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识字的重要性!

作品:《[罗小黑]年轮

    【福州·高盖山·徐女峰】


    徐女峰·山脚


    高盖山,位于九仙山东南方100里处。其巅有池,日青龙池,俗称天池。山旁有溪,曰桃花溪。有一翁种桃数百本,每花时,眠食其下,花谢乃去,因以为名。其山腰处今建鹤巢寺[1]。


    这就是池年一行人的目的地,他们已经到了高盖山支脉上的徐女峰了。


    妖精的脚程快,一天多风驰电掣行进了80里地,正午太阳毒,三人一牛坐在一条小溪旁的空地歇脚。


    “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女孩摇头晃脑。


    “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男孩有气无力。


    “只见黄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女孩昏昏欲睡。


    “只见黄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2]。”男孩哈切连天。


    “唔……”


    “哈——”


    “呀~”这是池水在筐里冲着二人笑。


    “哞~怎么不继续了?”池日甩甩尾巴,倒是难得的认真听课的好孩子。


    池年揉揉眼睛,困成了一条缝:“还说我不用心,你这个老师,自己都困了。”


    池月也不爱念这些酸诗,出门前随便拎了本福州的地方志,池年说要认字,便拿来当了教材。


    池年倒是不笨,念两三遍就能顺溜背出来了,对照着字形,两天时间,竟然也认了不少字。


    池月感受到了压力。她3岁开始跟着族里的学堂启蒙学习。但毕竟才9岁,堪堪学完了《千家诗》。池家对姑娘没甚要求,只求认得两个字,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这两天,池年一口气看完了大半本地方志。好在他只是想学认字,对诗词歌赋和其中深意没兴趣,不然再多问些复杂的问题,池月就答不上来了


    老师讲课水平一般,学生也学乏了,磕磕绊绊的带读完了整首诗,两人一齐躺在池日身上犯困。


    池年打着哈切:“我以为有多难呢,不过尽是些没意思的,酸溜溜的不知所谓,你们人类学这些做什么。”


    池月想了想:“我父亲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想明白“公平”二字,得先认得度量衡的标准;想管好一方百姓,得先通晓地方志里的山川民俗。读了书,言谈才能合乎规矩,行事才能妥帖周全。”


    “行吧,那倒还算有点用。”池年点头。


    池月怕自己误人子弟:“你可以去罗山脚下的学堂的,交束简就可以跟着念书了。”


    池年掏掏耳朵,“去过,那老头讲得比你还烂,没什么意思,我一会就走了。”


    池月转头看看身旁的少年:斑驳的阳光穿过树影照到他的脸上,但依然没有金色的眸子亮眼;鼻梁高挺,下颌角清晰,红色的刘海上像挑染了一抹白,歪到一边,挡住了他的小半张脸。


    这小子,倒天生一幅好颜色!池月有些羡慕。


    发觉了池月的目光,池年回过头:“干嘛,讲得就是烂啊,行行行,你稍微好一点,可以了——你干嘛?”


    池月突然起身,她感受到了一丝“预警”,草木在给她传信,有人在靠近?速度很快!


    过一会,对方闯入了池年的灵力感知范围,来自……地下!


    哦?猫猫来了兴致,弹跳起身,挡在了池月面前。


    3……2……1!到达攻击范围!


    一个俯身,灵力注入大地,将泥土整块带出,以土为牢,控制住了里面的生物。


    “何方鼠辈,藏头露尾!”


    土牢裹挟着一个银发尖耳的小脑袋,出现在了三人一牛面前。看到面前的人,14岁的妖精少年尴尬一笑,“嗨~”


    半炷香后,


    侍童小银子讲清楚了来龙去脉,规规矩矩地给他们行了礼。


    “陈斋姑早传信说明了情况了,各位请跟我来吧。”他笑道。


    池月“欸?鹤巢寺不就在山上么,怎么还要你特地跑过来接我们呢?”


    小银子解释道:“那是前殿,专供普通香客,师傅此时在桃花溪旁设宴,刚巧您几位快到了,我脚程快,特派我来带几位一同参宴。”


    正说着,两只白鹤从天上飞来,施施然落在了几人身边。脖颈修长,头顶一抹丹红如胭脂点染,喙似青玉般莹润,双眼眸清亮如秋水,望过来时竟带着几分通人性的温和。


    小银子微笑指着白鹤:“几位,请吧。”


    高盖山有溪,世人称桃花溪,有翁种桃数百本。每花时,恒眠食其中,花谢乃去,因以为名[3]。这里,是鹤巢寺的后山。


    从白鹤身上下来,池月脚刚沾地,膝盖还虚虚晃了一下,像是踩在云絮上,总也落不实。


    抬眼,池月倒吸了一口气,她像闯入了另一个世界——妖精的世界!


    这两章写得非常艰难,写完了回头看看,也不涉及到什么复杂的人物矛盾剧情冲突,怎么会写得这么慢。其实昨天就写到了池月教池年读书那一段了,但是卡在那不知道怎么往后面推了


    感觉池长老像狮子座的estj?一些刻板印象,然后我就去采访了一下我的estj朋友们,聊着聊着就来不及写了。


    本来野心勃勃的想要写清楚一个estj小时候到长大成熟的变化,后来发现不ooc都不错了,还写变化?遂放弃。


    但是依然会不自觉的欣赏一个有责任心、急躁但理智、关爱弱小的人物,最起码,得表现出来这些,私以为这些比大扔子更迷人


    [1]《九日登高盖山忆旧游》 郑善夫〔明代〕


    [2]《福建通志》 [清] 谢道承 纂  [清] 郝玉麟 修


    [3]《福州府志万历本》佚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20章 识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