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意思
作品:《大秦:从小兵开始称霸天下》 一开始,他虽然对赵麟很有信心,但是却没有想到,仅仅是几个简单的治疗方法,就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让伤兵营的存活率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十。
如果金疮药能够普及开来,那么大秦士兵的存活率将会提升到七八成。
一念至此。
蒙恬的神情越来越兴奋。
几日下来,赵麟的办法已经被验证过了,效果很好,金疮药的神奇之处他也看在眼里。
紧接着。
蒙恬站了起来,对着赵麟深深一拜,道:“赵麟,我替大秦百万将士,向你道谢。”
见状。
赵麟当即起身还礼:“将军言重了,在下不敢当。”
“不,你受得起。”
“我大秦所有军士,都要向你行礼,感激你。”
“对你来说,只是三言两语的改变,但对大秦军士来说,却是多了生存的机会。”
“而且,您研制的金疮药,诸位将军都是亲眼所见,若是用在我大秦军中,代替了原来的药材,那么,将士们的存活率,将会提升到八成。”
“此礼,是为我大秦精锐将士,也是为将士的家眷。”
“你不答应也得答应。”
话音落下。
蒙恬再次向赵麟行了一个大礼,这一次,他是真的很认真。
“赵麟竟然研制出了金疮药?”
“这种丹药,可以轻易止血,对大秦大军来说,简直就是保命的神药。”
“赵麟,果然不是我等能比的。”
“他不仅实力超群,医术也很高明。”
“将军所言极是,大秦军中任何一名军士,都要佩服他。”
“他值得!”
此刻。
大殿中的将领们又是一惊,看向赵麟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佩之色。
紧接着。
众将纷纷起身。
不管是万夫长,还是蒙恬的亲兵,都对着赵麟躬身行礼。
这一拜。
赵麟,是当之无愧的。
这一拜,是为大秦的百万精锐将士。
这一切,都是因为赵麟的所作所为。
这样大秦就不会损失无数士兵。
这对于每一位在战场上的精锐战士来说,都是莫大的恩情。
这份功劳,足以让人敬佩。
“大秦。”
“不愧是能统一中原,建立一个统一的大秦帝国。”
“大秦精锐将士,众志成城,谁能抵挡?”
见此情景,赵麟也是感慨万千,有一种身为大秦军人的自豪感。
“这功劳是赵麟的。”
“谁也抢不走。”
“我会将你的医术和药方,上报给大王。”
“大王明鉴,必有重赏,不管是什么赏赐,你都当得起,因为你是我大秦将士的救命恩人。”
“你救了我们。”蒙恬认真的说道。
“末将于公为大秦,于私为自己。”
“责无旁贷。”
赵麟连忙应了一声。
在伤兵营的时候。
赵麟想着,若是自己的医术能够推广开来,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金疮药也会成为大秦军队的灵丹妙药。
这一天。
这就是他前几天提出的结果。
若是秦王在此,怕是也会为之震撼。
“把伤兵营的情况和金疮药的药方送到咸阳去,呈给大王。”
蒙恬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侍卫长。
“诺。”
侍卫长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诸位。”
“伤兵营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待大王定夺。”
“现在我们该商议灭韩的事了。”
“现在大秦大军已经将韩都新郑团团围住,我准备调集十万大军,攻打新郑,争取半月之内拿下韩都,拿下韩王。”
“你们怎么看?”
蒙恬看了看四周,高声说道。
“末将愿打头阵。”
蒙恬看了一眼那数万将士,当机立断道:“这一战,郑雄为前锋,攻入韩都。”
“多谢大帅。”
所有人都激动地向郑雄行礼。
“另。”
“赵麟,我们还要两支一万人的军队,从侧翼策应,一旦韩都城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刻支援。”蒙恬吩咐道。
“是。”
赵麟和两百多名将士齐声道。
“侧翼支援,意味着我们可以灵活调动兵力。”
“杀韩王,时机已到。”
赵麟微微一笑。
这么多人,都在看着这一战,为什么?
因韩王就在都城内,若能抢先攻下韩都,就可直捣王宫,把韩王捉来。
但赵麟对历史了如指掌。
他明白。
韩王,不可能一直呆在王宫之中,他会逃走。
因此,赵麟必须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咸阳。
太和殿中。
自从四个月前嬴政下令出兵攻打韩后,他除了处理朝政外,就是在章台宫的沙盘前度过。
他在等待着前线的战报。
毕竟此乃大秦扫平诸国,统一天下之始。
绝对不能失败。
“报。”
大殿之外,一名锐士捧着一份战报,躬身道。
“呈上来。”
嬴政回过头来,声音中透着一股威严。
赵高上前一步,接过战报,向嬴政行了一礼。
嬴政看了一眼手中的战报。
“臣王翦上奏前线战事,赵魏得韩援,欲出兵援救,臣王翦守边,若二国一动,臣即起兵攻之,二国不敢妄动,大军亦不敢越境。”
“只要我还在边境,就不会有事。”
这是王翦奏折上的内容。
“好。”
“王翦不负所望。”
“独领一军,镇守边疆,使赵魏不敢轻举妄动。”
嬴政看着这份战报,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之色。
王翦出兵攻打赵国的时候,天下大乱,所有人都以为大秦要攻打赵国。
但那只是一个局而已。
明面佯攻赵国,另一面则秘密攻韩。
他看了看时间。
现在韩境之战已经接近尾声,嬴政一统天下的第一步,也该完成了。
“恭喜大王!”
赵高适时的说道。
“勉励王翦,并告诉王翦,战场之事,一切交由他定夺。”
“寡人只要最终结果。”嬴政威严道。
“诺。”赵高微微欠身。
此刻。
又有一名军士走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份战报。
嬴政在出征之前,就严令所有将领,任何军情,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咸阳。
赵高走上前去,捧起那份战报,递给了嬴政。
打开战报看了一眼。
嬴政的脸色骤然一变。
“赵麟?”
“几个月前,他攻入韩国境,立下赫赫战功,现在又带兵攻入阳城,攻破韩都,更是亲手斩杀韩将。”
“有意思。”
“暴鸢虽然不如王翦,也不如赵李牧、廉颇,但好歹也是统领一国兵马的大将,却被大秦区区新兵斩杀。”
“没想到,他竟然成了那小子的踏脚石。”
嬴政看完了这份战报,先是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赵麟!”
这已经是第三次出现在军事战报上了。
而且每次看到他出现在军报上的时候,都让他感到意外。
第一次,带着一群新兵,把那些老兵给打趴下了。
第二次。
攻打韩,斩韩将一百九十六人,连韩万人将也杀了。
这一切,嬴政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现在。
暴鸢镇守阳城半个月,秦军损失惨重,赵麟率军强攻,攻破城门,斩杀韩将军暴鸢。
又是一件大好事。
嬴政就算想忘记,也不可能忘记。
“杀了一位将军,赵麟也该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