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作品:《请问,能帮我扎一针吗?》 苏郁好不容易将注意力从“身高歧视”中拉回来,重新投入到称药大业中。
他捏着戥秤,对着药方上写的药材,又开始新一轮的“平衡挑战”。
他正跟那颤巍巍的秤杆较劲,药堂的门再次被推开了。
这次进来的是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面色蜡黄,眼袋浓重,眼神飘忽,走路时脚步都有些虚浮。
他一进来,就没什么精神地瘫坐在诊桌前的椅子上,有气无力地说。
“医生,我最近……总觉得浑身没劲,腰酸背痛,头晕眼花的,睡觉也睡不踏实。”
谢允禾放下手中的药材,走过去,示意他伸手号脉,又看了看他的舌苔,然后状似随意地问道。
“最近休息怎么样?‘生活’方面……是不是不太规律?”
年轻男人眼神闪烁,支支吾吾。
“还、还行吧……就是……嗯……”
谢允禾收回手,身体微微后靠,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语气慢悠悠的。
“小伙子,年轻人火力旺是好事,但也要懂得细水长流是吧。有些‘个人娱乐活动’,比如……深夜独自‘奖励’自己,也得讲究个适度。过度开采,再肥沃的良田也得变盐碱地啊。”
“噗——”
正在跟药材斗争的苏郁,一个没忍住,差点笑出声。
他赶紧低下头,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肩膀却控制不住地开始微微抖动。
他不敢抬头,生怕看到谢允禾那本正经调侃人的样子会彻底破功。
“奖励自己”。
师傅这用词,也太精辟、太损了吧!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周叙那家伙平时熬夜打游戏看小电影后第二天萎靡不振的样子,简直和眼前这位如出一辙!
他替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
那年轻男人的脸瞬间爆红,一直红到了耳朵根,脑袋都快埋到胸口去了,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
“我……我知道了……”
“嗯,知道就好。”谢允禾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刚才只是讨论今天天气如何?
“你这是典型的肾阴亏虚,虚火上扰。我给你开点滋阴降火的药,调理一下。”
他拿起毛笔,一边写方子一边继续说,语气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药能帮你补,但根子还得你自己守住。我的建议是你最近把手机里那些‘学习资料’清理清理,多出去运动运动,晒晒太阳,看看绿色植物,净化一下身心。晚上睡前泡泡脚,比什么都强。”
年轻男人头点得像小鸡啄米。
“好好好,谢谢医生,我一定注意!”
“药下午来取吧,药帮你代煎好。”谢允禾将写好的药方递给他。
男人如蒙大赦,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药堂。
男人一走,苏郁终于憋不住了,“哈哈哈”地笑出了声,刚才强忍的笑意彻底爆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师、师傅……‘奖励自己’……哈哈哈……你也太会说了吧……”
他一边笑一边断断续续地说,完全没注意到自己称盘里的药材早就因为他的抖动而撒出去不少,剂量完全不对了。
谢允禾看着他笑得东倒西歪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走到他身边。
他先是瞥了一眼苏郁称盘里明显分量不足的药材,又看了看旁边几堆已经称好、但要么一看上去就偏多要么一看上去就偏少的药包,眉头微挑。
“笑得很开心?”谢允禾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一丝危险的意味。
苏郁笑声戛然而止,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谢允禾伸手,用手指拨了拨称好的药材,又拿起戥秤,称了称里面黄连的分量。
秤杆明显倾斜——
多了至少2克。
“黄连10克,你给了12克。”谢允禾语气平淡地陈述。
他又抽查了生地,秤杆高高翘起——
少了3克。
“生地黄15克,你这里只有12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苏郁那张瞬间垮下来的脸,以及因为刚才大笑而泛红的脸颊,故意拖长了语调。
“苏少爷,你这称的不是药,是我的血压吧?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
苏郁的脸瞬间爆红,这次是羞的。
“对、对不起师傅!我……我刚刚……”他懊恼得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刚刚光顾着笑别人‘奖励自己’,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谢允禾替他补全,随即抬眸瞥了他一眼,凉凉地道。
“很好笑?看来你对这方面很有共鸣?要不要师傅也给你把个脉,看看是否需要未雨绸缪,开几副六味地黄丸预备着?”
