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辩白
作品:《日光倾斜》 第十三篇章·辩白
新年钟声的余韵还在夜空中回荡,白可望着陈一屿眼中闪烁的泪光,感觉这一刻像是被无限拉长。她等待着他未竟的话语,那个从高二初雪之日就悬在空中的答案。
“白可!”
李蒙的声音突兀地插进来,打破了这珍贵的瞬间。他大步走来,面色不善地挡在白可身前,直面陈一屿。
“你又来招惹白可?”李蒙的语气带着压抑的怒气,“当初不告而别的是你,现在和邱洛迪出双入对的也是你。你到底把她当什么?”
陈一屿眼中的柔软瞬间褪去,恢复了往常的淡漠。他看了看李蒙,又望向白可,嘴唇微动,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李蒙,不是你想的那样...”白可急忙解释。
“那是怎样?”李蒙转头看她,眼中满是心疼,“你还要被他伤害多少次才明白?他要是真在乎你,怎么会连一句解释都吝啬?”
陈一屿的拳头微微握紧,白可看见他下颌线绷紧的弧度。她知道,那些无法言说的苦衷正像枷锁一样困住他。
“对不起。”陈一屿最终只吐出这三个字,深深看了白可一眼,转身没入夜色。
白可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一片冰凉。从高二到大一,整整两年,他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李蒙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白可,我不想看你难过。但他给不了你想要的。”
白可勉强笑了笑:“回去吧,我累了。”
大一下学期的校园,春意渐浓。
白可负责组织的学院艺术节遇到了难题——原定的赞助商突然撤资,舞台设备和宣传材料都需要重新筹措。
“别担心,我认识一家文化公司的负责人,可以介绍给你。”学生会办公室里,陆子涵递给她一杯热水,“明天我陪你去见他们。”
白可点点头。这段时间,陆子涵确实给了她很多帮助,而且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让她逐渐放下了戒备。
第二天,他们顺利谈下了赞助。回校的路上,陆子涵突然说:“你比我想象中更能干。很多大一新生遇到这种问题早就慌了,你却能把方案准备得这么周全。”
“尽力而为。”白可谦虚道。
陆子涵注视着她,眼神深邃:“有时候我觉得,你像是经历过很多事,比同龄人成熟得多。”
白可没有接话。
艺术节筹备期间,白可经常忙到很晚。有几次,她隐约觉得有人在远处注视着她,但每次回头,都只看见空荡荡的校园小路。
四月初,学生会组织了一场跨院系的辩论赛,辩题是“青春里,未说出口的遗憾更美还是更痛”。
白可代表心理学院出战,抽到的立场是“更美”。
比赛当天,礼堂座无虚席。白可站在辩台上,目光不经意扫过观众席,意外地看见了陈一屿。他坐在角落,安静地望着她。
轮到白可发言时,她放下准备好的稿子,即兴发挥:
“对方辩友认为未说出口的遗憾更痛,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失去的部分。但我想说,青春里那些未说出口的心意,就像未拆封的礼物,永远保留着最美的可能性。”
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说出口的喜欢可能会被拒绝,可能会随着时间变质。但未说出口的,却能在记忆里永远鲜活,成为支撑我们前进的力量。”
观众席上一片寂静,大家都专注地听着。
“我承认,未说出口的遗憾会带来疼痛。但正是这些疼痛,让我们学会成长,学会珍惜。它们不是青春的败笔,而是最美丽的注脚。”
白可的发言结束后,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她看见陈一屿微微低下头,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辩论赛结果揭晓,心理学院获胜。白可被评为最佳辩手。
赛后,陆子涵第一个走上前来,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欣赏:“你今天的表现太精彩了。我从未见过有人能把‘遗憾’诠释得这么美。”
“谢谢。”白可微笑着,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那个角落。
陈一屿的座位已经空了。
“晚上学生会庆功,你一定要来。”陆子涵的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
白可点点头,心里却莫名有些失落。
那天晚上的庆功宴,陆子涵对白可格外关注。他坐在她身边,细心地为她添饮料,与她说笑。其他部员交换着暧昧的眼神,白可却有些心不在焉。
宴会中途,她借口透气来到阳台。春夜的风格外温柔,远处图书馆的灯光星星点点。
她想起辩论赛上自己说的话——“未说出口的遗憾更美”。可真的如此吗?那些悬而未决的心意,那些欲言又止的瞬间,真的比一个明确的答案更好吗?
“原来你在这里。”陆子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舒服吗?”
“只是有点闷。”白可没有回头。
陆子涵站在她身边,沉默片刻后轻声说:“白可,你真的很特别。不只是你的能力,还有你对事情的独特见解。”
白可警觉地侧身,却对上他异常认真的眼神。
“我知道你可能听过一些关于我的传言,”他继续说,“但我对你是不一样的。”
就在这时,白可的视线定格在楼下的小路上——陈一屿独自一人走在夜色中,抬头望向她的方向。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他随即转身离去,身后的空气也变得冷清。
陆子涵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眉头微蹙:“那是陈一屿?”
白可没有回答。她看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忽然明白了辩论赛上自己说的那些话,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
未说出口的遗憾,终究还是痛的。
春风吹过,带来远处丁香花的香气。白可深吸一口气,对陆子涵礼貌地笑笑:“我们回去吧。”
这个春天,有些故事还在继续,而有些,或许已经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