毁,国家被毁,满脸的悲伤。


    “今日,便是我赵奢为犬子赎罪之日。”


    老将军拔剑出鞘,看向前方官道。


    他似乎能够感受到那股震动与杀意。


    “我是赵奢。”


    “大赵儿郎们,你们若是想死得凄惨一些,那就逃吧,想要我大赵长存,就必须和我一起,与秦军血战,挡住秦军,这样,大王和群臣才能有一线生机,只有这样,我大赵才能等到大将军李牧,与秦军一战。”


    赵奢举着兵器,声嘶力竭地喊道。


    这声音……


    吸引了逃入皇宫的赵兵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