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铁塔
作品:《小狗就小狗》 铁塔小学的春游开始了。
铁塔公园还是很有名的,当然仅限于盛平。毕竟这小地方也没什么出名的公园,人民公园啊、森林公园啊……来来回回就这几个。
不过森林公园要门票,还不便宜。普票就得要蒋月明一周的零花钱,通票更不用说了。与其进去看那些大同小异的假山亭子,不如多买俩煎饼果子吃吃。
桂英身上套了件亮橙色的、印着“铁塔小学”字样的尼龙马甲。据说是为了“目标醒目,方便管理”。效果拔群。蒋月明隔着小半个公园,老远就瞅见一个晃眼的橙色物体在移动,凑近一看,嚯,可不就是尹桂英么!
尹桂英似乎很执着让蒋月明这个捣蛋鬼、调皮蛋穿上一件小版的橙色马甲,但是蒋月明才不干,那也忒傻了,跟公园里不知道从哪儿临时雇的保洁似的。他今天对着镜子照了来回少说八百遍,为得就是体体面面的找李乐山,真穿上那傻了吧唧的马甲,他不是白照镜子了吗?
进入公园以后,尹桂英带着一部分学生,教数学的王老师带着一部分学生。蒋月明哪管这个?他的策略简单粗暴:哪个队伍离二班近,他就往哪边靠。
他在一群学生中找李乐山的影子。李乐山的背影还是很好找的,挺拔、安静,自带一种格格不入又引人注目的气质,哪怕只看后脑勺都觉得比别人出挑。
好不容易跟李乐山“胜利会师”,两人默契地放慢脚步,不紧不慢地缀在队伍尾巴后面。走着走着,前面的大部队就拐了个弯,消失在开满蔷薇花的小径尽头,把他俩彻底“落”下了。
园区有卖零食和矿泉水饮料的。蒋月明难得径直走过没逗留,像他这么爱吃的性子,这么表现出来问题确实很大了。他告诉李乐山,这些摊位看着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其实这里面所有的摊都要坑死人了,物价跟园区外面的,距离就差了两百米,价钱跟差了十年似的。
至于蒋月明为什么知道的那么清楚,这个倒是不必多问,那是血与泪的教训。
那座锈迹斑斑的旧铁塔,就矗立在公园中心。进园就能望见它黑黢黢的塔尖。都说“望山跑死马”,看着近在眼前,真要走过去,还得穿过一片没啥树荫的水泥广场,顶着大太阳走上好几百米。
这塔是很古早的建筑了。少说也得有个百十年,具体多少年蒋月明倒是不太清楚,不过最少也得是他年龄的十来倍吧……之前跟翠翠来的时候听她介绍过,但是蒋月明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了,光惦记着烤肠了。
两人终于走到塔基下。周围挤满了叽叽喳喳的学生。蒋月明仰起头,夏日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只能用手搭在额前当凉棚。
“是不是特高?”蒋月明眯着眼问。
李乐山点了点头,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看这座塔。耳边是熙熙攘攘的杂乱声,说什么的都有。商量什么的都有,去哪儿玩、作业有什么、还有小女孩红着脸往这边偷瞄,嘴里悄声议论着李乐山的脸,不过这些话李乐山倒是没有听见。
蒋月明神秘兮兮的开口,“你知道不,听说沿着这个塔走上三圈,愿望就都能实现,走得圈数越多,愿望越灵。”
“真的。”蒋月明补充,“虽然我没转过……”
因为这座塔太大了,围着转上好几圈不是个简单事儿。并且,蒋月明也还没有什么愿望需要上天来给他实现。自己想要的烤肠、玻璃弹珠、新贴画,靠零花钱和耍点小聪明就能搞定,犯不着求神拜塔。
现在的小孩们都还是很天真的年纪,说的好听点是天真也没错,说的难听点,其实也可以说是傻。
确实傻,倘若再过上个十年、二十年,蒋月明也会觉得从前的自己傻。等再长大一些,身上的重担啊、生活的迷茫啊、痛苦啊,席卷而来,压的人喘不过气,到那时,实在是痛苦到了极点、无奈到了极点。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蒋月明在深夜还会鬼使神差地回想:是不是……当年没有好好绕着铁塔走上三圈?
