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庶妃

作品:《娇软丫鬟上位后,禁欲王爷宠入骨

    可他畏惧皇家的权势与利益,不仅不愿娶她这个罪臣之女,还为了表忠心,让她受尽了苦楚。


    没想到这女人不去怨恨背叛她的驸马,反倒将怒火撒在自己这个无辜之人身上。


    长公主原本到了嘴边的训斥,突然哽在喉中说不出来。


    许久后,她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冷声吩咐:“把她带下去,按谋害郡主的罪名,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嬷嬷应了一声,随即回头让侍卫将这女人押走。


    女人被带下去时,才真正察觉到害怕,开始哭着向长公主求饶。


    可长公主看着险些被她害死的女儿,怎会心软?


    这女人的下场注定不会好。


    等人都离开,周围彻底安静下来后,长公主才呼出一口气,瘫坐在座位上,再次揉了揉眉心。


    嬷嬷见她这般模样,上前劝慰道:“公主,您别难过,都是这女人不知满足。况且陛下得知此事后也很愤怒,定会严惩她,日后再也没人敢伤害咱们郡主了。”


    长公主点点头,可心中终究还是有些崩溃。


    当年驸马背叛的事,她虽没表现出寻常女子被丈夫背叛后的愤怒与伤心,可她与驸马毕竟有多年情分,那些过往还是在她心中留下了波澜。


    原以为早已淡忘,可此刻回想起来,心中仍忍不住有些落寞。


    她努力摇了摇头,将这些情绪甩出去,重新抬起头问嬷嬷:


    “对了,今日救了小郡主的人,查到是谁了吗?”


    嬷嬷点头回道:“是秦王府的一位侍妾,据说小郡主出事时她正好和丫鬟在附近采蘑菇,听到小郡主的呼救声后,便下水救了人。”


    长公主听后,心中不禁暗暗后怕。


    她不敢想,若是这位侍妾没有及时出现此刻会是怎样的光景。


    长公主听罢,也暗暗松了口气,又追问道:


    “可有查清楚?她与这件事没有关系吧?”


    嬷嬷摇摇头:“公主放心,奴婢已经查过了,这位姑娘的确是临时起意来采蘑菇的,一切都是巧合,并未有任何问题。”


    长公主点点头:“那就好。既然是她救了我女儿的性命,还为此冻得伤了身子,甚至可能影响日后子嗣,那么本公主自然该还她这份恩情。”


    她虽没具体说要怎么报答,可嬷嬷心里清楚,这位救了郡主的姑娘这回算是能一步登天了。


    而与此同时,因小郡主落水一事,整个猎场都陷入了沉重的气氛中。


    就连原本兴致大好正和老臣们一同上马狩猎的皇帝,也因担心妹妹,亲自带着人赶来了。


    当今长公主与皇帝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又因两人年龄差距大,长公主几乎是皇帝看着长大的。


    兄妹情谊甚至比皇帝对亲生女儿还要深厚。


    如今得知妹妹唯一的女儿险些落水丧命,皇帝本就愤怒。


    一进帐篷,看到平日里高傲沉稳的妹妹正坐在外甥女床边抹眼泪,哭得伤心。


    而那粉雕玉琢的小外甥女此刻正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模样可怜。


    他原本就愤怒的心情,瞬间到达了极点。


    “放肆!竟敢有人在皇家猎场对郡主出手!猎场看守的侍卫是做什么吃的?连这点事都办不好!”


    皇帝怒声斥责。


    他的愤怒不止因外甥女险些遇害,更因本该固若金汤的皇家猎场,竟能让一个罪臣之女混进来。


    今日她能混进来谋害郡主,来日或许就有刺客混进来谋害自己。


    这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对他帝王威严的公然挑衅。


    长公主自然明白皇帝的怒意,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开口道:


    “皇兄,您也不必如此动气,说起来,这事也怪我,若是当初我能许这女人进公主府当驸马的妾室,今日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我的宝珠也不用受这些苦。”


    可皇帝听罢,怒火却更盛:“哼!不过是个罪臣之女罢了,竟敢威胁到郡主!来人,传朕旨意将人凌迟处死,至于驸马一家,管教不力一并罢黜官职!”


    当初驸马与长公主决裂时,皇帝还觉得妹妹性子太过强硬,暗中多照看了些驸马家人。


    可如今这事无疑触到了他的逆鳞,谋害皇家子嗣,绝不能姑息。


    听着皇帝的吩咐,长公主的面色才稍稍和缓。


    她心里清楚,此事有错的不只是那个女人,还有驸马以及包庇驸马的驸马家人。


    是他们共同酿成了这场险些害了宝珠的祸事。


    如今宝珠没事尚且还好,若是宝珠真出了什么意外,她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相关之人。


    皇帝的怒火渐渐平息,目光落在仍昏迷的外甥女身上满心心疼。


    当场大手一挥。赏了小郡主不少珍宝用作安抚。


    等兄妹二人彻底冷静下来,长公主想起了救女之人,开口说道:


    “对了皇兄,这次多亏秦王府的一位侍妾路过,听到宝珠的呼救后立刻下水救人,不然今日你恐怕见不到你这外甥女了。”


    皇帝此前虽听闻小郡主落水后被人所救,却不知救人心是秦王的侍妾,不由得有些意外:


    “哦?这女子倒有胆识,还存着善心,换作旁人,哪怕听见呼救恐怕也未必会舍命相救。”


    皇帝自然多了几分对姝弦的好感。


    长公主点头附和:“谁说不是呢,可惜她救了宝珠却因湖水太寒伤了身子,日后怕是很难有身孕了,一个女子子嗣艰难,在王府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说罢,无奈地叹了口气。


    皇帝也没料到会是这样,微微皱起眉头,当即吩咐:


    “来人!派太医去给她好好诊治!她救了宝珠,也算立下大功,绝不能让她日后为此受连累。”


    他又大手一挥,让身旁的贴身公公记下不少赏赐,只等回宫后便给姝弦送去。


    吩咐完,皇帝又想起姝弦的身份,说道:“对了,你说她只是个小小的侍妾?这般奇女子只做侍妾实在可惜,秦王侧妃的位置……”


    “王兄,”长公主连忙打断,“秦王的侧妃之位已经满了。”


    皇帝略一思索,道:“既如此,那便升她做庶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