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抉择(一)

作品:《[罗小黑]年轮

    这里是……桃林???


    是的,这里是高盖山的桃花溪,此时是三月末,正值花期,满目落英缤纷。


    桃林深处,山风轻抚,粉白交织,万树如霞。桃花溪自山涧蜿蜒而下,清澈见底,水声潺潺。偶有鱼儿翻腾,溅起细碎水珠。


    空气中带着花香与溪水的湿润气息,既熟悉又梦幻。


    只是,这春色远比记忆中更盛大,更虚幻,如同被无限放大了的春色之境。


    “卧槽。”


    池年这才注意到,池朝晖在自己身后。


    “这是哪?我们刚才不是已经回去了?”


    不理会池朝晖的询问,池年沉着脸走进密林“跟上!”


    池年大步流星往树林深处走,池朝晖紧赶慢赶跟着。他能感受到,眼前的男人……非常生气。


    这是怎么了???


    池年的脾气不算太好,但也不是暴戾的人,池朝晖没见过他动真怒。现在……他感觉自己跟着一只按捺着滔天怒火的猛虎。


    是的,池年非常生气。


    他的感知力不强,找不到幻境的主人在哪里。但是他知道,心灵系的一些技能可以窥探到他人的记忆,特别是以本人记忆为蓝本构建出的幻境,缔造者可以以旁观视角看到他们所经历的一切。


    这两年四月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使已经退隐多年,但是想找到他的人一点不少。桃花林的阵法是一道很重要的防线。


    毕竟……这天下尚存的治愈系,除了北域的那位有名的圣女,就只剩他了。


    这些人目的,可能是想要借由他的手,获悉破阵的方法。


    “呵。”池年冷笑一声。


    桃花林深处,雾气愈发浓郁,似有似无的风声里,仿佛有人在林间暗暗笑语。落英翻卷,却未坠地,如逆流的江水一般,被风卷着向着林中更深处涌去。


    池朝晖打了个寒颤:“这还是幻境?怎么感觉,和之前的不一样。”


    池年没有答话。他能感受到,大量灵力从桃树根系汇聚而来,织就了一道巨大的灵脉网络。在简单的“八门阵”上,叠加了数重变化。


    就地蹲下,双手往地上一按,一道土柱瞬间拔地而起,将他送上了百米高空。


    他站起身,立于风中,衣袂纷飞,抬首望远,此刻烈日微西,映得山川半明半暗。


    日轮偏西而未沉,度数不过三十余度,应是申时将近。


    再俯视山川:溪水自东北而下,折入西境,乾坤二位相合。


    目光掠过林间:桃树万株,花开如霞,唯独乾坤两位稀疏成带。


    这是“艮兑错位,离坎反转”的奇门反卦!


    知道原理就好办了。池年控制土柱归位,双手再度触地,灵力注入泥土。


    他不是池月,不擅长探查,但伏虎灵核给了他几乎取之不尽的灵力储备,所以可以用这等“奢侈”的方法来进行小范围的探查。


    指尖之下,隐有灵脉流转,脉动若息,层层交织。顺着那股波动,循着卦理追索,一路探至交汇之处。


    终于,在一片不起眼的桃林空隙间,灵力汇聚、回荡如潮。


    池年心口一紧,目光陡亮——


    阵眼,找到了!


    “跟我走。”


    “来了哥!”


    阵法会变化,池年不敢落下他一人,控制了行进速度等池朝晖。


    池朝晖也有功底在身上,但还是跟的吃力。他看着前面的池年,暗暗心惊:原来平时对练,他还收了手!


    【跑了约莫一炷香】


    池朝晖往两边看:


    只见桃树逐渐稀疏,水流越来越湍急,河势东折,冲刷得两岸泥石纷坠。前方是一处弯道,江面豁然开阔,回头一看,原本的落英缤纷消失不见了。


    “这……这是?”池朝晖迟疑:“乌龙江泄洪道?”