李乐山头一次这么听说。这种说法,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没什么关系和影响,大不了多走几圈权当锻炼身体了。只是如果真的能实现,这座塔估计天天都得有成百上千的人排着队的转圈,不管不顾地转一圈又一圈,能被踩出一条寸草不生的环形路了。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抚过塔基外围粗糙、被晒得微烫的红砖矮墙。蒋月明还在他耳边絮絮叨叨一些话,混杂在周围学生们的声音里,让他有点听不清。
铁塔公园,顾名思义,以一座塔为名。出名的也就只有这座塔,其实公园里景美的地方很多,人工湖、小树林、月季园……可惜宣传永远只围着铁塔打转。
往前、往后倒退前进十年,人变了、时代也变了,一成不变的宣传的只有这座塔。按蒋月明的话来说是,这铁塔公园的名字真没白叫。现在塔看完了,其实就没什么好的看了。公园里面花多,什么花都有,叫的上名字叫不上来名字的遍地都是。凌霄花最多,红红艳艳地开着,开得泼辣又张扬,此时开的正盛。
凌霄花绊着藤蔓汇聚一起成了遮阴的地方,蒋月明拉着李乐山坐在木凳上歇了一会儿。这时候正值最晒的时间段,不远处尹桂英正带着学生们在凉亭下休息。
“想也不用想,说不定尹桂英正让学生们背诗呢。”蒋月明扫了一眼凉亭处。
确实,从曹帆略带痛苦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来,不仅要背诵,估计还是全文背诵,也可能不仅仅是诗,估计还得带注释和翻译。
“我…..”蒋月明刚想继续说点什么,突然看到尹桂英的目光往这边瞥,大橙色马甲此刻尤其显眼,他猛地拉着李乐山弯腰蹲在地上,“小心点,别被尹桂英看到了。”
虽然李乐山很想告诉他自己是二班的,尹桂英看到了也没关系,不是一个管辖范围。但他还是很听话的蹲在蒋月明旁边。两个人跟做贼似的蹲了小半天,慢慢挪着步子来到另一边的凉亭。
继续往里走有一片芦苇荡,随风摇曳着。稀疏地长在一条水质不算清澈的小河沟旁,风一吹,灰绿色的苇叶就沙沙作响,不是特别大一片。有游客自发的在河岸边吹乐,“呜呜”的奏乐声,吹的是什么乐器蒋月明不是特别清楚。他只觉得又高端又土的,高端是因为他听不懂,土是因为他觉得这个乐器吹出来不咋好听。他头一次听见的时候以为是工作人员,心里寻思着,真敬业,这犄角旮旯的地方也有人吹,吹给谁听呢。
现在想来,其实不是吹给任何人听的。谁听见或者没听见都好,所有人都听不见也没关系。这声音河水能听到、芦苇荡能听到、树上栖息的麻雀能听到,头顶那片辽阔的天空能听见……也许,这就够了。
这边临近小河沟,路面坑洼不平,连公园里那几辆叮当作响的破旧观光小火车都开不过来,因此游客稀少,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再往里走,穿过一片杂乱生长的灌木丛,有条蒋月明和韩江“开发”出来的秘密小路,能直接抄近道绕到公园后门。小路狭窄弯曲,得用手拨开带刺的杂草才能通行,有时候偏僻的让他觉得自己走了小狗走的路。
蒋月明随便找个草地坡躺了下来,他穿着校服自然是一点也不嫌脏,在他眼里校服就俩作用,证明你是个学生以及随地大小躺。并且这校服唯二的好处,蒋月明觉得一是耐脏,二是耐造。
往旁边看去,李乐山这人正静静地看着芦苇荡发呆。微风拂起他的刘海,蒋月明看着这人安静的侧颜,想起来从前和韩江来这里的时候,耳边永远充斥着韩江咋咋呼呼的聒噪声、争抢烤肠的吵闹声……当然,他现在想起韩江,倒不是怀念那份吵闹。
“李乐山,你在想什么?”蒋月明情不自禁地问。
为什么他总是看起来那么多心事的样子?好像他心里有很多事,但从不跟任何人说。
李乐山说他什么也没想。
蒋月明又默默地把头转了回去。他盯着天上的云发呆,他发觉李乐山和他们这些人是很不一样的。就像韩江、像许晴、像蒋月明他自己,都是不一样的。并且他心里有一个想法,这种“不一样”也许……永远也没办法变得稍微“一样”一点。
园内的钟声敲响,这是和尹桂英约定集合的时间,要是差什么人数尹桂英指定要生气的。所以蒋月明打消了偷偷溜走的念头,老老实实的跟着大部队回学校去。
学校距离铁塔公园走路也就十来分钟。连租大巴的钱都省了,直接“11路”两条腿往返。唯一需要小心的是过马路——这年头的司机可没啥“车让人”的概念,喇叭按得震天响,只有看到成群结队的小学生,才会不情不愿地踩一脚刹车。蒋月明也就这几年,才能短暂地享受一下“车让人”的待遇。
走的时候他就能很大大方方的跟李乐山粘在一块儿了。这不叫串班,不叫扰乱纪律,有个正儿八经的名字是走在一起方便查人,融洽同学关系,还能互相提醒着注意安全。
蒋月明还是给他兴致勃勃的讲从前来这里发生过的见闻。什么追狗的鸟、上树的猫、以及跟变戏法似的变出来的大鹅……李乐山听没听高兴他不知道,反正隔壁同学是听高兴了、听入迷了,踩着前面同学的鞋给踩掉了也没注意。
李乐山其实都听见了,也听的很认真。只是,当队伍走过那片开满紫藤萝的林荫道,即将拐出公园大门时,他忍不住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
那座沉默的铁塔,依旧高高地伫立在公园中心。沉默地、威严地、肃静地,但是也柔和地、包容万象地,好像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明天继续[好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