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御前对决
作品:《秦镜·镜中熵》 五月初一,大朝会。
咸阳宫前,九重玉阶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光。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肃立,偌大的广场上鸦雀无声,唯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透出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御史高声唱喏,百官依序入殿。麒麟殿内,始皇帝嬴政高踞御座之上,玄衣纁裳,冕旒垂面,看不清神情,只有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全场。
常规政务奏报完毕,殿中陷入短暂的寂静。就在司礼官即将宣布退朝之际,老太师嬴倬手持玉笏,颤巍巍地迈出班列。
“老臣,有本奏!”他声音苍老却异常清晰,“臣要弹劾特使吴柒,十大罪!”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立于武官班列末位的吴柒身上,他依旧神色平静,仿佛早有预料。
“其一,来历不明,欺君罔上!其二,擅改祖制,祸乱国本!其三,奇技淫巧,败坏民心!其四,借平准之名,与民争利!其五,以军功授田,动摇世禄!其六,私造新铁,暗结军心!其七,毁林造纸,惊扰山灵,破坏龙脉!其八,聚拢流民,其心叵测!其九,诽谤先王之道,离间君臣!其十……”嬴倬深吸一口气,厉声道,“十,纵观其行,乃欲倾覆我大秦社稷之妖人也!”
十大罪状,条条诛心。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嬴政并未立即开口,冕旒后的目光深沉难测。
“陛下!”淳于越紧接着出列,慷慨激昂,“吴柒所为,尽是小道,诱民以利,使民重利轻义,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臣请陛下,立即废止所有新政,擒拿此獠,以正视听!”
“臣附议!”关东豪商代表孟氏也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吴柒设平准仓,强行压价,致使商路断绝,民生凋敝啊陛下!”
“臣等附议!”
“请陛下圣裁!”
霎时间,二十余名官员齐齐出班跪倒,声势浩大。反对派的联盟,终于在今日图穷匕见。
李斯眉头微蹙,却暂时选择沉默。蒙毅、屠睢等武将面露怒色,紧握拳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御座,又转向始终一言不发的吴柒。
“吴卿。”嬴政终于开口,声音平稳无波,“诸卿所言,你有何话说?”
吴柒这才缓步出列,向御座躬身一礼,然后转向嬴倬等人,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一张张或愤怒或得意的面孔。
“太师言臣有十罪,”吴柒开口,声音清朗,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臣,愿一一辩之。”
他首先看向嬴倬:“太师言臣来历不明。臣乃陛下于东海之滨亲访而得,何来不明?莫非太师质疑陛下之明?”
嬴倬脸色一僵。
“言臣擅改祖制?”吴柒继续,“陛下,臣请问,商君变法,可是祖制?孝公变法强国,方有今日之大秦。若固守祖制,何来变法图强?时代在变,制度亦当因时而变,此乃圣王之道!”
他不等反对者反驳,目光转向淳于越:“博士言臣诱民以利,使民重利轻义。臣敢问,若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空谈仁义,仁义何在?《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臣使民得利,民富则国强,何错之有?莫非要让百姓饿着肚子,来读博士口中的仁义吗?”
淳于越面红耳赤,一时语塞。
“言臣与民争利?”吴柒看向孟氏,“平准仓平抑粮价,是为防豪强囤积居奇,盘剥百姓!去岁关中粮价飞涨,饿殍遍野之时,孟公在何处?今岁粮价平稳,百姓安居,孟公却言民生凋敝,凋敝的,究竟是民生,还是尔等之暴利?!”
孟氏浑身一颤,冷汗涔涔而下。
“言臣动摇世禄?”吴柒声音陡然提高,“军功授田,赏有功,励将士,乃强军之本!北疆将士用命,破匈奴,守国门,赐其田亩,使其无后顾之忧,何错之有?莫非太师认为,将士就该白白流血,而世家就该安享尊荣?!”
“言臣毁林造纸,破坏龙脉?”吴柒几乎要笑出来,“造纸所用,乃废弃树皮麻头,何来毁林?骊山林木,郁郁葱葱,陛下可派人即刻查验!以此莫须有之罪构陷,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他环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回御座,深深一揖:“陛下,臣之所为,灵渠通,三郡得溉;新铁出,军械得利;平准立,物价得平;纸墨行,政令得通;授田令下,将士得励!此十大功业,桩桩件件,利国利民,天地可鉴!太师所言十罪,臣,实不知罪在何处!”
一番驳斥,如金石坠地,铿锵有力。方才还气势汹汹的反对派,此刻竟无人能应声。
嬴政缓缓从御座上站起,冕旒晃动,露出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睛。他扫过下方跪倒的众人,又看向昂然而立的吴柒。
“朕,记得一句话。”始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射向嬴倬等人:“吴柒所做,是不是抓到老鼠的好猫,朕,看得见。天下百姓,也看得见。”
“退朝。”
二字落下,尘埃落定。始皇拂袖转身,留下满殿神色各异的朝臣。
吴柒站在原地,看着面如死灰的反对派们,心中并无多少喜悦。他知道,今日的胜利只是开始,暗处的较量,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