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作品:《但羡鸳鸯不羡仙

    皓月当空,华灯初上,人间正逢上元佳节。孔明灯缓缓升空,带着愿望与祈盼飘向遥远的天际。百姓们仰望着这些承载着希望的灯笼,心中祈祷未来美好憧憬。


    酒肆花窗上倒影着觥筹人影,茶栩间烟雾升腾。梨离穿行在人海中,看着白墙黛瓦,暗道:“对比梦中,好似矮了不少。”


    转头几名孩童,手中提着霄灯,前后追逐打闹,嘴里还唱着:“雪风凛,花信缤,嫏嬛何处化清旻。柳含颦,白鹭锦,一掷千金何人引。”


    听到此,梨离停下脚步,狐疑道:“嫏嬛,这不是指—”


    梨离思绪不自觉飘远,再回神便听见:“快点,快点。今日花魁选头魁,再不去可就晚了。”


    人间常说:秦淮河上多脂粉,千金一掷红颜吻。


    秦淮河两道车马粼粼,人流如织。茶馆、酒旅应有尽有,人群熙熙。湖面倒映岸边花灯清风拂动,泛起阵阵涟漪


    梨离走到秦淮河畔,河上画舫,岸边垂杨,杨树下,有少年公子摆摊卖画。一座桥,斑驳古旧,石栏槛上已长出层层青苔心想:“不只是三教九流。”


    转身进了家酒楼,楼下的大堂里,灯火通明,席间小二端着酒菜飞快穿梭着,猜拳声,谈笑声,杯盏碰撞声,梨离立在酒楼上方,环视暗道:宫廷贵族竟也来此凑这热闹。


    “今日堪称热闹,就不知花魁之名落入谁手。”


    言语之间并无火药味,他们在对话中旋转跳跃,一言一反驳。


    梨离回眸望去,远处男子身着一身云缎锦衣,唇瓣含笑,五官俊美。折扇摆动间,难掩贵气风流。


    陪同中有一人打趣道:“凌兄,今日美人如云,不知哪位佳人能的凌兄亲眼?”


    男子执扇摇摇一指,薄唇角微微一笑:“今日美人如云、各有千秋,但在本公子心中最钟意的姑娘嘛。”


    故意拉长语调:“当属莺莺姑娘。”


    “莺莺姑娘自然是极好的,但今日花魁人选可不知莺莺姑娘一位。”一身后传来不急不缓的声音,打断了接下来的奉承。


    “莺莺姑娘号称开阳国的解语花,但比起一枝独秀自是姹紫嫣红更好。”众人循声望去,来人身着一袭湘红色的醉缎宫袍,袍下镶嵌琉璃小珠,腰上挂着软鞭。眉眼生得明艳,一双凤眼瞟了眼凌若尘,她高昂着头颅,眉梢眼角尽是嚣张之态。


    “怎的?凌二公子打算一掷千金,送莺莺姑娘花魁之位,那也得看本小姐答不答应。”


    凌若尘拱手行礼:“我当是谁呢?原是楚大小姐。”抬眸波澜不兴扫了楚倾墨一眼“不知为哪位美人一掷千金呢?”


    楚倾墨临走时冷冷撂下一句:“凌若尘你有你的莺莺姑娘,我有我的红绡姑娘。”接着话峰一转:“虽说二位姑娘同属花间阁,但头魁一事一”踱步到凌若尘面前,修长的手指抵在凌若尘胸前:“咱们走着瞧。”


    凌若尘勾住那修长的手指,冷凝着脸开口:“楚大小姐,那今日你我二人便骑驴看戏本走着瞧。”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看客聚拢在一起,朝着两人离去的方向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梨离默默在心里补了一句:果然亡灵承不欺我,为博美人一笑一掷千金,那些迷恋美人皮、粉红骷髅的,何时才能懂得,色字头上一把刀。


    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琴声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同时渐渐移近……


    梨离看了片刻呢喃道:“无趣。”正欲离开。


    “楚大小姐为博红颜一笑,出千两黄金。赠予花间阁红绡姑娘助姑娘登上头魁宝座。”消息传入耳畔,梨离脚步一顿,那人叹一口,说着,案台上的醒木猛得一敲,等吊足了各听众的胃口,才续说道:“此事一出,凌家二公子出手那叫一个阔绰,”


    有一看客许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大声喊道:“凌二公子,就眼睁睁看着花魁之位落入他人之手?”


