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过年
作品:《于是,他们结婚了》 2月6号,腊月二十七,周二。
因为不赶时间,樊如音和徐林睡到自然醒,不慌不忙地吃完早午饭,才准备回榕城。
徐林去停车场开车的几分钟,樊如音去了旁边的药店一趟。
刚上车,樊如音就打开刚买的消炎药膏,挤了一点在食指上要帮徐林涂。
看着伸过来的手指,徐林下意识往后一缩。
“不用……”
他本想说不用这么矫情,但对上樊如音平静的目光,顿了顿,又乖乖往前凑近了些。
药膏里似乎加了薄荷,涂上去,嘴唇先是凉凉的,紧接着转变为灼热感。
徐林盯着樊如音近在咫尺的脸,面容干净,眉眼如画,忍不住微微心悸。
他能感知到在唇上游移的手指,动作轻柔得不像话,只要稍稍一想,这股灼热似有蔓延到全身的趋势。
“好了。”
终于,徐林在昏昏茫茫中,漫长又短暂的一分钟结束了,他暗中抓握几次,僵硬的手指才恢复灵活。
他撇开乱七八糟的思绪,系好安全带,开车回家。
——
临近年底,新年的气氛愈加浓厚,街上张灯结彩,人流如织。
两人第一次在一起过年。
樊如音习惯一切从简,节日于她而言只是一个名词罢了。
但徐林瞧着兴致很高,拉着她贴窗花、写对联,去商场买新衣服,去超市采购年货。
慢慢地,她也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有了一丝期待。
——
除夕一早,樊如音在徐林的强烈要求下换上前两天买的新衣服,然后就开始一整天的厨房、客厅巡游,间或被叫过去投喂。
天刚黑,他们的年夜饭也上桌了。
徐林大显身手,做了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
樊如音暂时放下平日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吃的饱饱的。
胃里装满食物,人也开心了不少。
上一次除夕夜这样开心,还是许多年前,姑姑姑父和文君偷偷来榕城看她。
往年春节,她都是一个人过的。
上大学时,就去兼职拿三倍工资。
工作前几年,会去国外玩,因为在国外,她的形单影只不太会引人注意。
近几年,厌倦了出远门,便哪里也不去,就窝在家里,看书、追剧,然后睡觉。
偶尔,心情不错,也会照着食谱做几道菜充作年夜饭;心情不佳,那就是一碗面条或饺子了事。
父亲有了新家,母亲有了新男友,奶奶走后,山上那个曾经共同的家,也不会有人等她。
她没有家,无处可去,所以她给自己买了一个家。
——
北京时间晚八点整,樊如音和徐林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直播。
客厅里温度适宜,面前摆满了水果、零食,他们静静靠在一起,与全国人民一起迎接新年。
网上曾说,春晚没什么意思,一年不如一年,可樊如音竟然觉得今年挺热闹的。
她喜欢这种有人在侧,可以一起说说话,一起吃吃饭,温馨宁静的生活。
——
2月11日,大年初二。
徐林要回老家,准备呆一晚,他提前做好饭菜,才匆匆离开。
几天前,樊如音问过徐林同样的问题“需要我去吗”,徐林不想让她与父母接触过多,就拒绝了。
樊如音倒也没多想,她曾听林徐吐槽过他们父母,挺奇葩的两个人。
不用去拜年,也不用装模作样面对一群不熟,甚至不认识的人,她乐得自在。
然而,回到姜县的徐林,并没有在家里见到父母的身影。
他打给母亲徐志娟时,才发现被拉黑了。
应当是上次如音生病时,他们吵了一架后被拉黑的。
被徐志娟拉黑是常有的事,等有需要时,她又会悄悄将他放出小黑屋,然后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来找他。
夜幕降临,徐志娟和林家伟还没有回来,徐林看着客厅里樊如音准备的一堆礼品,兀自笑了。
笑自己还顾念着一丝血脉亲情,开车两百公里,又在这冷冰冰的地方等上许久。
他还不如留在榕城,与樊如音多待一会。
想到这,徐林立马下楼,路过街口时,昏暗中见一家店招牌还亮着灯,他熄了火走过去。
这是一家卖小吃的店,开了十多年,主营各种冷吃和烤食,味道口碑远近闻名。
老板姓李,戴着白色厨师帽和透明的口罩,看到有客人来,就放下手机站起来招呼,待人走到灯下,才发现是老林家的儿子。
“诶?徐娃儿,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姐喃?”
徐林笑着进店,“李叔,新年快乐!”
然后才一一回复,“下午回来的,我姐没一起。”
老李点点头,长吁短叹,“哎,你爸妈又不在家?”说着,他看了看外面的黑车,又道,“要走了哇?”
“嗯。”徐林微笑点头,没有过多赘述。
“听说,你结婚了哇?媳妇没跟你回来?”