“我才不用!”苏郁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立刻跳起来反驳,脸颊微热,“我身体好着呢!我那是……那是……那是意外,我平时都不轻易笑的。”
谢允禾叹了口气,上前一步,站到了苏郁的身后。
苏郁瞬间僵住了。
一股淡淡的、混合着药香和清爽皂角的气息从身后笼罩过来。
谢允禾的胸膛几乎要贴上他的后背,温热的体温隔着薄薄的衣物传递过来。
一只手从苏郁的身侧伸过来,轻轻覆在了他握着戥秤杆的左手上,另一只手则握住了他拿着铜匙的右手。
“手要稳,心要静。”谢允禾低沉的声音在苏郁耳边响起,呼吸间的热气若有若无地拂过他的耳廓。
“眼睛要准,看好刻度,手腕用力要轻。”
苏郁整个人都懵了,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被谢允禾包裹住的双手和近在咫尺的呼吸上。
他清晰地感觉到谢允禾手掌的温度,甚至还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谢允禾似乎并未察觉他的僵硬,或者说察觉了但不在意。
他握着苏郁的手,引导着他重新清理秤盘,然后舀起适量的药材,将药材拨入秤盘。
在他的操控下,秤杆几乎没有任何剧烈的晃动,便稳稳地停在了“15g”的刻度上。
“感觉到了吗?”谢允禾低声问,声音近得仿佛就在苏郁的耳膜上震动。
苏郁喉结滚动了一下,胡乱地点了点头,根本说不出话。
他感觉自己脸颊烫得可以煎鸡蛋了。
“再来一次。”谢允禾并没有立刻放开他,而是继续握着他的手,引导他称取下一味药麦冬。
他的动作耐心而细致,每一个细微的力道调整都通过相贴的皮肤清晰地传递给苏郁。
苏郁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去感受那精准的力度和节奏。
渐渐地,他狂跳的心脏似乎平复了一些,注意力真正沉浸在了这奇妙的手感中。
原来,称药真的不是光靠眼睛看就行,这种微妙的平衡感,需要手、眼、心的高度协调。
直到“麦冬”也精准地称取完毕,谢允禾才缓缓松开了手,向后退开一步,那令人心悸的温热气息和压迫感也随之远离。
“自己把剩下的按照这个感觉称完。再把刚刚那个年轻人的药也称了。”
谢允禾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淡然,仿佛刚才那番亲密的指导再正常不过。
“错一味,今天下午就留下来,把我新进的那批茯苓全部捣完。”
苏郁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依然有些紊乱的心跳和发烫的脸颊。
他用力点头,重新拿起戥秤,回忆着刚才谢允禾手把手教导的感觉,开始称取剩下的药材。
这一次,他的手稳了很多,虽然速度依旧不快。
但准了好多。
好不容易把所有药材都称好,分堆放在几张黄草纸上,苏郁长长舒了口气,感觉比跑了个一千米还累。
他抹了把不存在汗,带着点期待又有点忐忑地看向谢允禾。
“师傅,我抓好了!”
谢允禾踱步过来,目光在那几包药材上扫过。
“菟丝子掺杂了些许碎壳,抓药时需用手指微微拨动,挑拣干净。杜仲块太大,不利煎出药效,抓药时若见到过大块茎,应用手掰小或使用铜杵稍作捣碎,不过克数对了,值得表扬一下”
“谢谢师傅!”声音轻轻的,感觉有些不开心。
“对自己要求这么高的吗?”谢允禾心道。
“药材称准只是第一步,煎煮不得法,良药也能变糟粕。跟我来后堂。”
“是!”苏郁立刻讲情绪收拾好,像个小尾巴似的,亦步亦趋地跟着谢允禾穿过一道布帘,走进了后堂。
后堂比前堂稍小,靠墙是一排现代化的自动煎药机,但旁边也保留了一个传统的煎药区域,放着几个小小的炭炉和一套明显经常使用的砂锅。
谢允禾径直走向了传统煎药区。
“自动煎药机方便,但既是学中医,还是用传统的老锅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苏郁刚刚抓好的那副药。
“尤其是涉及先煎、后下、包煎这些特殊处理的,手动煎煮更能把握火候。”
他将药材倒入一个干净的陶制砂锅中,然后示意苏郁去接水。
“水量要漫过药材两到三指节,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药材充分软化,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苏郁认真点头,像执行重要任务一样,小心翼翼地接了水,看着清水慢慢浸透那些干燥的根茎叶草。
等待浸泡的时间里,谢允禾也没让苏郁闲着,让他去把之前那个“虚劳”年轻人的药也依法泡上。
苏郁现在干劲十足,做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半小时后,浸泡完成。
谢允禾将砂锅放在一个小炭炉上,点燃了炭火。
“现在,武火煮沸。”他调整着火力,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
“武火就是大火,要让它尽快沸腾,但不能溢锅。”
苏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砂锅。
很快,锅里的水开始翻滚,药汽氤氲,带着黄连特有的苦香弥漫开来。
“沸腾后,转为文火。”
谢允禾将炭火调小,只剩下一点点幽蓝的火光。
“文火慢煎,保持微沸,计时二十分钟。这期间要偶尔用竹筷轻轻搅动,防止粘锅底。”
苏郁接过谢允禾递来的竹筷,郑重其事地守在锅边,时不时地按照吩咐轻轻搅动一下。
他看着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细密气泡的棕褐色药汁,鼻尖萦绕着复杂而陌生的气味,心里有种奇异的宁静感和成就感。
谢允禾靠在旁边的桌沿,看着苏郁那副如临大敌又兴致勃勃的侧脸,忽然轻笑了一声,想到什么似的开口。
“看你现在这认真样,倒是让我想起我刚开始学医那会儿了。”
苏郁立刻竖起了耳朵,好奇地转过头。
“师傅你刚开始学的时候什么样?”
他无法想象谢允禾也会有笨拙的时候。
谢允禾推了推眼镜,陷入了回忆,嘴角带着点自嘲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