    “这……”那人清了清嗓音,秉着谁都不得罪的态度,开口:“凌家二公子出黄金万两东海珍珠一斛,赠与花间阁莺莺姑娘,望姑娘登上头魁之位。”


    此消息一出,人群朝一个方向涌去。随着人流而行,来到人群聚集处,空气中弥漫这对抗的张力,他们站在那里,就像两座不可逾越的悬崖,互不相让。


    “凌若尘,你今日当真与本小姐过不去了。”楚辞墨握紧软鞭,身体微微颤抖,显示出内心的愤怒。


    “楚大小姐,凡事都要讲究个先来后到。”凌若尘摇了摇白玉扇:“更何况是你楚大小姐技不如人,与凌某何干?”


    楚倾墨听后,险些咬碎一口银牙:“既如此凌若尘今日本小姐倒要瞧瞧你如何拿出那万两黄金与那东海珍珠一斛。”


    “这便不劳楚大小姐费心了。”凌若尘挥挥手,四位壮汉台上箱子。


    凌若尘瞥了一眼楚倾墨扬声道:“今日便让大小姐开开眼界”说完,壮汉打开了其中一台。


    众人惊叹道“是一箱黄金。”


    “这一箱黄金应有两万两左右。”


    “我想不止两万俩。”


    凌若尘听着台下聒噪的声音,笑着对楚倾墨说:“不知楚大小姐还有疑问。”


    “你,你……”楚倾墨闻言握紧软鞭咬牙切齿道“凌若尘,你欺人太甚。”


    楚倾墨挥舞软鞭,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朝着凌若尘攻去。凌若尘躲闪不及被软鞭掀下高台,在众人高声呼喊中,梨离单手结印腾空而起,从背后将凌若尘抱在怀里,呼吸时带出来的热气在梨离的颈间围绕。


    “多谢姑娘救命之恩。”落地之后凌若尘拱手一礼道“在下凌若尘,敢问姑娘如何称呼?”


    梨离漫不经心晖了句:“梨离。”


    “梨离,当真是为佳人。”凌若尘目光紧紧追随梨离,看着她在余晖中转身,消失在朦胧的街角。


    “凌若尘,你这是又看上了哪家小姐了?”凌若尘理智瞬间回笼。


    凌若尘面上情绪不显,淡淡的来了句:“与其关心我,楚大小姐你还是想想,今晚的事如何向丞相大人交代吧。”


    “回府。”


    行走在热闹的街头,梨离穿过街角小巷,到了一座府邸前面,冥界至大战后不过问人间之事,避免消息堵塞,于是便以审判之名在人间,以行商之名制造宅院,以备不时之需。


    “见过审判。”


    “起身。”


    “谢审判。”


    “如何称呼?”梨离问道。


    “在下名为善,是帝姬陛下派往开阳总管之一。”善总管语调中带着笑意“此府以审判您的姓而立,称梨府,不知审判来人间是有何要事?”


    梨离深思熟虑后开口:“善总管在人间多年,可以听说过阵法图的消息?”


    “不曾听闻,但如果是图纸的话,大人不妨去娜嬛书院试试。”善总管皱着眉头回话。


    “琅嬛书院?”听到此处,梨离想起了孩童传唱的童谣。


    “是的,琅嬛书院,每年前十位可进入开阳藏书馆进行研读,那里可能会有审判想要之物。”善总管解释。


    “原来如此,即那命名“琅嬛”便有其特殊之处,但要如何进去?”梨离揉了揉眉间反问。


    “可能要委屈审判道琅嬛书院读书了。”善总管话音刚落。


    梨离不可置信的确认“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