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群英议谋

作品:《三国:老曹别猜了,我真不是卧龙

    中军大帐,人员依次而入。


    曹操踞坐于主位,目光如炬。


    帐中文臣武将站立。


    一侧是以曹仁、曹纯、张辽、徐晃为首的将领。


    另一旁则是以荀攸、程昱、贾诩、陈群为首的谋士。


    武将肃穆。


    谋士沉思。


    所有人心中都有算计。


    只是无一人开口,现场也算寂静。


    这就是曹操南下的核心班底!


    聚集于此,自然要商讨后续大计。


    曹操的目光,在一群人的身上游移。


    他的视线好似有实质的压力。


    不少人,如曹纯感受到曹操的注视后,额头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诸位。”


    曹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非常清晰:


    “长坂坡一战,我军击溃刘备主力,使其仓皇而逃,这算得上一胜。”


    “但是,双方力量悬殊,那刘备狡诈异常!”


    “未能擒杀那刘玄德,反折损我数百虎豹骑。”


    “此战,便算不得全功!”


    帐中安静得落针可闻。


    曹纯更是低着头,不敢与曹操对视。


    但曹操却将视线放在曹纯的身上:


    “子孝前番新野之战,轻敌,险些酿成大祸,尚情有可原。”


    “子和,你统率虎豹骑,却让刘玄德走脱,你有何话可说?”


    曹纯的膝盖猛地砸在地面上:


    “末将无能!”


    “请丞相治罪!”


    等了几个呼吸,没有听到曹操继续发落的言语,曹纯才声音颤抖地解释:


    “丞相!并非末将推诿。”


    “是那刘备军中,杀出一员骁将。”


    曹操眉头一皱:


    “何人?”


    曹纯咬牙切齿地回答:


    “赵云!赵子龙!”


    “此人银枪白马,于虎豹骑的包围之下,出入如无人之境!”


    “末将率军围堵,却被他单枪匹马杀出重围!”


    “其勇猛,末将不敌!”


    听着曹纯的描述,所有人的眼前,都好像出现了一道银白色的身影。


    虎豹骑乃是天下精锐!


    曹纯更是调遣身披重甲的虎骑,竟然也被赵云杀穿!


    曹操的眼底更是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惊,以及隐藏极深的嫉妒!


    他自认占据天下大义!


    可天下的谋士与勇将,为什么不偏爱于他?


    前有诸葛孔明,博望坡的一把火,差点烧到了新野。


    后有杀穿了虎豹骑包围的赵云!


    “刘备!”


    “一大耳贼!何德何能,竟能得如此勇将?”


    曹操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现场的气氛越发紧张。


    这时,谋士队列中,走出一人。


    正是荀攸。


    “丞相,长坂坡一战,子和将军没有抓住刘玄德,虽有小过,但击溃刘备军主力,更是扩大我方优势,功劳亦不容忽视。”


    “当下,并非要追究一时得失,而是要谋定荆州大局!”


    他拱了拱手,继续道:


    “刘玄德此刻连番战败,更是仓皇逃窜。”


    “可他却是逃往荆州,若是令其与屯兵江夏的刘琦合并。”


    “恐成我等心腹之患。”


    “当务之急,便是要趁其不备,拿下襄阳,借此奠定荆州局势,以绝后患!”


    程昱随即附和:


    “公达所言极是。”


    “刘景升已死,刘琮更是无法掌控大局。”


    “蔡瑁等意图归降丞相。”


    “只要丞相兵临城下,襄阳必将收入囊中。”


    “届时荆州大局已定,任那刘备有再多图谋,也不过翻手可灭。”


    这话一出,陈群等人纷纷点头。


    这是他们心中最稳妥,也是最符合常规战略判断的谋略。


    控制荆州中枢,扩大他们的战力优势。


    既然能够横推。


    为什么要鬼鬼祟祟地用奸计算计?


    然而,曹操没有像以往那样,表现出任何的欣喜。


    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目光再度扫过众人。


    谋士们一脸的理所当然。


    将士们则是群情激昂,就等曹操一声令下。


    最后,他将视线锁定在那个与世无争的身影上。


    “文和,你有何看法?”


    看着贾诩要拱手施礼,曹操的声音重了几分:


    “我要听的,是你的真心直言。”


    刹那间,所有的目光聚焦在贾诩的身上。


    这位向来安静的谋士,缓缓抬头。


    那双眼中,一片平静,稳稳与曹操对视。


    两人的视线交汇。


    曹操的心中自有沟壑。


    而贾诩,眼中闪烁一抹动容。


    他叹了一口气。


    “丞相明鉴!”


    “诸位谋策,乃老成稳重之道。”


    他对着众人点点头,随后不留情地说:


    “可我认为,刘备未必会去襄阳。”


    “更未必会与刘琦合流。”


    看着其他人眼中的不以为然,贾诩叹了一口气:


    “诸位都能一眼看透的局面,那刘备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诸位认为,刘备是一个明知道死路一条,还要硬着头皮走下去的性格吗?”


    众人陷入沉思。


    贾诩看没人说话,这才慢悠悠开口:


    “况且,刘备此刻战败,士气低落。”


    “若是去了襄阳,便是寄人篱下。”


    “现在的刘备,已经展现出枭雄心性,他帐下的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


    “他们怎么可能会继续将命运托付于其他人?”


    “何况,蔡瑁等人的谋算,刘备未必不知道。”


    “现在去了,岂不是成了被拱手送给丞相您的功劳?”


    荀攸皱眉,看向贾诩:


    “若不去襄阳,刘备又能去何方?”


    “他不去襄阳,我们必会前往,到时候刘备还是会变成我们的掌中之物。”


    贾诩摇头:


    “我只是觉得,诸葛亮用兵,喜欢用奇招,后手更是让人看不透。”


    “长坂坡虽败了,但他们的核心战将藏在百姓中,并未损失太多。”


    “况且,长坂坡之上,关云长亦是不知所踪。”


    “这其中,恐怕另有玄机。”


    一番话,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对策。


    却是将前方的迷雾尽数挥散!


    曹操的心中荡起涟漪。


    这话与诸葛白的预测,何其相似!


    他眼中闪烁一丝兴奋!


    诸葛白的能力,果然可以与贾诩这类顶尖谋士相匹配。


    甚至能够压过诸葛亮!


    突然,曹操抚掌而笑:


    “哈哈哈!”


    “此言甚妙!”


    “刘备的去向,的确要仔细推敲。”


    “如果他没有去襄阳,我军全力压上,反倒会直接扑空,甚至会错过良机!”


    帐中众人的心头一跳。


    就连贾诩,也睁开了半阖的眼眸,好奇地看向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