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正是契机
作品:《大秦:从小兵开始称霸天下》 大业将启,天赐良将...
“传李斯、尉缭、郑国、冯去疾、王翦、蒙毅。”嬴政突然下令,声音如金铁交鸣,“即刻觐见。”
不到半个时辰,六位重臣齐聚章台宫。
他们分列两侧,肃立静候。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如同六尊守护神。
嬴政站在沙盘前,背对众人:“郑国。”
一名须发花白的老者上前一步:“臣在。”
“大渠工程进展如何?关中农田灌溉可还顺畅?”
郑国拱手回答:“回大王,郑国渠已通水三年,关中新增良田四万余顷。今年夏收,仅泾阳一地便多收粟米十万石。”
嬴政点点头,又唤:“冯去疾。”
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文官出列:“臣在。”
“咸阳、栎阳、雍城三地粮仓储备几何?”
“回大王,三地粮仓皆满,存粮可供二十万大军一年之用。若加巴蜀粮仓,可供三十万大军两年征战。”
“李斯。”
身着紫袍的丞相李斯上前,不待嬴政发问便道:“军械库中,戈矛剑戟足备,新制弩机三千具,箭矢百万支。战车五百乘,马匹充足。”
嬴政终于转过身来,目光如电,直射向站在武官首位的王翦:“王将军,大秦现有多少可战之兵?”
王翦虽年过五旬,但腰背挺直如松,声音洪亮如钟:“函谷关内常备军十五万,边军十万,合计二十五万。若动员各地戍卒,可再增十万。”
嬴政的目光从每位大臣脸上扫过,看到的是坚定、忠诚和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向沙盘。
“寡人以为,灭诸国、统御天下的时机已至。”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灯花偶尔爆裂的轻响。这句话他们等待了太久。
嬴政指向沙盘上的三晋之地:“先灭三晋,首灭韩。韩国弱小,又地处要冲。灭韩,则魏赵门户洞开。”
王翦立刻单膝跪地:“臣请命统兵灭韩!”
嬴政抬手示意他起身:“王将军稍安勿躁。”他看向谋士尉缭,“尉卿可有情报?”
尉缭瘦削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巧得很,燕赵正在易水对峙。燕王派使者秘密入秦,请求援军。”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大王,此乃天赐良机。可假意应燕国之请,以援燕为名发兵赵国边境。赵军必调兵防备,届时我分兵一支,出其不意攻韩,可一战而下!”
嬴政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臣子们与他心意相通,不谋而合。
“善。”嬴政点头,“王翦为主将,蒙毅为副,率十万大军出函谷。五万陈兵赵境,五万奇袭新郑。三月之内,寡人要看到韩王投降的国书。”
“诺!”王翦和蒙毅齐声应命。
嬴政又看向李斯:“丞相负责筹措粮草军械,务必充足。”
李斯躬身:“臣领旨。”
“冯去疾。”
“臣在。”
“即日起,关中进入战时状态。加强粮仓守卫,严防奸细。”
“诺。”
嬴政最后看向尉缭:“尉卿,六国间的情报网络要加强。尤其是齐国,虽然与我秦交好,但不可不防。”
尉缭深深一揖:“臣明白。”
“韩,山东诸国最弱,举国兵力不过十数万,对于我大秦而言,可轻易定灭。”李斯手持竹简,声音清朗,“但为防魏赵救援,臣建议先发制人。”
嬴政目光如炬,扫过沙盘上韩国所在的位置:“但为了稳妥起见,孤决定派遣二十万大军,一举灭韩。”
王翦闻言,眼中精光暴射。这位大秦上将军上前一步,铠甲铿锵作响:“大王,臣请命统兵灭韩!十年磨剑,今日当试锋芒!”
嬴政微微摇头:“王将军勇武,孤心甚慰。但函谷关乃我大秦门户,需大将镇守。孤命你统函谷军营二十万大军佯攻赵国,防范赵魏联军。”
王翦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恢复坚毅:“诺!臣必让赵国君臣寝食难安!”
冯去疾捋须沉吟:“灭韩主将,臣推荐内史腾。腾将军久经沙场,沉稳持重。”
嬴政手指轻叩案几,目光移向尉缭:“尉卿以为如何?”
尉缭瘦削的脸上露出深思之色:“内史腾固然稳妥,但灭韩乃统一首战,需雷霆之势。臣以为...蒙恬更为合适。”
“蒙恬?”冯去疾略显惊讶,“他虽为蒙武之子,但年纪尚轻...”
“正合孤意。”嬴政突然开口,声音如金铁交鸣。他从案上取出一卷竹简,“这是蒙恬昨日送来的军报,诸位可一观。”
竹简在众臣手中传递。李斯展开细读,眉头渐渐扬起:“这个赵麟...入伍半月便升百夫长?”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兴味:“蒙恬称此子有胆有谋,一人独战十名百战亲卫而不败。孤观其行事,有万人将底蕴。”
王翦忽然拍掌:“臣想起来了!这赵麟来自李家村,正是丞相封地所在。据说李丞相的小女儿还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
李斯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确有此事。不想臣的封地竟出此等人才。”
嬴政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斯一眼,随即拍案定夺:“传诏,蒙恬为主将,率雍城大营十万精兵,即日开拔灭韩。王翦统函谷军佯攻赵境。李斯、冯去疾负责粮草辎重调配,务必充足。”
“诺!”众臣齐声应命。
“蒙毅。”嬴政唤道。
一直沉默的蒙毅上前一步:“臣在。”
“持孤兵符,速往雍城大营传令。大秦统御天下之战,从灭韩开始!”
蒙毅双手接过青铜兵符,深深一拜:“臣必不辱命!”
众臣退下后,嬴政独自立于沙盘前。
他拿起一枚黑色小旗,稳稳插在新郑的位置上,又取出一枚红色小旗,插在雍城大营。
“赵麟...”嬴政轻声自语,“让孤看看你是不是吉臣。”
与此同时,雍城大营。
朝阳刚刚升起,校场上已列队整齐。
赵麟身着崭新的百夫长铠甲,腰佩精铁剑,站在百人队前。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这些都是他精心挑选的锐士,有同村的李青等人,也有在演武中表现突出的新兵。
“百夫长!将士列队完毕!”李青小跑过来报告,脸上满是崇敬。
赵麟点头,大步走到队伍前方。
百名士兵立刻挺直腰板,目光灼灼地望向他。
“弟兄们。”赵麟声音不大,却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刚得到消息,大秦即将动兵。”
队伍中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但很快平息。
这些士兵大多是新兵,对战争既期待又恐惧。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赵麟继续道,“害怕是人之常情。但记住,我们是秦之锐士,身后是父母妻儿,是大秦的万里河山!”
他拔出精铁剑,剑身在朝阳下闪烁着寒光:“我赵麟在此立誓,战场之上,绝不忘袍泽之情,绝不后退半步!若有违背,犹如此案!”
剑光一闪,旁边的木案应声而断,切口光滑如镜。士兵们瞪大了眼睛,这一剑之威,远超他们的想象。
李青第一个单膝跪地:“誓死效忠大秦!誓死跟随百夫长!”
“誓死效忠大秦!誓死跟随百夫长!”百人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赵麟收剑入鞘,心中却并不平静。他调出系统面板:
【姓名:赵麟】
【境界:三流境界(中期)】
【经验值:170/200】
【力量:30】
【敏捷:30】
【体质:30】
【内力:30/30】
【功法:基础内功(黄阶下品)】
【武技:基础剑法(黄阶下品),疾风剑诀(黄阶中品)】
还差30点经验就能突破到三流境界后期。
这场战争,正是他需要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