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侯府线索

作品:《让你参军,你举兵造反什么情况?

    年七“嗯”了一声,又问:“他们招了吗?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线索?”


    郎中摆摆手:“那两个没有刀疤的还是不说话,那个有刀疤的叫林三,偶尔会说几句,但没什么新线索。”


    年七懒得再跟他们费周折,索性自己去问林三。


    大牢里黑漆漆的,又阴又湿,散发着霉臭的味道。


    林三被关在最里面的一个牢房里,手脚上都锁着铁链,脸色很苍白,精神似乎很不好。


    年七选了牢里人最少的时候进去,坐在林三对面的凳子上,把一个馒头递进去:“吃吧,我知道你饿了。”


    林三迟疑了一下,拿起馒头吃了起来,吃得又急又响,狼吞虎咽。


    “慢慢吃,别噎着。”


    年七说,“我再问你一次,柳家跟当年的侯府案有没有关系?你知道什么,就告诉我,我可以救你,也能救你的家人。”


    林三咽下最后一大口馒头,抬起头,眼里满是纠结与犹豫:“大人,不是我不说,我真的不知道啊。”


    “但我听柳丞相的贴身小厮说起过,当年侯府被抄家的时候,柳丞相亲自去了侯府,从侯府拿回来一个紫檀木盒子,盒子上刻着‘忠勇’两个字,跟侯府的牌匾一样。”


    “紫檀木盒子,刻着‘忠勇’?”


    年七心里一震,那肯定是侯府的东西!说不定里面就是柳家诬陷侯府的证据!


    “你还知道什么?”


    年七又追问,“那个盒子现在在哪里?”


    林三想了想,说:“我听说盒子被柳丞相藏在柳府密室里,只有柳丞相一个人有密室钥匙。还有,侯府有个老管家,叫忠伯,没被抄家的人杀掉,被柳丞相关起来了,应该是关在沧州大牢里。”


    “忠伯?沧州大牢?”


    年七眼睛亮了,忠伯是侯府老人,肯定知道很多事!


    找到了忠伯,就能弄清侯府案的更多内情了!


    年七立刻召集程庐、张猛、孙强和周磊、赵峰商量:“现在必须尽快把忠伯从沧州大牢救出来。”


    周磊先开口:“直接打进去?咱们现在有联盟的兵力,拿下沧州不难。”


    年七摇头:“不行,李镇河虽然势力大不如前,可沧州的城墙坚硬,咱们硬打,伤亡会很大。而且柳家肯定在沧州安了情报点,咱们若硬打,忠伯很可能有被灭口的危险!”


    “那该怎么办?”赵峰问。


    年七看着程庐:“程庐,你策反的张诚,现在怎么样了?他能联系上沧州大牢里的人吗?先想办法把忠伯救出来?”


    程庐点点头,对年七说:“张诚说,他认识沧州大牢里的牢头,是同乡,可以让牢头先把忠伯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等我们拿下沧州,再把忠伯接出来。”


    “好!”


    年七说,“程庐,你赶紧联系张诚,务必保护好忠伯;”


    “张猛,你带五千骑兵,在沧州城外埋伏,接应张诚;”


    “孙强,你带一万人马,和周将军、赵将军的兵,在沧州附近扎营,假装要攻城,吸引李镇河的注意力;我带两千亲兵,悄悄进入沧州,和张诚汇合,一起救忠伯!”


    “是!”


    所有人齐声应道,马上就去办事。


    当天晚上,年七带着两千亲兵,身穿百姓的衣服,悄悄靠近沧州,张诚早已在沧州城外等候,他带着年七等人,从小南门进了沧州城。


    小南门的守卫就是张诚的人,早就被策反了。


    “将军,快走吧!忠伯原本被关在大牢最里面的小房间,牢头已经把他转移到大牢的柴房,那里比较安全。”


    张诚小声说道,“李镇河这几天心情很不好,因为柳家的责骂,天天喝酒,喝得烂醉,暂时不会管牢房的事。”


    年七点点头:“好!交给你了,一定要小心,别让李镇河的人发现。”


    张诚带着年七等人,在沧州的小巷子里穿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大牢。


    牢头早已等在大牢门口,见是张诚,赶紧开门:“张将军,忠伯在柴房,我已经给了他吃的,他身体还很弱。”


    年七跟着牢头到了柴房,柴房里很暗,一盏小油灯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地上,穿着囚服,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睛很亮。


    “忠伯!”


    年七走到老人身边,跪下,哽咽着低声说道,“我是年七,侯府世子,我来救你了!”


    忠伯抬头,看着年七,眼中先是惊讶,随即满是激动:“世子……真的是世子!侯府……侯府有救了!”


    年七点点头,眼泪掉了下来:“忠伯,我一定会查清侯府案的真相,为侯府平反,让柳家付出惨重代价!”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一阵嘈杂——李镇河的人发现了他们!


    “不好!被发现了!”


    张诚着急地说,“将军,快,带着忠伯走!”


    年七扶起忠伯,对亲兵使了个眼色:“掩护,咱们走后门!”


    亲兵们掣出刀,拦住了冲进柴房的李镇河的人。


    年七带着忠伯、张诚、牢头,从柴房后门跑了出去,直奔城外。


    张猛见年七等人出来,忙带骑兵冲过来,挡住追来的李镇河的人。


    年七将忠伯扶上马,带着人往幽城的方向跑。


    跑了五十里,才停了下来。


    年七牵着马,看着身边的忠伯,松了口气,忠伯救出来了,侯府案的真相,很快就要浮出水面了!


    忠伯被安全送回幽城后,调养了些日子,身体才恢复了一些。


    他告诉年七,侯府被陷害那年,柳相为了吞掉侯府的兵权和财产,一手导演了整场阴谋。


    他伪造了侯府和蛮族通信的证据,又买通侯府的仆人做伪证,天启帝昏庸,没查清真相,就下旨抄了侯府。


    “世子,柳相从侯府拿走的紫檀木盒子里,有真正的通信记录,那是柳相和蛮族通信的证据,当年他故意放在侯府,就是为了嫁祸侯爷。还有,柳相和蛮族的可汗巴罕,早就勾结在了一起,他们想里应外合拿下北境,然后推翻天启帝,自己当皇帝!”忠伯有气无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