    确实是乌龙江,池朝晖曾陪父亲视察过这里,只是水势远没有现在湍急。


    雾气化作细雨,在眉梢凝聚成水珠,水汽蒸腾中,天地灰茫。脚下的地势倾斜,水声愈发低沉,某种压抑的怒吼在水声里酝酿。


    池年蹲下身,用手抄起一捧泥。泥里含砂,掺着枯叶与腐草,潮而粘重。


    “淤得太久了。”他抬眼望向前方那条水口,河心处的泄洪道被厚厚淤泥堵住。


    “泄洪道已经被淤泥抬高了两尺,若再遇暴雨,洪水必倒灌。”


    池年抬头,江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行字:


    “以三百料土,三千金,三十德,治乌龙江泄洪之患”


    池朝晖道:“这幻境……要我们治水?”


    池年挑眉,虽不知道对方在玩什么花样,但是这一关也算有趣,陪他们玩玩就是。


    石碑旁是一个小号的乌龙江沙盘。沙盘等比缩放,周围山川水道皆具,栩栩如生,上游竟好似真有水流涌出,汹涌奔向下游,消失在沙盘另一端。


    小沙盘旁有个牌子,上写:


    “此沙盘与乌龙江相通,消耗料土和银两可动其形,则江势随变。前五次为模拟,慎重使用。”


    土料和金都好理解,德是什么?


    没等池朝晖纠结出个名堂,那厢池年已经开始研究怎么治水了。


    池年在沙盘上点出一线,“主堤位于北岸,护堤低洼三尺,这里是破口之源。我们手里的石料和银两要用在两件事上:清淤和固堤。”


    池朝晖道:“石料有限,怎么分?”


    池年答:“若全用于清淤,堤必薄;若全用于筑堤,洪道仍堵。”


    池年眉心紧锁,“要求稳,得‘分水’。”


    池朝晖知道什么叫“分水”,利用低洼地或旧河道,让洪水自行分泄,这是最省石料省力的做法,只是……


    乌龙江旁的低洼地,有三个村庄,350多户近一千六百户村民积聚,若是他们的农田家舍被冲毁了,人员安置又是一大难题。


    池年在沙盘上推演:


    “将泄洪道一分为二,开旁支引流,把一半的水先引至南侧低地,再以三成土料筑短堤围护;剩下的七成用于主堤,先固后疏。如此一来,洪势自分,泄洪道虽未全通,但主堤可保。”。


    池朝晖点头,这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法,还好这里是幻境,不需要考虑民生——


    刚想到这,他抬头看向池年规划好的泄洪道,猛地瞧见那里隐约出现了房屋和农田的影子,而沙盘上对应的区域同时出现了代表村落的小屋。


    还真要考虑啊。


    池朝晖指向另一块低洼:“这边如何,雁洲滩地势低平,有早些年干涸的河道,非常合适。”


    池年凝眉。


    雁洲滩位于乌龙江下游弯折靠海处,地势低缓,三面环水,东侧连着一片浅沼。


    每到春汛,滩地被江水漫过,泥沙在此积聚。至暮春,芦苇疯长,苔草覆地,雾气蒸腾如纱,远远望去,仿佛云烟卧水。


    雨季一过,水退泥生,留下丰润的淤泥与新生的水草。


    此时恰好是候鸟归来的时节。


    白鹭振翅掠空,野鸭栖于芦间;茳芏之下,鱼卵成片,青虾翻腾。


    这片滩泽,是春季候鸟的栖息地,也是鱼虾产卵的摇篮。


    按照池朝晖的路线规划,洪水一至,草死鸟散,鱼卵成泥,整片滩泽的生机将在一夜之间被吞噬殆尽。


    对不起大家,经历了非常水深火热的一周 感冒,昨天感冒药磕多了特别嗜睡,今天急急忙忙修完就来发了。


    ps:我已经尽可能地搜资料,按照真实的治水逻辑去写了。小两千字我写了将近一下午……


    如果有专业学这方面的宝子看出来了哪里不合逻辑,欢迎指正!我会再好好学习水利知识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第57章 抉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