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满堂皆惊
作品:《秦镜·镜中熵》 嬴政那一声近乎呢喃的质问,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冰水,瞬间激起了更剧烈的反应。殿内那压抑已久的哗然与惊骇,再也无法抑制,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
“百年精准……三年修正……”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博士喃喃自语,随即像是被抽干了力气般,踉跄一下,若非身旁同僚扶住,几乎要瘫软在地。他一生皓首穷经,恪守先王典籍,此刻信仰的根基仿佛都在那发光的“天书”面前剧烈摇晃。
“妖物!此必是妖物!”一名较为保守的宗室官员面色惨白,指着“天书”的手指都在颤抖,“历法乃天命所系,岂容此等不明之物擅改?陛下,不可信啊!”
“荒谬!荒谬绝伦!”太史令终于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老脸涨得通红,也不知是愤怒还是恐惧,“历法推演,需观测累世,计算经年,岂是这……这邪物顷刻可成?此必是幻术!是欺君!”他转向嬴政,噗通跪倒,以头抢地,“陛下!万不可被其迷惑!历法关乎国本,一动而牵全身啊!”
然而,更多的臣子则是陷入了巨大的茫然与沉默。他们看不懂“天书”,也无法理解其运作的原理,但那瞬间给出验证结果的速度,以及吴柒口中那斩钉截铁的“百年精准”,像是一记重锤,砸碎了他们固有的认知框架。如果……如果这是真的呢?如果天命运行,真的可以被如此精确地计算和预测呢?
李斯站在原地,如同一尊石雕,唯有急速起伏的胸膛和眼中剧烈闪烁的光芒,暴露了他内心的滔天巨浪。作为法家集大成者,他信奉的是可见的律法、可掌控的制度。而这“天书”,展现的是一种超越现行一切规则的力量。它不依赖于任何学派的解释,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权威,只依赖于它自身那冰冷、精确、无可辩驳的“计算”!这东西,若能掌控在手,将是巩固帝国、推行秦法的无上利器;若失控,或将颠覆一切现有秩序!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吴柒,这个带来“天书”的海外客,其价值与危险性,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赵高脸上的谦卑笑容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阴沉。他感受到了比巫蛊之案时更甚的威胁。那时吴柒只是凭借巧舌和逻辑自保,而此刻,他展现出的是一种足以动摇权力根基的“力量”!陛下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灼热与占有欲,让他心惊胆战。此子不除,日后必成心腹大患!必须尽快找出这“天书”的弱点,或者……找出掌控它的方法!
嬴政对殿内的纷乱与惊呼恍若未闻。他的全部心神,都已被那方小小的“天书”攫取。他缓缓地、几乎带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伸出手,想要触摸那光滑冰冷的板面,却在即将触及的瞬间,猛地顿住。
他的手停在半空,指尖微微颤抖。
他渴望拥有这种力量,这种仿佛能执掌星辰、厘定时序的力量!这比他追求的长生,更具体,更触手可及,也更符合他掌控一切的帝王本性!若能以此定立新历,昭告天下,岂非向万民证明,他嬴政,便是那天命所归,连天道运行皆在其掌握之中?
但同时,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忌惮也在疯狂滋长。这力量太诡异,太强大,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它能助他,是否也能毁他?这吴柒,究竟是上天赐予的瑰宝,还是……带来灾厄的异数?
这种渴望与忌惮的交织,让他此刻的神情复杂到了极点。
吴柒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知道,目的已经达到。“天书”的震撼力,远超预期。他适时地开口,声音平静,却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又投入了一块冰:“陛下,五日后弦月之象,可初步验证‘天书’推算之速与准。至于新历是否采纳,如何采纳,仍需陛下圣心独断,并交由太史令署依‘天书’所供模型,进行长期观测验证。”
他没有逼迫,而是将最终决定权和后续繁琐的验证工作交还了出去,这既符合程序,也安抚了太史令等传统势力,更显出一种成竹在胸的从容。
嬴政终于收回了手,深深看了吴柒一眼,那目光仿佛要将他连同那“天书”一起烙进灵魂深处。他转过身,重新走上丹墀,坐回御座。
殿内的喧哗在他转身的瞬间戛然而止。
“此事,”嬴政的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冰冷与威严,回荡在大殿之中,“容后再议。五日之后,观星台,朕要亲眼验证弦月之象!”
他没有立刻采纳新历,但也没有否定“天书”。他给了所有人一个缓冲,也给了自己一个观察和权衡的时间。
“退朝!”
一声令下,群臣怀着无比复杂、难以平静的心情,躬身退出大殿。每个人离去时,目光都难以控制地瞟向那已被吴柒谨慎收起的“天书”,以及那个站在殿中,神色依旧平静的海外客。
满堂皆惊,余波未止。这“天书”显能所带来的冲击,必将在这帝国的权力核心,持续发酵,掀起更大的风浪。