“对,我正要回去,刚好路过看到您还没关门,想着过来买点小吃给她尝尝。”
“哈哈哈!”李老板大手一挥,豪气道,“随便选,我请客,也让你媳妇尝尝我们姜县老李的味道。”
“媳妇”是姜县老一辈人对妻子老婆的称呼,听着淳朴憨厚,徐林心头奇异地温柔,想到樊如音,笑意涤荡,没说话,低头认真挑选了两个兔腿。
他觉得兔腿最好吃,想了想又拿了几种卖的最好的小吃交给老李真空装袋。
老李动作麻利,很快就打包好,徐林付完钱道别一声就离开了。
看着黑车远去,老李收回伸长的脖子,背着手踱步回店里,心中感叹,老林家那两口子又是在哪喝酒打麻将吧,瞧徐娃儿那样子,风尘仆仆赶回来,怕是人没见到,热水也没喝上一口。
说来也奇怪,老林两口子不管事,两个娃儿倒是都争气,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他们家勒,就一个娃,钱没缺过也上心,补课兴趣班一直在上,却没学出个名堂。
但娃儿还是不错,性格开朗,嘴甜心善,跟他们关系好,其他的不行就不行吧,反正将这个店传承下去,也能生活的不错。
想到这,老李慢悠悠收拾东西,准备关店回家,还得去另一条街给闺女买她点名要吃的奶油小蛋糕哩。
——
徐林离开后,樊如音睡了个午觉,又去书房忙自己的事,没注意时间,等她抬头反应过来的时候,窗外已经完全黑下来,只余霓虹点点漂浮在空中。
她收拾好东西,活动着肩骨慢慢走出去。
客厅一片漆黑,她开了灯,坐在沙发上点开手机,两个小时前,徐林发过一条消息说到了,她回了个好表示知道。
樊如音关掉手机,躺在沙发上放空休息,周遭静悄悄的,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平日这个时候,他们应当是快吃完晚饭了。
她工作时,徐林也会掐着时间,一会进来叫她喝水,一会又送一盘水果,有他在,总是热闹温暖的,时间仿佛也流逝得格外快。
但是今天,什么都没有。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打扰,没有人悄然做好饭菜。
太安静了,樊如音打开电视,想打破令人心慌的沉闷。
她长久呆在小黑屋,并且习以为常。
突然有一天,有人推开一条缝,递进来一个苹果,说祝她平安快乐。
后来,陆陆续续送进来许多小玩意,门缝越开越大,他甚至用美味的饭菜引诱她走出去。
其实,她并不贪吃,只是他的笑容太过晃眼,她想多看几眼,想离他近一点。
这样的话,她是不是也能离快乐近一点?
——
徐林回来时,樊如音正坐在餐桌上吃泡面。
两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会突然在这个时候看到对方。
樊如音以为产生了幻觉,用力眨了眨眼,便看到徐林换了鞋,脸上的笑容依旧晃眼,正提着袋子一步一步走过来。
“你在吃什么?好香。”
徐林将手上的袋子放在餐桌上,没等回答,低头去看樊如音的碗,泡面,小青菜,还有他上午炖好的番茄土豆胡萝卜牛腩作浇头,看样子刚吃没多久。
他忽地很开心,来回奔波许久,身体情绪都染上疲惫,但是看见她坐在灯下安安静静吃饭,好像一切都烟消云散,心中安定又踏实。
“你……怎么回来了?”樊如音诧异归诧异,喜悦也是真实的,脸上不由自主带了点笑意。
徐林弯腰抱着樊如音,下巴抵在她的肩上,声音柔软,带着撒娇的意味。
“没什么……想回来就回来了。”他说着,停顿了几秒,似乎有些委屈,“如音,我饿了,还没有吃饭。”
樊如音一愣,没有问为什么,推了推徐林想站起来。
“你去洗澡换衣服,我帮你随便做一点?”
“好。”徐林在她的下颌角处碰了碰,从善如流地起身。
樊如音走了几步,想起要说什么,回头见徐林还站在原地,眼睛亮如星辰,温润柔和地看着她。
她一时恍惚,似乎有别的情绪在流动。
“跟我一样,可以吗?”
“好。”
徐林点头,仿佛樊如音问什么,他都只会说好。
——
十几分钟后,徐林洗了澡换了衣服出来,樊如音也刚刚端着碗筷来到餐厅。
两人相对而坐,徐林自然地将樊如音吃过几口的碗拉到自己面前,又将刚煮好的,看着热气腾腾也更丰盛的泡面推过去。
樊如音失笑,“我吃不了这么多。”
她之前只煮了半包泡面,剩下的半包怕徐林不够吃,特意煎了两个鸡蛋,又煮了几个饺子,浇头也多加了一勺,怎么到头来变成自己的了。
徐林动作一顿,快速夹走一些,留下小半碗给樊如音。
刚吃几口,他看见带回来的东西,拆了包装,戴上送的一次性手套正要操作,突然想起一个重要问题。
“如音,你吃兔肉吗?”
樊如音咽下一口面点头,兔肉以前在饭店吃过冷吃和猛火快炒的鲜椒兔,味道口感都还行,能接受。
徐林放下心来,撕下几块连皮带肉的兔腿肉放到樊如音碗里,笑着说:“我从姜县带回来的一些吃食,那家店开了快二十年,味道很好的。”
“我觉得兔腿最好吃,你尝尝怎么样?”
樊如音夹了一块,外皮酥脆红亮,裹满了芝麻和辣椒,咬一口“咔滋”作响,内里肉质鲜嫩多汁,兔肉厚处醇香粑软,薄处酥脆爽口,完全无膻味。
“确实很好吃,与冷吃兔、鲜椒兔是不一样的感觉。”望着徐林满眼期待求表扬的样子,她很给面子地肯定。
徐林笑得很开心,絮絮叨叨,“今天很晚了,剩下的你留着明天吃,还有其他的也好吃。”
“你要是喜欢,以后我找人寄过来。”
“早上寄出,下午就能收到。”
听着这些没什么营养的话,樊如音没觉得无聊,只觉得挺热闹,冷冷清清的屋子一下就变得有烟火气。
今天朋友结婚,来参加婚礼,现在正坐在桌上等仪式开始,然后等搂席,哈哈哈哈哈哈,祝她新婚快乐,万事顺遂!
然后,今天也是国庆节,祝大家国庆快乐呀![粉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