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 20 章
作品:《靠【哔——】认攻的我最终还是认错了人》 1.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小明背着书包上学,惊鸿一瞥看见了骑车经过的李华。
穿着白衬衫的少年眉眼柔软精致,像一阵掠过的清风,他一见钟情,可惜只一眨眼少年就消失在了来往的人潮中。
直到多年后,两人意外相遇。
一刹那,小明被拖回了那个充盈着热意的上午,心脏久违的再一次悸动起来……
……
那是一个下雨的午后。
背负了父母债务的小明再一次被讨债人逼得走投无路,湿漉漉坐在屋檐下,茫然的看着瓢泼大雨,不知前路在何方。
李华路过,见状买了把伞递给他。
微不足道的善意将小明扯回人间,少年的背影在他记忆中烙下印痕,由此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暗恋,直到多年后意外在高中厕所相逢……
2.
↑
以上是我给顾明延举的例子,囊括了“暗恋 久别重逢”的两个大类,当然细分下还有很多小类,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人设会延伸出不同的路径。
我噼里啪啦打了一大段字,打完后不知是不是错觉,竟然还有点口渴。
[YAN1012]很久没有回复。
我莫名有种对方因为大脑接收新信息过载,被我说懵了的感觉。
[YAN1012:不太可能]
对话框里蹦出一行字。
[YAN1012:你说的很有道理]
[YAN1012:但这太巧合了]
[YAN1012:我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
[YAN1012:这更像是那种……那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
3.
我不服气。
[鹿取通知书:你看过《XX》和《XXX》吗?类似的故事很多啊。]
[YAN1012:这是什么?]
[鹿取通知书:小说啊。]
[鹿取通知书:你没听过?]
[YAN1012:没有。]
我有些纳罕。
《XX》和《XXX》都是近期在高中极度风靡的小说,经常能看见有人在课间聊这几本书,有聊爱情线的、也有聊里面的事业线的,口口相传下,哪怕是再一心向学的学霸,没看过内容,至少也听过它们的名字。
[鹿取通知书:还有《简爱》和《巴黎圣母院》,这两本一本占了久别重逢,一本占了暗恋。]
[YAN1012:有……吗?]
——看得出来他有点尴尬,过了一会儿才回复。
[鹿取通知书:《简爱》是简·爱与罗切斯特在废墟中重逢,克服困难走到一起。《巴黎圣母院》是艾丝美拉达给受刑的卡西莫多送水,卡西莫多爱上了她。]
[YAN1012]沉默的更久了。
[YAN1012:没怎么看过。]
我困惑的眨眼,毕竟这俩是中小学必读书目。
对话栏上方反复显示“正在输入中”,过了几秒才有一句话从底部冒出来。
[YAN1012:小时候父母管的比较严。]
[YAN1012:可能……他们觉得看这些东西性价比不是很高。]
4.
[鹿取通知书:还有《蓝色帐篷》。]
这是一部文艺片,但是上映之初票房意外卖的不错,也算是颇有名气,同样讲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情感纠葛,拍摄手法是艺术的,剧情走向是狗血的,堪称小说套路大集合。
我一般想到什么说什么,随口提了一句,说完后开始打这部电影的剧情简介。
对方有一段时间没有声息。
过了大概一分钟,慢悠悠发过来一张电影海报的截图。
[YAN1012:是这部,我知道。]
——一看就是现查的。
我眨眨眼,假装没发现这点,将打好的电影剧情发了过去,顺带提了一嘴我曾以这部电影为切入点,写过一篇作文,字里行间极尽所能的模仿电影中的湿冷氛围,加上题材合适,竟意外拿了有史以来作文的最高分。
8.
[YAN1012:可是你说的这些都是人为编造的、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
[YAN1012:不是真的。]
[鹿取通知书:小说是虚构的,但是那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哦。]
[鹿取通知书:而且现实比电影更具戏剧性,导演拍的还是收敛了。]
对方又没声了。
我猜测他应该又切出去查资料了,过了一会儿才回来,只是对话框一直显示“正在输入”,却迟迟不见有新信息弹出来,看得出内心受到了极强的震撼且久久不能散去。
或许是聊了这几次对他有了一点了解。
根据对话栏上方显示“正在输入中”的次数和闪动的频率,我仿佛看见一个人颇为麻爪的坐在电脑前,一脸懵的敲下一行字又一字字删去,最后千言万语汇做一句话。
[YAN1012:这居然是真的。]
9.
