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脊髓义肢

作品:《公主何日出柜【古穿今】

    说话的短发姑娘叫唐茵,和身旁的孙嘉禾一样,是宋鸢的高中校友。


    她话里虽然问及了宋鸢的手术,不过语气轻松殷切,还有点好奇和祝贺,唯独是没什么沉重的。


    原因也很简单,一来嘛,宋鸢是被各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确诊,是“精钢密铁的电子洪流下,由于自然性和社会性严重衰退,导致精神出现偏差缺失的新一代问题少年”。


    她连同班三年的同学都未必能叫出名字,更别说几个人只是同期参加集训,才混了个面熟的人了。


    宋鸢自己拒人千里之外,也就不能怪别人对她的关心仅限于飞得高不高的程度。


    二来,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她们说的手术,并不是常规治病的手术。


    按照惯例,高中三年期间,学校会联合当地医院以及研究室,陆续组织一些培训,目的是筛选出数值达标,适合做人机接驳预手术的学生。


    先抛开那个“预”字,所谓人机接驳,就是将一颗特制芯片植入大脑,芯片可以将大脑意识产生时的生物电信号翻译为电子信息,进而传输至与它连接的外部机械核。


    机械核集信号放大、信息中转、信息汇集,以及最重要的阀门功能为一身,以确保要传输的想法是有效指令,并顺利实施。


    这项技术的诞生,起初是为了那些神经受损,高位截瘫不能自理的病人。


    因而那张小小的芯片,也经常被叫做“脊髓义肢”——它连接大脑,通过无形的网络信号,重新汇聚出一条隐形脊髓,脊髓向外控制机器,将它们作为自己新生的手脚。


    于病人而言,是新生。


    于普通人而言,也是鱼跃龙门,一朝翻身了。


    要知道,早些年手术成功的人员信息并不需要保密,当时最震动世界的两例事例,一个是一位研究微分子学的研究员,一人控制了整个研究院的实验设备来进行实验。


    另一位,是医院临床的一位医生,同时为跨了三个时区的十数位病人进行了神经修复手术。


    这样的人,放在哪一科哪一专业,都是宗门长老眼里的宝贝金疙瘩,实打实一人可当百万师的。


    可偏偏,出于某种科学家至今未能发现并解决的原因,这项技术并没有发展到人人可以添加的程度。


    手术成功的概率很低,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失败的代价又很高,一着不慎,就会是脑死亡的结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培训、筛选、以及那相当于预防针一样的“预手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宋鸢就是在集训过程中,数值显示达标,提前回来做预手术的。


