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房长子
作品:《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秋风渐起,天气一日凉过一日。
这一天,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了村口,引得不少人侧目。
来人正是苏家大房的长子,苏文的父亲苏斌。
他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青色儒衫,背着一个书箱,面容白净,下巴留着一撮短须,看上去确有几分读书人的模样。
他在县城备考多年,却始终连童生的门槛都没能迈过去,村里人背后没少议论。
苏斌无视了村民们探究的目光,径直穿过村子,一头便走进了苏家大院。
他没有回到自己屋中,而是直奔苏老太爷所在的正房。
一进门,他便将书箱往地上一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道。
“爹啊!儿子不孝!儿子给您丢人了!”
苏老太爷正坐在椅上喝茶,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得一愣,随即脸色便沉了下去道。
“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你不在县城里读书备考,跑回来做什么?”
苏斌闻言,哭得更是凄惨了。
“爹啊!您有所不知,儿子在县城里备考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笔墨纸砚、同窗交际,哪一样不要钱?儿子省吃俭用,每日只啃两个窝头,可还是……还是撑不下去了啊!”
他一边哭诉着,一边悄悄观察着苏老太爷的神色。
见苏老太爷脸上闪过一丝不耐,他连忙话锋一转,抛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爹!儿子这次回来,也是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您!”
“什么好消息?”
苏老太爷愣了一下,有些诧异的问道。
长子每次回来不是要钱,就是在要钱的路上,这还是头一次有好消息。
苏斌连忙凑上前去,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儿子听闻今年县试的童生试题,有一位致仕的大人物,弄到了一份内部精编本!”
“上面不仅有本次主考官的喜好剖析,甚至还有几道,极有可能出现的原题!”
说到这里,他看着苏老太爷眼中爆发出精光,心中暗喜,继续添油加醋道。
“只是,想要拿到这份精编本,至少需要花五两银子打点……”
“五两……”
苏老太爷皱起眉头,开始琢磨起来。
虽然价格很高,但如果有利于长子科举考试,他还是会不留余力支持的。
苏斌也在心中快速盘算着。
他在县里欠下的房租要一两,笔墨铺还欠着半两,同窗那边借了二两。
这就是三两半了。
他自己怎么也得留下一两半做花销,这便是五两。
不对,万一爹不给足……
而且,还要去春风楼给盈儿捧捧场。
想到这里,他立刻改口,脸上挤出为难的神色。
“不对,是七两!儿子记错了,是七两银子!”
“爹您想啊,只要有了这份试题,儿子这次定能一举考中童生!”
“到时候,我们苏家门楣上,可就真正有了一位官身老爷了!”
苏老太爷本就因苏斌屡试不第,而心存不满,但考中童生这个许诺,对他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他已经在这个长子身上投入了太多,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不到最后一刻,总还抱着一丝翻本的期望。
更何况,这本就是他最偏爱的长子。
一旁闻讯赶来的大房伯母见状,立刻在一旁帮腔道。
“是啊爹!只是小小的七两银子,但却为咱们苏家的未来搏一个前程啊!这笔钱花得值!”
说到这里,她又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瞟了一眼三房的方向。
“再说了,三房那个苏墨,如今读书是免了学费,可往后呢?”
“笔墨纸砚,哪样不花钱?就凭他们自己那点钱,肯定是不够的,早晚要张口跟家里要。”
“与其到时候把钱填给那个无底洞,不如现在先紧着我们,让他先考中功名,这才是正经事!”
这番话,彻底说动了苏老太爷。
他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
“好!那就这么办!”
他站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思考着说道。
“家里的现钱不够,这样,我明日便去镇上,将仓里存的粮食卖掉一半,给你凑足七两银子!”
说罢,他还特意去找了苏明哲。
当着他的面,板着脸吩咐道。
“家里的粮食有别的用处,这个月的开销就有些紧张了。”
“你最近不要闲着,没事多去山里砍些柴,拿去镇上换钱补贴家用!”
而对于粮食换钱,只是为了给苏斌凑钱的事情只字不提。
将凑钱的负担理所当然地,压在了三房的肩上。
“可是爹……”
苏明哲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
当晚,苏墨在得知此事后,心中便已了然。
那所谓的内部试题,大概率是些江湖骗子,用来诓骗落魄书生的噱头,这些套路他前世见得多了。
只不过,他也没有直接点破。
因为他知道,按照爷爷对大伯的偏信,他就算去说也不会有人相信,甚至反而会引火烧身。
于是,只是平静地对父亲说道。
“爹,您不用担心此事,只要心中有数即可。”
苏明哲看着儿子沉稳的模样,心中的焦虑也平复了许多。
而苏墨则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开始专注于学堂的功课。
前几日,王夫子已经与他详谈过,告知他半年后,县里会有一场面向所有蒙童的县学小考。
此次小考旨在选拔优秀学子,作为各大学堂的重点培养对象。
王夫子和陈山长的意思,都是希望他能在此次小考中一鸣惊人。
苏墨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甚至比两人更希望自身能够脱颖而出。
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陈山长虽然赏识自己,但若是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即便是破格进了清河书院,也难免会引人非议,让陈山长为难。
“呵呵,大伯想靠旁门左道,最终只是会落得一场空。”
“而我依靠自己的学识,走堂皇大道,自然能走上山巅。”
苏墨看着昏暗的灯光,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苏家这个烂泥潭,他真的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但想要脱离出去,还需要继续积攒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