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新朝暗涌
作品:《秦镜·镜中熵》 胡亥登基那日,咸阳宫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氛围。九宾礼乐依旧奏响,玄色旌旗依旧招展,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某种坚实的根基正在动摇。
吴柒站在文武百官队列中,看着御座上那个面色苍白的年轻皇帝。胡亥的冠冕似乎过于沉重,让他不得不微微佝偻着背。而在他身侧,中丞相赵高垂手侍立,玄色朝服上的纹饰在晨光中泛着幽暗的光泽。
“陛下万岁——”
山呼声中透着几分迟疑。几位老臣交换着忧心忡忡的眼神,他们记得始皇登基时的景象——那时整个咸阳宫都回荡着雷霆万钧的呐喊。
礼毕,赵高缓步上前:“臣有本奏。”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先帝在位时,多有非常之举。”赵高目光扫过群臣,“灵渠之役,征发民夫十万;直道之修,耗费国帑巨万;更有所谓新政,擅改祖制...”
每说一句,朝堂上的气氛就凝重一分。吴柒能感觉到无数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
“今陛下初登大宝,”赵高话锋一转,“当以休养生息为重。臣请暂缓各项工程,复核新政得失。”
胡亥怯生生地看向赵高,得到示意后连忙点头:“准奏。”
退朝的钟声响起时,几个官员围住了吴柒。
“特使,”治粟内史低声道,“少府已经暂停拨付工师学堂的经费...”
“将作监也收到诏令,所有新建工程一律停工待查。”另一位官员补充。
吴柒平静地点头:“知道了。”
走出麒麟殿,他发现往日熙攘的宫道变得冷清。几个曾经频繁往来请示的官员,此刻都刻意避开他的目光。
“树倒猢狲散啊。”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吴柒回头,看见李斯独自站在廊柱下。这位丞相的神色复杂,既有如愿以偿的释然,又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丞相何出此言?”吴柒淡淡问道。
李斯走近几步,压低声音:“赵高要的不仅是权力,更是彻底抹去先帝的痕迹。而你...就是那个最显眼的痕迹。”
“所以丞相选择明哲保身?”
李斯的表情僵硬了一瞬:“这个朝廷,已经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了。”
回到府邸时,吴柒发现门前比往日冷清了许多。嬴疾快步迎上来,脸色凝重:
“特使,我们派往各郡的驿马,有三队在途中被截停了。”
“可知何人所为?”
“查不到。但截停的人都持有中车府令的令牌。”
吴柒沉默片刻,忽然问:“学子们如何?”
“工师学堂还在上课,但...”嬴欲言又止,“今早又有五名学子申请退学。”
这时,墨离从门外匆匆进来,手中捧着一卷被撕破的帛书:
“恩师!有人在学堂外张贴这个!”
帛书上用朱笔写着:“妖术祸国,天书误民”。落款是“大秦忠良”。
吴柒接过帛书,轻轻抚过上面狰狞的字迹:“看来,有人迫不及待了。”
夜幕降临后,吴柒独自登上府中最高的阁楼。咸阳宫的灯火依旧辉煌,但他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根基正在松动。
系统界面无声展开,显示着当前数据:
【熵值波动: 0.3%】
【社会稳定度:65%】
【警告:检测到权力结构剧烈变动】
“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吴柒对着虚空发问。
系统没有回应。但在数据流的深处,他似乎看到了一行若隐若现的提示:
【历史节点:二世登基。关联事件:政治清洗...进行中】
第二天清晨,更坏的消息传来。
“特使!”桑弘羊跌跌撞撞地跑进书房,“他们将《新学基础》从博士宫移出了!说是...说是惑乱人心的邪说!”
几乎同时,韩徒从频阳发来急报:新任郡守到任,宣布暂停所有水利工程,还要追查去岁的账目。
“他们这是要彻底否定新政啊。”嬴疾愤慨道。
吴柒却异常平静。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棵开始落叶的梧桐:
“知道为什么秋天树叶会落吗?”
嬴疾一愣:“天气转寒...”
“不,”吴柒轻声道,“是因为树木知道,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才能熬过寒冬。”
他转身看向众人:“传令下去:所有明面的工程,按诏令暂停。但工师学堂的课程照常,各地的数据收集照常。”
“可是经费...”
“用我的俸禄垫付。”
“那官员的刁难...”
“忍。”
这个决定让众人都愣住了。他们从未见过吴柒如此退让。
“记住,”吴柒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争一时长短,而是保住最重要的火种。”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喧哗声。一队郎官闯入府中,为首的是个面生的官员:
“奉诏查验府库!所有人等,不得妄动!”
吴柒平静地挥手示意众人退开,对那官员微微颔首:“请便。”
搜查持续了整整一天。当官员们抬着几箱账簿离去时,嬴疾忍不住问:
“特使,他们到底在找什么?”
“找一个杀我的理由。”吴柒淡淡道,“可惜,他们找不到。”
夜色再次降临。吴柒独自坐在书房里,对着一卷空白的竹简出神。
系统界面再次展开,上面的数据让他陷入沉思:
【文明存续概率:41%】
【熵减进程:-0.9%】
【警告:政治动荡可能引发熵增】
他知道,最艰难的时刻才刚刚开始。而这个冬天,将会比想象中更加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