    因而唐茵没有脱口而出“恭喜恭喜,你终于配做手术了”,已经是社会学家眼里,社会性保存尚且完整,好歹顾及一点朋友飞得累不累,相对客气的说法了。


    昭宁自然是不明白这些现代人心知肚明的常识的。


    甚至人家说出口的,她也半懂不懂。


    这感觉像是又回到了宫里,听娘娘们坐在上位打哑谜。


    每个字大约是能听懂的,然而放在一起,就不晓得指桑骂的是谁,含沙射的是谁了。


    差别嘛,无非是这会儿没有一杯茶给她咂摸着消磨时间。


    昭宁从中汲取到了一点诡异的熟悉感,也从方才没来由的惊慌里缓过了神,趁着宋鸢转身的功夫,脚步轻移,半隐在宋鸢身后,悄悄打量对面那两人。


    衣着自不必说的,整条街的人,各个露着臂膀和腿脚,神态偏又自若的很,倒也没显出谁格外“有失体统”。


    这二人也不例外,昭宁只飞快打量了一眼,目光就落在了两人手腕上。


    虽然颜色不一,但她们和宋鸢一样,都在手腕处带了一副材质奇怪的镯子。


    玉不似玉,木不似木,偶尔压到会微微变形,松开就会复原,轻轻触碰还会发光。


    ——当然了,在这里,床榻底会发光,书柜顶会发光,楼梯会发光,铁盒子会发光。


    手镯也会发光,倒显得有些理所应当了。


    抛开发光这点不提,眼见那镯子人家三人都有,昭宁这个冒牌货对比之下难免心虚,悄悄往下扯了扯衣袖,遮挡空空如也的手腕。


    回过神时,对面的女子正问宋鸢,要不要和她们一起去前面的棚子底下凑桌吃。


    昭宁回想了一下,宋鸢回说结果没出来,要观察半个月后,对面的人说,她们朋友也要做什么事,想跟宋鸢打听打听,不如大家一起去坐着吃东西,边吃边聊。


    宋鸢没立刻答应,短暂的沉默惹得昭宁也不由将目光投向她。


    出人意料的,宋鸢居然是在看自己。


    瞧着她眸中的若有所思,昭宁心脏砰砰直跳,暗道,这可不是屏退旁人,要清场的意思吧?


    从前她自然是巴不得娘娘们能早些放她回去,可这里又不是走一道便能走回去的,她更不会驾宋鸢家中那没马的马车。


    心里七上八下之际,对面的女子恍然:“你们一起的呀,那正好,我们来之前就定了网上可火的那家小龙虾,正要去取呢,你们先去坐,我们拿上就过去,人多热闹嘛!”


    昭宁闻言大喜,正打定主意,心说哪怕人家只是客套寒暄,她也要不顾脸皮,看不懂眼色地凑过去了。


    结果没等来宋鸢的客气推诿,却是听她直白反问:“你很想去?”


    这话配上宋鸢的语气,听起来就很有一些“你疯了吗,你不晓得自己配不配去?”的意思了。


    昭宁到底还是少被人这样直白的骂,原本打定主意装傻的路子也走不下去了,怔了一怔,面皮不由得讪讪发烫。


    好在对面的好心人及时出口:“哎呀去嘛,你们买的这些放一放就不好吃了,吃完了再回去啊。”


    片刻后,宋鸢不知道想通了什么,到底是松了口,不用担心自己迷路的昭宁也终于放了心,紧接着,她便被那位姑娘垮着手臂,往前走了几步。


    她指了指那顶红黄交错的帐篷顶,“就是那,离的也不远。实在是我们订的有点多,她一人拿不来,我们拿完了就过去找你们,一会见啦。”


    那位姑娘眉开眼笑地离开了,至于宋鸢,她固然答应了,可多少也有点被人胁迫的意思,昭宁自觉讨嫌,自然是尽可能降低自己存在感,只闷不作声地跟在宋鸢身侧。


    走了约么一盏茶的时间,宋鸢忽然出声道,“我很好奇一件事。”


    “你说你是唐人,那如果,你身边有个人,跟你说她是从秦朝穿越来的,你会怎么想?”


    如非亲身经历,必然是不会相信的,相比之下,宋鸢对自己的容忍和接受,实在是已经远超想象了。


    昭宁心中苦笑,可也不等她给宋鸢做出一篇歌功颂德的诗赋文章,宋鸢又淡淡开口:“如果她告诉许多人,自己是个秦朝人,又会怎么样?”


    昭宁一怔,随即面上颜色褪尽,分明大热的天,愣是打了个寒战后汗毛倒竖。


    那必然会被当成疯子,失常,着魔…三人成虎,她的罪名就坐实了。


    下一瞬,好像这街上的许多人,都平白多长了一双眼,正无孔不入地盯着自己。


    她像是受了惊的猫,本能往宋鸢身前一扎,紧紧抱住了她一条臂膀。


    几个呼吸之后,昭宁才从那阵惊慌里缓过神,强自镇定下来后,便反应过来了宋鸢那句“你很想去”的另一层用意。


    宋鸢:“不想露馅,就别说话。”


    多说多错,昭宁自然明白,可是,“...若是人家问起,总不好一言不发的。”


    昭宁几乎是压着气声开口,饶是这样,还是怕给让人听见,踮着脚凑在宋鸢耳旁。


    宋鸢连她尾调里不明显的颤抖都听得分明,眉梢微扬,偏头见昭宁眼珠一动,一只手捂上喉咙,紧接着说道,“不如,你说我喉疾犯了,如何?”


    宋鸢&昭宁:两款很擅长脑补加自我攻略的妻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脊髓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