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克制不通,那便肆意

作品:《三刀劈碎侠客魂,大人我是老实人

    “人力有尽,而道无尽。自中三品始,武者强横之态已然昭然若揭。不管你修行的是哪一本功法,每次搬运周天,可曾生出一种飘飘然于万物之上的感觉?”


    方正礼的声音从玉佩里缓缓传出来,“六品辟海,真气暴涨,与凡俗而言,宛若云泥。然有血有肉,还需有魂有魄方为人。


    肉身过于强大,神魂自然异动频发,这也就是所谓恶癖的根由。


    所以武者五品谓之养宫。


    可你此刻应该感觉到了,你自觉神魂圆满,然恶癖可曾大幅削弱?”


    陈行抱刀背靠巷墙,默然不语。


    “你觉得恶癖是什么?面对恶癖该怎么做?”


    方正礼开口询问。


    陈行思索片刻,平静道:“牙疼。克制。”


    方正礼笑了笑,“倒是从未有人如此解释,不过你说的对。恶癖与你来说,更像是牙疼。要不了你的命,不见他人时,便是你牙疼不发作的时候,可一旦看到,便饱受折磨。


    至此养宫境,武者之路本该断绝。


    多年以前,多少自觉天资绝顶的人不断尝试更上一层 的办法,什么武道双修,先修道,再修武,炼奇丹以壮神魂,吃斋念佛以断人欲……


    可是都没有用。


    修道者再入不得武道,吞丹者暴毙而亡,唯有佛门经书能让人稍有兼备,他们称之为武僧,但这些武僧无一例外,终生止步于辟海,连养宫境都破不了,更不必说再上一层。”


    说到这,方正礼微微一叹,“直到一个魔头出现。他的恶癖亦是嗜杀,与你不同,万物生灵,无论是不是凡俗,他都想杀。


    等他到了养宫境不能再进之后,彻底开始癫狂。


    他见人就杀,屠城屠宗,横行无忌。有人算过,他杀了至少十万人往上。


    闹得可谓是天下哀鸿遍野。


    在当时,各家各派皆有望登顶圣人,唯有武道不昌,沦为诸家之末。


    直到一位两千年道行的妖类龙族实在看不下去,出手镇压。


    结果……反被搏杀。


    至此,武者有了擒龙境。”


    方正礼轻叹一声,“你说面对恶癖要克制,可这个魔头给天下武者开了一个头。


    克制不通,那便肆意。


    从那以后,武者纷纷放纵自身恶癖,而后迈入擒龙,百年探索,也就慢慢有了后续的宗师、止戈……


    然后一个人出世,天下人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


    儒家入第三境浩然,得天地正气为圣。


    道家阳修入第三境金丹,得鸿蒙紫气为圣。


    阴修入第三境阴丹,得九幽阴气为圣。


    诸如此等,虽然看似各有所异,但这些虚无缥缈的气并非宝物,看不见也摸不着,唯有天道选定之人,方可得。


    直到那个人出世,他就是你的师父,薛白琅。


    自薛白琅出世,他之前,圣人还有前缀,称之为天定圣人。


    他之后,再无天定二字,唯有武道再多一境,成为如今武者九品之说。


    而武者一品,谓之武圣!


    这就是那件可怕的事,因为他让人看到,武者成圣,无需天道。自然也无需被天道所制


    同代一名道圣,两名妖圣被其悉数斩杀。


    武圣出,三圣陨,十国灭,也就有了后来的大盛。”


    说到这,方正礼苦笑一声,“一时间说的忘我,多讲了一些,你现在明白如何破境擒龙了吧?


    郑天誉破擒龙时,一日吞红皮果百斤,这一吃就是三年整,将武安侯府吃的债台高筑,这才破境。


    薛白琅说的,不破不立,不纵不进。


    可小友啊,那魔头杀了十万以上的生灵方才破境,你还区别于他,你可知这些年来,凡有记载恶癖为嗜杀的武者,无一破境擒龙。


    现在你明白当初我为何震惊于你的恶癖了吗?


    你想破境?如何破?


    如此天资,却只能止步养宫,当真让人扼腕兴叹。


    唉~”


    最后一声长叹,方正礼断了传音。


    “邦~”


    街头上,打更人迈步行过街道。


    没有发现就站在一侧阴影里的陈行。


    ……


    武曹山,同一片星月下。


    曹沣、曹彧、曹砚秋,祖孙三代坐在一处密室中。


    “打探出来了,朝廷要炼一件能代替鉴天镜的宝器,罗列主材当中,有一件为九幽石。”


    曹彧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录,推过来。


    曹沣翻开仔细看了看,递给曹砚秋。


    等他看完以后,曹沣平静道:“你父子俩觉得,我曹家要不要给?”


    “不可!”


    曹砚秋当机立断,“朝廷并不知道我曹氏有一枚九幽石,只是揣测而已。只要我们不说,谁能知道?届时等人来银禾,我亲自带人跟他一起去隐城之下探寻,至于找不找得到第二枚,那就看天意了。


    阿祖,父亲,我曹氏这枚九幽石当年可是耗费十年时间才找到的,阿祖从小就以阴气灌体,家族准备到了现在,再有几年功夫,便可阳魂转阴,届时凭借九幽石,我曹氏又多一位阴修老祖。


    这是多年谋划,事关曹氏底蕴,绝对不能放弃。”


    曹沣看向曹彧。


    只见曹彧拧眉道:“秋儿说的不错,朝廷并不能肯定我们有,而后我曹氏大不了再出一口血,在隐城找九幽石时惨烈一些。


    到时候就算是朝廷也不能说什么。”


    “看来你俩的意思都是不交。”


    曹沣点点头,“那好,我有三个问题。不要急着回答,先等我问完。”


    “第一,九幽石于我曹氏之重要,与鉴天镜于朝廷之重要,如何?”


    “第二,万一日后炼器只差这枚石头,朝廷会不会继续派人来银禾找?”


    “第三,曹氏不交这枚九幽石,以后就算我真转为阴修,如何解释?”


    不等他俩回答。


    曹沣就沙哑道:“还是让我来替你们回答吧。”


    “第一,朝廷早一日恢复各处关隘的鉴天镜神异,这十道便依旧是神鬼难入。只要不是明刀明枪的强攻,十道之地便可放手施展,养精蓄锐。


    因此,朝廷对此势在必得。”


    “第二,朝廷既然势在必得,那便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来的人找不到,下次呢?第三境修士找不到,圣人呢?若圣人来银禾亲自去找还没找到,会不会搜武曹山?


    我们藏在何处能瞒得过圣人?”


    “第三,即使以上皆不考虑,我曹氏依旧不交九幽石,也纵使我成为阴修老祖那般人物,可我胆敢在外显露半点吗?不能解释,便是不能用,不能用的东西,不能称之为底蕴。”


    “现在,你俩可以反驳,我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