我忍不住笑出了声,拿起床头柜上的水喝了一口,感觉自己像个语重心长的老人。
[鹿取通知书:我说这么多是想告诉你——艺术,毕竟来源于生活。]
[鹿取通知书:看上去最夸张、最不可能的事,恰恰是最有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
[鹿取通知书: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YAN1012:所以你的意思是……他在很早以前就见过我,在厕所时之所以那样,不是纯粹的变态,而是……]
[鹿取通知书:与暗恋对象重逢后心中压抑不住的喜悦。]
[YAN1012:可是他只见了我一面。]
[鹿取通知书:一见钟情是这样没道理的。]
9.
第二天午休。
为了举办运动会,学校挑了个好日子,看天气预报,一连半个月都是大晴天。
我从食堂往教室走,可以看见有不少穿着新裙子新马甲的人来来往往,一看就是去彩排的,还有些人捧着一叠号码布以及运动会所需的其他东西。
高一高二的那两栋楼热热闹闹,依稀可见有气球从窗户探出来——一个运动会搞出了六一儿童节的架势。
我驻足颇为艳羡的观察了会儿,回到教室时天色竟然阴了一点。
我打开灯。
顾明延正在看书,被这突然亮起的动静吓了一跳。
他转过头,发现是我后,深深的、深深的看了我几秒,然后竖起书,把脸挡在了书后。
我这才发现他读的是《巴黎圣母院》。
走过他身边时,我无意瞥了一眼,看见他读的是艾斯梅拉达给卡西莫多送水那段,眉头紧锁,反复看那几段,眼珠子都不带动的,仿佛在面对什么难解的人生课题。
我又纳闷的重新看了一眼书名,确定他读的是《巴黎圣母院》而不是人名复杂到压根分不清的《百年孤独》。
等我在位置上坐下,那双僵硬到仿佛嵌在眼眶中的眼睛才以极细微的幅度挪动了一下,从书脊上方、用一种自以为隐蔽的方式、眼神飘忽的看着我。
我忍不住转过头,他又已经放下书,转而摊开一张试卷,顶着一张淡漠的脸淡然的开始解题。
10.
日升月落。
一晃好几天过去,距离运动会的日子越来越近。
体育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操场上随处可见训练的人影。
我托腮看着顾明延的侧脸——或许是错觉——我总觉得顾明延似乎变回了之前的样子。
但又与先前不同。
没有那种仿佛猫咪炸毛一般的排斥,也不画三八线,日常交流没什么问题,但就是有种若有若无的距离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横亘在我和他之间。
我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语文老师正在讲台上激情四射的讲《故乡》——哦,换成“闰土刺猹”可能更熟悉一点——试图以这篇耳熟能详的九年级上册课文为类比,拆解又一篇出于鲁迅笔下的阅读理解。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语文老师朗诵的声情并茂,“这篇阅读里用了同样的修辞……”
——我觉得我和顾明延之间也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有时能感受到一种探究的视线,他像某种小动物,躲在无形的屏障后谨慎的观察着我,有时又仿佛陷入莫大的困惑,捧脸呆呆盯着试卷看,却半天不翻页。
我挠破了头都想不明白这种变化为哪般。
只能归结于少年心事变幻莫测,陷入爱情的男人你别猜。
11.
我选择给予顾明延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既然他要保持距离,那便谨守路人甲本分,善解人意的不去打扰。
“你做什么去?”
一日下课,我草草叠好试卷起身往食堂走,走到门口时,被顾明延叫住。
他正动作麻利的整理桌面,察觉到我的视线,动作快了一点,同时伸手从课桌里掏饭卡。
“你不是说今天食堂有糖醋排骨,去晚了吃不到吗?”
“对啊,所以我现在要去。”
顾明延动作停了,抬头看我:“你一个人去?”
“对啊。”
顾明延很明显呆了一呆。
“哦。”过了几秒,他干巴巴应了一声,拿着饭卡的手紧了松松了紧,微微晃动一下又收回来,像是不知道要往那儿放。
“嗯,那你,嗯,”他嘴唇抿成了一条平平的直线,第一下放了个空,第二下将饭卡放到了校服外套的口袋中,同时若无其事的回转身,“那你就自己去吧。”
我离开教室,转身的刹那,顾明延似乎抬起头,眼珠跟着我的背影一点一点往左挪,嘴角轻轻抽动一下,似乎抿的更紧了。
顾明延:谁不开心了,我不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 2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