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功劳被抢
作品:《让你参军,你举兵造反什么情况?》 年七笑了笑,对程庐说:“把他们都分开看着,别让他们闹事,回了幽城,再好好整编。”
“好。”
大家押着俘虏,载着战利品,浩浩荡荡地往幽城回去。
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又是一天开始,而幽城的命运,也因为这一胜,彻底改变。
幽城的城门一开,便围满了百姓。
他们看着年七带着兵士回来,还押着蛮族的首领巴图,缴获不少战马和武器,纷纷欢呼起来:“年将军打赢了!”
“太好了!蛮族被赶跑了!”
“年将军真是我们的救星啊!”
百姓们围上来,递热水的、送干粮的,感激地说:“有年将军在,蛮族不敢再来犯幽城!”
年七一一接过,对百姓们说:“大家放心,有本将在此,蛮族岂敢犯幽城!”
他说完,百姓们的欢呼更响了。
年七将俘虏交给士兵看管,让人清点战利品,这才回到自己的大营里。
刚坐下,有人来报:“将军,沧州的李镇河将军派人来了,说是有要事找您!”
李镇河?年七皱了皱眉。
他听过这个人,是北境的主将,也是柳家的人。
此番蛮族攻城,李镇河明明有兵,却坐视不管,显然想让幽城的新兵当炮灰。
“让他进来。”
年七说。
很快,一个穿着锦袍的使者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脸上带着倨傲的笑容:“年将军,我是李将军的使者,奉命来给您送捷报文书的。”
那使者将锦盒递过来,年七接过,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份捷报,上面写着:“李镇河将军派军援幽,大破蛮夷,生擒蛮夷酋长巴图”,叫年七写上自己的名字、画上自己的花押。
年七冷笑道:“李将军倒会争功。我幽城士卒,拼力苦战,他连一个兵都不派,这功劳倒想算他自己的了?”
那使者的笑容登时僵住了,也冷冷地道:“年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将军可是北境主将,你只是小小的千夫长,你们能够打垮蛮夷,靠的可是李将军的威压!识时务者为俊杰,快些写上名姓,否则……”
“否则怎么样?”
年七冷笑着把他的话接了过来,眼睛一冷,
“否则李将军就要治我的罪?你去告诉李镇河,说功劳我不会给他,也轮不上他。你要捷报,让他自己来跟我要!”
那使者被他气势所压,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一步,不过却依旧硬撑:“年将军,你别不识抬举!李将军说了,只要你肯写上名姓,就保举你为副将,而且还会给你两千精兵支援幽城。若是你不肯写,后果自负!”
“两千精兵?”
“好,我签。”
年七做出犹豫的样子,接过笔,在捷报上签了字。
那使者见他答应了,脸上又堆满了笑容:“这就对了嘛!年将军,李将军说了,三天后,两千精兵就会到幽城,到时候还请你好好接应。”
“放心,我会的。”年七说。
使者走后,程庐走了进来,他有些疑惑:“将军,你怎么真的签字了?李镇河明明是想抢功劳啊!”
“我不是为了给他抢功劳,是为了那两千精兵。李镇河想控制我,我偏要把他的兵变成我的兵。等三天后,你就看着吧,那些精兵,都会心甘情愿跟着我干。”
“将军,您这是要攻心为上啊!”程庐恍然大悟。
“不错。”
年七点点头,
“你现在去准备一下,把咱们缴获的粮食、腊肉拿出来,给士兵们改善伙食。另外,再腾出几间营房,准备接待那两千精兵。”
“好,我这就去办!”
程庐走后,年七坐在椅子上,拿起那份捷报,眼神深邃起来:李镇河,柳家……你们的好日子,不会太久了。我不仅要收复幽城,还要查清侯府的冤案,为侯府满门报仇。你们欠我的,我会一点一点,全部讨回来!
孙强是李镇河的亲信,个子高大,一张脸带着倨傲的气势,眼里仿佛看年七就和看一个手下的士兵一样。
“年将军,我受李将军之命,率两千人马来助你一臂之力。”
孙强抱了抱拳,生硬地说,“我的人,我要自己管,你可不要打歪点子。”
年七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孙将军客气了,既然贵部是来支援幽城,那就算是自己人,我已经让人安排好了营房和饭食,你带人去休息吧。”
孙强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带着两千人马往营房而去。
程庐在边上小声说:“这个孙强看起来不好对付啊。”
“没事。”
年七说,“你把最好的粮食、腊肉都端到他们营房里,然后给每个兵发一壶酒,记住,态度要好。”
“好。”
很快,饭菜就端到了孙强的营房里。
两千兵看着桌子上的白米饭、腊肉,还有那一壶壶的酒,都傻眼了,他们在李镇河那里都是吃糙米饭,有时候还吃不饱,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饭食!
一个兵忍不住问送去的幽城兵:“兄弟,你们天天都吃这个?”
那个幽城兵笑着说:“是啊!自从年将军来了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饿过肚子,不仅有饭吃,打了胜仗还有赏钱呢!”
兵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孙强看见这阵势,心里直腻歪,冲着那些士兵们喊:“都别吃了!这是年七的糖衣炮弹,是想收买你们!谁要是真被他拉拢了,我就翻脸不认人!”
那些士兵只好把筷子放下,可看着桌子上的饭菜,咽口水的声音都让孙强听见了。
气归气,孙强却没办法,难道还不让士兵们吃饭不成?
仅仅一天不让士兵吃饭,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的几天里,年七每天都让人给孙强的士兵们送好酒好肉,还骑马去营房走动,跟那些士兵们聊天,问他们家里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困难。
孙强的那些士兵一开始还很拘谨,不怎么跟年七聊;
时间一长,见年七没架子、对他们也好,慢慢地就放开了,跟年七有说有笑。
一个叫周勇的士兵,家里有老母亲,还有两个孩子,他跟年七说:
“将军,我跟李将军干了三年,就拿过一次俸禄,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要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我早就不跟他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